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艾兵临城下,蜀汉还是十万大军,刘禅为何决定投降

按照王隐《蜀记》的记载 , 当蜀汉投降时 , 蜀汉上下还有“带甲将士十万二千” 。 这个数字看着不少 , 但是我们对比一下当时蜀汉面对的敌人 , 就会发现这点兵力并不多了 。
司马昭出兵伐蜀时以邓艾率军三万多攻打甘松、沓中 , 牵制在沓中屯田的姜维 。 命诸葛绪率军三万多进攻武街、桥头 , 以切断姜维退回汉中的归路 。 而钟会率主力十多万从斜谷、骆谷进攻汉中 。 此外魏兴太守刘钦经子午谷向汉中进发 。
邓艾兵临城下,蜀汉还是十万大军,刘禅为何决定投降
文章图片
这样算下来 , 魏军伐蜀的兵力至少也有十六、七万之众 , 比蜀汉举国兵力还多了六七成 。 很明显 , 和魏军相比蜀汉的兵力并不算多 。
而且更重要的是 , 当邓艾兵临成都时 , 成都城内蜀军可没多少了 。
蜀汉投降时的十万大军是指全国上下的兵力 , 分散在蜀汉全境 。 根据《三国志》的记载 , 这些蜀军中兵力最大的一支 , 是姜维、董厥、廖化、张翼等人统帅 , 此时正在剑阁和钟会大军对峙的那部分蜀军 , 大约有四五万人 。
维等所统步骑四五万人
而在汉中魏军围困的乐城和汉城 , 守将监军王含、护军蒋斌的手下各有五千人马 。 加上此时坚守不降的黄金围等地 , 汉中的蜀军总数也有一万多人 。
蜀监军王含守乐城 , 护军蒋斌守汉城 , 兵各五千 。
邓艾兵临城下,蜀汉还是十万大军,刘禅为何决定投降
文章图片
此外由于魏军夺取了汉中 , 可以从米仓道进攻巴、巴东、巴西三郡 , 再进攻成都 。 历史上在曹操夺取汉中以后 , 就曾经命张郃经此路进攻三巴 。 结果张郃在宕渠、蒙头、荡石被张飞击败 , 仅以身免 。 显然这条路蜀军不能不防 , 至少也要留下几千人防守 。
所以蜀军在对抗魏军的一线 , 至少用去了六七万人 。
剩下的三四万蜀军中 , 守江州的罗宪有两千人马 , 守南中的霍弋也至少有几千人 , 再扣除各地州郡、关卡、要隘的守军 , 蜀军在成都的部队数量还会有多少呢 , 恐怕连一万都勉强吧 。
邓艾兵临城下,蜀汉还是十万大军,刘禅为何决定投降
文章图片
我们也可以换个角度考虑一下 , 在得知邓艾偷渡阴平以后 , 刘禅命诸葛瞻率军前去迎敌 。 考虑到南中等地的部队并未被调到成都 , 诸葛瞻所统帅的部队 , 应该就是原本成都及其附近的蜀军 。 此时刘禅应该清楚邓艾这路魏军的威胁有多大 , 肯定会尽可能加强诸葛瞻的部队 。
所以等诸葛瞻战败以后 , 成都周边的蜀军数量肯定不多 , 只剩下了最基本的守备力量 。
邓艾兵临城下,蜀汉还是十万大军,刘禅为何决定投降
文章图片
而且邓艾偷渡阴平时本部人马大约是两万不到 , 加上钟会派来的田章等部援军 , 总数应该超过两万 。 这部分魏军又都是野战军 , 战斗力只有姜维统帅的蜀军精锐可以相比 , 比其他蜀军要强不少 。
邓艾兵临城下,蜀汉还是十万大军,刘禅为何决定投降】因此此时魏军在成都附近具有兵力和战斗力双重优势 , 刘禅能守住成都可能性不大 。
而刘禅弃城逃到南中的话 , 且不说能不能摆脱魏军的追击 。 在诸葛瞻战死以后 , 姜维已经放弃剑阁退往巴郡 。 钟会大军也已经杀入益州 。 这种情况下即使刘禅跑到南中 , 也可能和十几万魏军对抗 , 失败是早晚的事情 。
邓艾兵临城下,蜀汉还是十万大军,刘禅为何决定投降
文章图片
对于刘禅来说更糟糕的是此时蜀汉朝堂上的益州本土派并不愿意死战到底 。
蜀汉对于益州本土人士来说 , 也是一个外来势力 。 对于他们来说 , 不管是刘家、曹家还是司马家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 。 他们更关心的是自己的家族利益不受损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