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刘备辜负的蜀汉大将,兵败后投降魏朝,极受曹丕、司马懿的赏识

文/格瓦拉同志
刘备一生虽然犯过很多的错误 , 并因此错失过不少的名将、谋士 , 但出于帝王心性 , 从来不肯公开道歉 , 只在公开场合对一个人表示过愧疚 , 声称自己辜负了他 。 此人 , 便是益州名将黄权 。 那么 , 黄权究竟是怎样一位人物?刘备为何对他公开表示愧疚?
黄权是巴西郡阆中人 , 起初担任郡吏 , 后被益州牧刘璋征召为主簿 。 当谋士张松、法正提出迎纳刘备入川的建议时 , 黄权赶忙进行阻拦 , 对刘璋分析利害关系 , 指出刘备有骁勇声名 , 非甘心寄人篱下之辈 , 若邀其入川 , 必将夺取刘璋的职位 。 无奈刘璋实在颟顸愚蠢 , 不仅听不进黄权的苦劝 , 甚至还将他贬为广汉长 , 真是不知好歹 。
被刘备辜负的蜀汉大将,兵败后投降魏朝,极受曹丕、司马懿的赏识
文章图片
黄权本是刘璋的部下 , 后来归顺刘备
时别驾张松建议 , 宜迎先主 , 使伐张鲁 。 权谏曰:“左将军有骁名 , 今请到 , 欲以部曲遇之 , 则不满其心 , 欲以宾客礼待 , 则一国不容二君 。 若客有泰山之安 , 则主有累卵之危 。 可但闭境 , 以待河清 。 ”璋不听 , 竟遣使迎先主 , 出权为广汉长 。 见《三国志·蜀书十三·黄李吕马王张传》 。
事态果然如黄权所料 , 刘备入川后没几年便夺取益州 , 黄权见大势已去 , 只得归降于刘备 , 并被后者任命为偏将军 。 黄权投身于刘备阵营后 , 因能力非凡、智识高远 , 逐渐受到刘备与诸葛亮的赏识、器重 , 最终竟达到推心置腹的程度 。 黄权因首献攻取汉中之策 , 在刘备自称汉中王后 , 被任命为治中从事 , 蜀汉建国后又晋升为镇北将军 。
被刘备辜负的蜀汉大将,兵败后投降魏朝,极受曹丕、司马懿的赏识
文章图片
被刘备辜负的蜀汉大将,兵败后投降魏朝,极受曹丕、司马懿的赏识】刘备东伐孙权失败 , 黄权被迫降魏
刘备称帝后不久 , 便以替关羽复仇为名义 , 倾尽全国兵力东下攻击孙权 , 意图夺回荆州 。 此时 , 黄权出来劝谏 , 请求刘备坐镇后方 , 而由自己率领先头部队去试探敌人虚实 , 若无危险 , 然后大军方可顺流东下 。 然而此时的刘备自负至极 , 根本不听黄权的建议 , 一意孤行的亲率主力东下 。 不仅如此 , 刘备还将黄权视为碍手碍脚之人 , 把他打发到江北防备曹魏 , 并未参与到与孙权的战事中 。
及称尊号 , 将东伐吴 , 权谏曰:“吴人悍战 , 又水军顺流 , 进易退难 , 臣请为先驱以当寇 , 陛下宜为后镇 。 ”先主不从 , 以权为镇北将军 , 督江北军以防魏师;先主自在江南 。 引文同上 。
刘备在随后的猇亭之战中惨败 , 不仅尽丧国内精锐 , 还差点被陆逊擒获 , 狼狈至极地逃往白帝城 , 才算是捡回一条性命 。 猇亭之战后 , 驻守江北的黄权归途被截断 , 无奈之下只好向曹魏投降 , 而刘备在听闻此消息后 , 非但没有表示愤怒并惩罚黄权的家属 , 反而叹息说是自己辜负了黄权(“有司执法 , 白收权妻子 。 先主曰:‘孤负黄权 , 权不负孤也 。 ’待之如初 。 ”引文同上) 。
被刘备辜负的蜀汉大将,兵败后投降魏朝,极受曹丕、司马懿的赏识
文章图片
黄权降魏后 , 受到曹丕的优待
黄权不仅在蜀中名声甚著 , 在北方也是大名鼎鼎 , 所以等到他投降曹魏后 , 便被文帝曹丕拜为镇南将军 , 加侍中 , 封育阳侯 , 官爵比在蜀中时还要高 。 不仅如此 , 曹丕为表示亲近 , 还经常让黄权与他同车陪乘 , 关系不是一般的好(“文帝善之 , 拜为镇南将军 , 封育阳侯 , 加侍中 , 使之陪乘 。 ”引文同上) 。
当时 , 蜀汉降将中有人在曹魏散布黄权家属已经遇害的消息 , 曹丕为此向黄权表示安慰 , 但黄权却并不相信 。 他满怀自信地对曹丕讲:“臣与刘备、诸葛亮推心置腹 , 在投降前已表明了我的本志 , 我不信刘备会加害我的家属 , 如今疑惑还未解除 , 还请等待之后的结果 。 ”稍后得到确切消息 , 果然和黄权判断的一样 , 曹丕由此折服于他的见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