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肠癌防控重大突破!中国科学家发现,血液多基因甲基化检测可实现结直肠癌早筛和复发预测( 二 )


检测|肠癌防控重大突破!中国科学家发现,血液多基因甲基化检测可实现结直肠癌早筛和复发预测
文章图片

表1. ColonAiQ 在验证结肠癌早期检测中的表现
随后 , 研究团队对常艾克与其他非侵入性筛查方法进行了比较;相比其他非侵入性筛查方法如粪便隐血试验(FIT)、癌胚抗原(CEA)以及Septin9单位点基因甲基化 , 常艾克具有显著优越性 。
142 名接受常艾克的受试者同样接受了粪便隐血试验 (FIT) ,常艾克在所有肠癌疾病阶段的表现均优于 FIT(88.3% vs 59.7%) , 尤其是在 I 期(85.7% vs 28.6% , 图 3D) 。 同样的 ,常艾克同样显著优于CEA , 两者对早期 (I/II) 肠癌病例的检出率分别为80-92% 和 17-47%(图3E) 。 与 Septin9 相比 , 6种标志物的组合可以比单独的标志物捕获更全面的肿瘤表观遗传异质性(图 2G) 。

检测|肠癌防控重大突破!中国科学家发现,血液多基因甲基化检测可实现结直肠癌早筛和复发预测
文章图片

图2. 模型中甲基化标志物的筛选
对于常艾克在结直肠癌预后监测中应用潜力 , 研究团队也进行了探索 。
所有结直肠癌患者中 , 39 名患者在手术切除肿瘤前 1-2 天和术后 17-34 天提供了血样 。 术前常艾克检测阳性的33例患者中 , 7例(2例II期 , 5例III期)在术后42至238天出现肿瘤复发(中位数117天) 。

检测|肠癌防控重大突破!中国科学家发现,血液多基因甲基化检测可实现结直肠癌早筛和复发预测
文章图片

图3. 模型的建立和验证
该研究的通讯作者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平红教授表示:结直肠癌的早筛、早诊是结直肠癌防控的重点工作;虽然肠镜是肠癌诊断的“金标准” , 但受限于我国肠镜的整体普及率及依从性 , 目前我国肠癌筛查策略仍然比较“基础” 。 在这个多中心研究中 , 我们纳入了相对较多的早癌以及癌前病变样本 , 因为早癌和癌前病变才是筛查的重点、难点 。 从目前结果看 , 常艾克结直肠癌的筛查性能优异 , 令人满意;而且血液样本相对方便 , 更有利于提高肠癌临床筛查的依从性 。
该研究的第一作者及共同通讯作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蔡国响教授表示:目前结直肠癌无创筛查 , 多采用粪便隐血检测或流行病学量表调查 , 上海地区也是全国较早开展大规模结直肠癌无创筛查的城市 。 从本研究结果看 , 血液样本多基因甲基化检测有望作为结直肠癌筛查策略中的重要补充部分 。 另外我们通过这个研究还看到了血液样本ctDNA甲基化在肠癌术后复发预测中的潜力 , 这在其他研究中鲜有报道 。 目前的结果令人振奋 , 这会给临床医生在评估结直肠癌术后复发多一个重要的工具手段;同时也再次提示“DNA甲基化生物标志物”在结直肠癌早筛、早诊、复发监测等全流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 。
该研究共同通讯作者鹍远生物联合创始人兼首席技术官刘蕊博士表示:该研究首先系统地展示了甲基化基因分子靶标从筛选、评价验证到临床转化的逻辑过程 。 我们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的癌症标志物的筛选 , 可以延展到不同癌种不同临床问题的相关标志物开发 。 在我们最终筛选出的六个位点中 , 有些交叉在已知的 , 有明确肠癌相关性的标志物 。 这也从侧面证明了我们的筛选体系的正确性 , 高效性 , 同时可以发现创新性靶点的能力 。 其次 , 这个研究的重点是临床转化 , 相比NGS等复杂繁琐的分子检测技术 , 最后通过多重定量PCR方法学来实现相应检测 , 充分考虑了临床适宜性及国内医疗实情 , 更具有商业转化价值和便于落地基层医疗机构 。 最后 , 该研究也充分展示了血液检测的临床应用延展性 , 不仅可以涵盖癌症的早期检测 , 而且可以有效地评估MRD , 对早期复发有预判作用 , 并且可以有效地预后监控 , 从而覆盖癌症病人的全流程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