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挽救中华民族命运第一人,却被掩埋,帮中国收回六十万领土

文/月小妆
在盛世的大唐 , 人们永远怀缅它的繁荣昌盛 , 却对它的潦倒衰落一笔带过 , 历史课本从没讲过河湟之耻 , 和一场大屠杀有关 , 而且在那次浩劫后 , 出现了一位民族英雄 , 挽救了差点消亡的华夏文明 。
这个人就是著名的将领张义潮 。
什么叫河湟之耻呢?
历史上挽救中华民族命运第一人,却被掩埋,帮中国收回六十万领土
文章图片
河是黄河 , 湟是湟水 , 河湟是二水交界处 , 也里属于古代的河西 , 也称陇右之地 , 今天我们看甘肃、青海都是穷地方 , 但在过去这两个地方天下没有比它再富的 , 甚至比江南富裕得多 。
当时有“天下称富庶者无如陇右”之称 。
历史上挽救中华民族命运第一人,却被掩埋,帮中国收回六十万领土
文章图片
河西就是河西走廊一代 , 古代非常富庶 , 也是兵家必争之地 。 河西走廊长一千公里 , 从凉州、甘州、瓜州、嘉峪关、沙州一直到玉门关 。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 , 唐朝陷入了灾难 , 经过十五年 , 唐朝刚恢复元气 , 吐蕃就大举进攻河西走廊 , 凉州、甘州、瓜州、肃州纷纷沦陷 , 沙州是当时最富裕的地方 , 也被吐蕃攻陷 , 成为吐蕃的地盘 , 同时也成为瓜州百姓的巨大坟场 。
著名的史学家黄仁宇在他的著作里描写了当时的情景 , “事实上安禄山叛变以后 , 黄河上游以西永远被吐蕃占领 。 ”
他说:“787年唐与吐蕃和谈破裂 , 吐蕃俘获了一万中国人到吐蕃当奴隶 , 当时有很多人跳崖 , 有好几百人不愿意与自己亲人分开 , 哭晕过去 。 ”在那场灾难中 , 为了制服唐朝的百姓 , 有百万人死于屠杀 。
当时吐蕃处于经济、文化极其落后的奴隶社会 , 而且他们占领陇西后 , 对陇西实行吐蕃化教育 , 让唐朝的子孙穿胡服 , 说吐蕃语 , 赭面纹身 。
历史上挽救中华民族命运第一人,却被掩埋,帮中国收回六十万领土
文章图片
那些过惯了富庶生活 , 饱读诗书的人在这种侮辱下岂有不想死的?而且百姓还必须穿吐蕃人的衣服 , 梳着吐蕃人的发髻 , 见到正牌的吐蕃人必须弯着腰走 , 生命和财产安全都没有保障 。
《新唐书吐蕃传》记载:“州人皆胡服臣虏 , 每岁时祀父祖 , 衣中国之服 , 号恸而藏之 。 ”
吐蕃的入侵给唐朝的百姓带去的痛苦是十分深沉的 , 不亚于清朝给明朝百姓带来的痛苦 , 因为清朝至少比吐蕃文明 , 而且也没强迫百姓说满语 , 反而是进行了汉化 , 学习了汉族的文明 。
唐与吐蕃签订的清水盟约 , 是历史上第一个割地条约 , 其面积大于清末割地面积 , 跟唐朝百姓带来沉重的苦难和屈辱 。 吐蕃屠杀了百万唐朝百姓 , 更是给他们心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 。
历史上挽救中华民族命运第一人,却被掩埋,帮中国收回六十万领土
文章图片
786年 , 唐朝节度使韩洸上疏朝廷要收回河湟 , 说:“中国多难……收复河、陇二十余州……指日可待 。 ”
没想到唐朝一口回绝了 , 因为他们怕吐蕃 , 不亚于宋朝怕金国 , 不亚于明朝怕建州女真 , 也不亚于欧洲怕蒙古铁骑 。
张议潮就是在吐蕃的残暴统治下成长起来的优秀将领 , 他从小目睹百姓受的苦难 , 也目睹生灵涂炭 , 他发誓要收回自己的家乡 , 为了这个目标他刻苦钻研兵法 , 等稍微长大 , 用家里的资产招募义军 。
张议潮是沙州人 , 所以他第一个梦想就是收回沙州 , 当他成为沙州节度使时 , 终于掌握了大批的军队 。
历史上挽救中华民族命运第一人,却被掩埋,帮中国收回六十万领土
文章图片
842年 , 吐蕃突然爆发内乱 , 权臣将偏妃所生的三岁的孩子立为首领 , 部落众人非常不满 , 发动叛乱 , 吐蕃内部大乱 。 当时有一个部族因为奴隶的事发动起义 , 吐蕃内忧外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