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性成分多的磨玻璃结节易误诊,一份沉甸甸的信任让我感动涕零

没有人可以随随便便成功 , 肺磨玻璃结节精准判断的背后是日日夜夜的耕耘 。
今天要介绍的这个故事的主角和她先生 , 是国内传媒界的大咖 , 家喻户晓 , 甚至几乎每一位中国人都认识 。
这位主角的6mm结节非常不好判断 , 否则不会难倒京城各路名医 。 结节小 , 靠近胸膜 , 少许胸膜牵拉 , 偏实性的结节 , 很容易误认为良性的纤维灶或肉芽肿 。 结节的3个切面见图1-3 。 我也是一动不动盯住结节琢磨了半个小时 , 从肯定 , 到否定 , 再到否定之否定 , 判断的思程也九转八回 。
患者手术后的留言也让人我感动不已 , 谢谢她对我的信任 。 留言中的其中一句话使我印象最深:“40多天堪称大起大落惊心动魄的除磨历程 , 现在回想起来就像大梦一场 , 但我永远都记得元旦那一天我对先生说:让戴主任一语定乾坤吧 , 手术不手术 , 就听他的了 。 ”
以下转自这位主人公的留言:
终于拿到了大病理报告:微浸润肺腺癌 。
跟戴主任的预判一模一样!
我的手直发抖 , 眼泪也直流 , 死里逃生的感觉现在仍挥之不去 。 没有人知道这堪称惊心动魄的40天除磨历程 , 我经历了怎样的精神炼狱 。 如果没有戴主任 , 我大约真要崩溃了 。
身处医疗资源雄厚的北京 , 我想听医生的没错 , 就完全不当回事儿地回家了 , 轻轻松松度过了3个月 。 好在我这个人比较认真 , 3个月之后还是又去做了一次胸部CT复查 , 2次图像对比肺结节没什么变化 。 医生让我继续随访 。
虽然跟上次的结果没有变化 , 但是感谢这次的放射科医生给我多写了几笔结节的形态描述:“可见分叶 , 边缘毛糙 , 周围见细条索及胸膜牵拉”(结节形态其实跟第一次一样 , 只是第一次报告中没写这些内容) 。 这些描述令人不安 , 我感觉像是恶性征象 , 但上网查也查不出个所以然 。
我不放心 , 继续跑各个医院找不同的医生看 。 一位呼吸科的医生说看起来有病变但是还没有到癌的程度 , 继续随访即可 , 还有一位呼吸科的医生说不像是恶性的 , 一年以后随访就可以了 。
如果 , 如果 , 我就此打住了 , 安心回家等着半年或一年随访 , 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好在我先生是个极其严谨认真的人 , 他觉得问题不能这么糊里糊涂地悬在那里 , 至少也应搞清那些征象到底是良性还是恶性的 , 于是开始动用北京的资源找业界大咖帮着判断一下 。 因为全是响当当名号的人物 , 就不一一说名字了 。
找的第一位是非常著名的医院的知名胸外专家 , 不过找他看病的人太多了 , 时间太紧 , 他只看了片子 , 判断我这个是原位癌 , 让我半年之后再随访 。 一听到我的结节跟“癌”沾边我就有点慌了 , 马上问专家是否可以缩短到3个月随访?专家说:“这种病灶发展非常缓慢 , 3个月太勤了没必要 , 还是半年为好 。 ”
我自己看过片子 , 像我这么小的结节在片子上看起来就是一个淡淡的小圆点 , 根本看不出任何明显的征象 , 所以我特地跑到做CT的医院从医生电脑上拍了结节的照片 , 顺便咨询了这家医院胸外科的医生 , 医生看了CT图像后说:“也许已经突破原位癌 , 从微浸润向浸润发展” 。 好家伙 , 一下子跨了3个级别 , 我再也没法淡定了 。
随后又找到了另一家著名医院的知名胸外专家 , 我把拍的结节图片给这位专家看 , 专家对我说:“像是早期肺癌” , 但最终没说到哪个程度 。
我彻底慌了 , 感觉就几天功夫 , 情形完全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 刚还说安心随访 , 猛不丁就变成肺癌了!我还是不死心 , 又费了很大劲才挂上了一位业界公认的顶尖胸外专家的特需号 , 把拍的结节照片给他看 , 他说“良性恶性的可能性各占一半 。 ”从医生的角度这么说也许没什么问题 , 但对于患者来说 , 这个说法是无意义的 , 就感觉像这样的判断我也敢对所有患者说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