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知青时到老乡家吃派饭,老乡还用秘方治好了我流鼻血的老毛病

|做知青时到老乡家吃派饭,老乡还用秘方治好了我流鼻血的老毛病

文章图片

|做知青时到老乡家吃派饭,老乡还用秘方治好了我流鼻血的老毛病

文章图片

|做知青时到老乡家吃派饭,老乡还用秘方治好了我流鼻血的老毛病

文章图片



一半现实 , 一半梦;一念花开 , 一念花落 , 知青的我 , 下放农村第一个早晨 , 人还贪玩在梦里 , 就被乡村娃叫醒 。
学生 , 学生 , 起来吃早饭了 。 你是谁呀?睡觉呢 , 汪汪汪 , 烦不烦 。 我是茶场场长家大儿子 , 我爸叫我来喊你们学生 , 到我家吃早饭去 。 你先回 , 我们马上起床洗漱后就来 。 不懂乡情的我们 , 把乡情最高礼仪不当回事 , 自以为吃派饭是一种应该 , 还很傲慢地对待来喊我们的孩子 。
农村的早饭 , 就是稻米稀饭 , 几个自家腌制的腌萝卜和腌辣椒咸菜放在桌上 。 我们一边喝着呼呼响的稀饭 , 眼睛打量着队长家里的摆设 , 一面听场长介绍着乡情 。 一会吃过早饭 , 同学们就跟我一起出工 , 到茶山上去除草 。 你们定为一天为7分工 , 与我们农村妇女一样 。 一天早工是3分 , 早工是早6点到8点 , 你们可以不上 。 但七分工就少3分工了 。 我们是2毛9一个工 。 这话一出 , 我们就炸了 。 也就是说 , 我们再怎么干 , 一天到晚 , 都不值2毛钱 。 队长一看苗头不对 , 就说 , 我会向大队反映你们的情况 , 锻炼好了 , 表现好了 , 我们还会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调整工分的 。

我们在茶山上没精打采地除着茶丛里的草 , 心里都知道 , 再有天大的本事 , 一天也挣不到2毛钱 , 就是拼命 , 也打不破这个生态圈的定律 。 每月有10元钱下放补贴的我们 , 在农民眼里就是富人了 。 我们根本就看不上什么工分 , 只是从心眼里听毛主席的话 , 要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 跟着农民学习农耕劳作 。 人人知道 , 长城不是一天就建成的 , 我们的学习也就慢节奏地跟着 。 从没有强体力劳动过的我们 , 心不在焉也不得要领的只是学着场长的样子 , 举着锄头 , 锄着茶树根部的草 。 还锄一会 , 站一会 。 被反复的手把手的教 , 才学得一点模样 。 就这样干活 , 我的手还是起了两个大血泡 。 自己看着手上的血泡 , 在心里想 , 我们如果不到农村来锻炼 , 真的会变“修” 。 锄头把子一磨到手上血泡 , 钻心的痛 。 可我怎么也要忍着 , 因为这是第一天劳动 。
劳动间息时间 , 肚子就饿了 。 我许久地站在山上高处 , 我的意识 , 要对现在进行超越 。 穿过眼下无意义的琐事 , 将痛苦置身于痛苦之外 。 痛苦之外的远处的长江 , 滚滚流动着一种明亮 。 看着长江家乡的方向 , 脑海里的记忆水 , 也翻腾着家中妈妈热饭菜的味道 。 要是在家里 , 妈妈早就发现我手上血泡 , 将血泡用针挑破 , 上药并包好了 。

伢几个 , 洗洗手 , 劳动一上午也累了渴了 , 先喝碗米汤 , 解解渴吧!哪来的 。 场长回说 , 我们这里做饭 , 都先将米汤盛一钵子 , 家人渴了回家就喝米汤 。 同学们将一钵子米汤喝干 。 队长说 , 晚上叫我家堂客(土话老婆的意思)多做些 。 场长看到我在不断摩擦手心 , 问怎么了 , 杨时应同学抢着说 , 小凌同学的手起了两个血泡 。 场长走到我身边 , 看摸着我起血泡的左手 。 我帮你挑了 , 就不痛了 。 我默默地点着头 。 不过我家没有药 , 就用火柴皮给你敷上 。 这时 , 徐强胜同学说 , 我箱子里有云南白药 , 回去就给你敷上 。 下午小凌就不要上山锄草了 。 不 , 我一定要和同学们一起劳动 , 我是来锻炼的 。 场长看着我 , 露出笑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