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并非像演义所说那样,都是兵出祁山

因为古今地理有所不同 , 关于诸葛亮北伐可以走哪些道路历来有所争议 , 不过一般认为有六条 , 分别是祁山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 , 还有就是顺沔水而下攻击上庸、魏兴 。
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并非像演义所说那样,都是兵出祁山
文章图片
在《三国演义》中提到诸葛亮北伐中原 , 六次都是出祁山 。 当然这只是小说家言 。 实际上诸葛亮北伐是五次 , 而且只并非都是出祁山: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 ,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 , 宣称要出褒斜道攻打郿县 , 并派赵云、邓芝率蜀军一部进驻箕谷 , 吸引魏军主力 。 自己则率蜀军主力出祁山 , 攻打陇右 。 后来因为马谡失街亭 , 诸葛亮只能带着蜀军和西县千余户居民一起撤军 。
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并非像演义所说那样,都是兵出祁山
文章图片
建兴六年(公元228年)年冬 , 因为魏军大举伐吴 , 东吴向蜀汉告急 。 诸葛亮率军经陈仓道出散关 , 包围了陈仓 。 曹真率军来援 。 两军对峙二十多天以后 , 蜀军粮尽 , 加上张郃也率军赶来 , 所以主动撤军 。 魏将王双追击蜀军 , 却被蜀军击败 , 王双战死 。
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并非像演义所说那样,都是兵出祁山】建兴七年(公元229年) , 诸葛亮第三次北伐 , 夺取了汉中西北的阴平、武都二郡 。
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并非像演义所说那样,都是兵出祁山
文章图片
建兴九年(公元231年) , 诸葛亮第四次北伐 。 这一次诸葛亮还是出的祁山 , 攻击陇右 。 司马懿率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将迎击 , 却屡战屡败 。 最后蜀军因为粮尽退军 , 司马懿命张郃去追击 , 被蜀军射杀在木门道中 。
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并非像演义所说那样,都是兵出祁山
文章图片
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 ,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 。 此次北伐诸葛亮是出褒斜道 , 据守武功五丈原 , 和魏军对峙百余日 。 后因诸葛亮病逝 , 蜀军撤退而告终 。
所以很明显 , 诸葛亮五次北伐 , 除了第三次是以阴平、武都为目标为 , 另外四次中两次走祁山 , 一次走陈仓道 , 还有一次是出褒斜道 。
而诸葛亮每次北伐走什么路线 , 其实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
在六条北伐线路中 , 出祁山可以攻击陇右 。 也是各条北伐线路中最远离曹魏中心地区的一条 , 攻击这里无法给曹魏致命打击 。 但是这条路线地势平坦 , 道路开阔易行 , 适合大军行动 。
而且既然远离曹魏中心地区 , 那么曹魏的力量在这里就相对比较薄弱 , 运输粮草也更困难 , 不利于魏军防守 。 蜀汉的总体国力和曹魏差距巨大 , 更何况在夷陵之战后蜀军精锐损失太多 , 此时并无实力和曹魏正面对决 。 攻击陇右相对难度最低 , 诸葛亮选择走这条路的次数最多也就不奇怪了 。
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并非像演义所说那样,都是兵出祁山
文章图片
而第二次北伐的目的是吸引魏军来援 , 减轻东吴的军事压力 。 此时诸葛亮要考虑的是如何能快速吸引魏军注意力 , 继续走祁山显然不适合了 。 所以他选择走陈仓道出散关 。 这条路线距离长安较近 , 而长安是曹魏在关中地区的统治核心 , 可谓攻敌之必救 。 结果不出诸葛亮所料 , 蜀军出兵以后 , 曹叡就紧急抽调在荆州准备伐吴的张郃回援 。
历史上诸葛亮北伐并非像演义所说那样,都是兵出祁山
文章图片
至于最后一次北伐选择褒斜道 , 是因为经过几次北伐的实战练兵以后 , 蜀军战斗力大为增强 。 特别是第四次北伐时 , 在战场上已经可以完全压制魏军 。 此时诸葛亮出褒斜道的有寻找战机攻打长安 , 一战夺取关中的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