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小鼠的体力抗疲劳研究测试【2】

2结果与讨论
2.1人参葛根植物饮料对小鼠运动能力的影响
体力疲劳通常表现为中枢性疲劳及外周性疲劳两种 , 其中 , 中枢性疲劳的产生原因为中枢神经系统发生损伤 , 其损伤情况可以直接用行为学试验评价 。 目前 , 评价小鼠运动能力和疲劳程度常用的方法有前肢抓力试验和转棒试验 。 前肢抓力试验作为评估运动后神经系统损伤的重要指标 , 常用于检测机体的肌肉力量 , 能直观反映机体的疲劳程度 。 转棒试验是评价小鼠运动的协调性和平衡性的关键指标 , 能反映出机体运动的持续稳定时间从而直接反映疲劳程度 。 结果如图1所示 , 各剂量组人参葛根植物饮料相比于空白组均能够提高小鼠的前肢抓力、延长转棒持续时间 , 且随着剂量增加 , 小鼠的抓力和转棒持续时间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 , 其中中剂量组效果最佳 , 达到咖啡因组小鼠的运动水平 。 说明人参葛根植物饮料具有减轻神经疲劳损伤程度、提高小鼠运动能力的作用 。 研究显示 , 小鼠抓力和转棒时间等行为学指标与机体运动耐力和疲劳状态紧密相关 , 人参葛根植物饮料中的人参、黄精、烟酸等组分通过刺激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 , 抑制5–羟色胺、γ–氨基丁酸等抑制性神经递质的分泌 , 促进多巴胺等兴奋性神经递质的合成 , 引起大脑皮质细胞的神经兴奋度 , 使其释放神经冲动的频率提高 , 从而达到延长运动时间、延缓中枢神经疲劳的目的 , 这与MA等、付莉慧、LUO等的研究结果相同 。
如何进行小鼠的体力抗疲劳研究测试【2】
文章图片
同时 , 本试验表明 , 人参葛根植物饮料的缓解体力疲劳效果呈现出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 其中中剂量人参葛根植物饮料提高小鼠运动能力效果最佳 。 这可能是由于人参能够双向调节机体的中枢神经系统 , 小剂量人参的摄入能提高机体的兴奋度 , 而大剂量人参的摄入会产生抑制效果 。
2.2人参葛根植物饮料对小鼠疲劳相关生化指标的影响
负重游泳试验能增加机体氧化损伤水平 , 提高肌细胞膜通透性 , 促进血清中尿素和乳酸等代谢产物的堆积 , 并提高乳酸脱氢酶的活性 , 达到产生体力疲劳的目的 。 本试验参考《保健食品功能评价》中缓解体力疲劳试验方法 , 评估了不同试验组小鼠在负重游泳后的相关代谢产物水平 。
如何进行小鼠的体力抗疲劳研究测试【2】
文章图片
大小鼠转棒疲劳仪 , XR-6D/XR-6C , 上海欣软
2.2.1人参葛根植物饮料对小鼠运动后机体代谢产物的影响
机体尿素氮和乳酸含量为机体运动疲劳程度的衡量提供关键判定标准 。 当运动量达到一定程度后 , 糖和脂肪代谢分解速率不足以满足机体能量所需 , 此时机体开始提高蛋白质和氨基酸分解水平 , 继而引起血尿素氮含量显著增加 , 机体疲劳感增强;而随着疲劳程度的加重 , 机体氧气量不足 , 为满足机体运动需求 , 无氧代谢水平提高 , 但其在保证能量供应的同时伴随着乳酸的生成 , 造成乳酸大量堆积 , 产生肌肉疲劳现象 。
由图2可知 , 游泳组小鼠的BUN含量(9.61mmol/L)和BLA含量(480.7μg/L)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 , 说明利用负重力竭游泳法成功建立了小鼠运动性疲劳模型 。 与游泳组相比 , 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小鼠的BLA水平显著降低 , 且结果呈剂量依赖性 , 中剂量组小鼠的BUN含量显著降低(P<0.05) , 与咖啡组效果相近 。 结果表明 , 人参葛根植物饮料可以有效清除BUN和BLA积累 , 且中剂量组的效果最优 , 说明人参葛根植物饮料具有良好的清除机体运动代谢产物的作用 。 可能是人参葛根植物饮料增强BLA和BUN的代谢分解 , 清除机体运动疲劳产生的氧化自由基 , 从而减轻体力疲劳 , 这与其组成成分紧密相关 。 此外 , 试验发现 , 低、中、高剂量组小鼠3个指标水平呈现剂量依赖性的兴奋–抑制的趋势 , 其中中剂量组效果相对较突出 , 与小鼠运动能力的剂量依赖性趋势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