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市场不断升级,碧波庭谈中华传统养生文化中的“控糖”( 三 )


文章图片
图说:湖南省博物院收藏的《五十二病方》
司马迁的《史记》中也记载过一个著名的“消渴”患者——司马相如 。 对于司马相如 , 我们可能更加熟悉他的爱情和辞赋 , 但在司马迁的笔下 , 我们了解到这位文学伟人其实也在遭受着消渴症的折磨:“相如口吃而善著书 。 常有消渴疾 。 ”唐朝诗人李商隐也曾在《汉宫词》当中写:“侍臣最有相如渴 , 不赐金茎露一杯 。 ”提到了司马相如“消渴”的症状 。
历史上 , 也有不少帝王深受着同样的困扰 。 根据历史记载 , 修建大运河的隋炀帝就患有消渴症 。 这位帝王常常感到口干舌燥 , 每日要饮水数升 , 排尿数升 , 渐渐形枯骨立 。 而根据《古今医案按》的记载 , 这是因为皇室成员都十分喜欢吃甜味的点心 。 这也从侧面印证了在古代 , 人们已经了解到了糖分摄入过多的弊端 。
为了研究和改善消渴症的情况 , 我国古代有无数有名的学者进行了各种研究和探索 。 唐代著名的养生学家、医者王焘曾在著作《外台秘要》当中指出“消渴者……每发即小便至甜” , 这是世界上最早见于文献的关于糖尿病病患尿甜的记载 。 王焘是怎么发现上述现象的呢?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小故事:王焘的父亲那时候生了病 , 整日口渴难耐 , 饭量也增大了很多 , 王焘在照顾父亲的时候发现 , 他总能闻到父亲的小便有一股水果味 , 他就尝了一下 , 果然是甜的 。 之后王焘继续在民间走访调查 , 发现消渴症病人的尿液能够引来蚂蚁聚集 , 由此揭开了糖尿病的成因之谜 , 也有了对症消渴症的举措 。 除了注重清热 , 常辅以健脾利湿的药物之外 , 王焘在治疗消渴症时更强调重视日常养护 , 提出“不欲饱食编卧 , 亦不宜中日久坐”等调护方法 , 还从食物属性、烹调手法等日常饮食方面为患者提出了“食疗”建议 , 其中 , 控制糖分的摄入就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
到了明代 , 李时珍认为“控糖”除了可以少吃糖之外 , 还可以通过草药来“降糖” , 在《本草纲目》中有这样的记载:“桑叶乃手足阳明之药,汁煎代茗,能止消渴,明目长发” 。 李时珍认为 , 桑叶煎煮后代茶饮 , 具有疗愈糖尿病的功效 , 这是古人通过药食同源的举措治疗糖尿病的早期文献记载 。 除此之外 , 古人也会通过穴位按摩的方式来降糖 。 我们身体上有一个不显眼的小器官 , 胰腺 。 胰腺虽小 , 但作用非凡 , 胰腺为混合性分泌腺体 , 内分泌主要成分是胰岛素 , 调节血液中葡萄糖的水平 。 所以 , 在中华传统养生理念中 , 我们自己身上就有“降糖区” , 其中一个神奇的“降糖区”就是胰腺体表投影区 , 在这一类穴位上进行按摩刺激 , 也可以有效的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水平 。
综上所述 , 碧波庭创始人刘时达先生认为 , 虽然糖在古代十分宝贵 , 但重视养生的华夏民族自古以来就一直有着“控糖”的理念 。
市场趋势:0糖但不舍弃甜
按理来说 , 摄入过量的糖既然危害那么大 , 在流传了千年的中华传统养生中也一直有着“控糖”的理念和举措 , 那么想要控糖 , 是不是只要在日常生活不摄入糖就万事大吉呢?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 碧波庭创始人刘时达先生认为 , 控糖并没有大众想象的这样简单 , 因为除了极少部分自制力强的人群 , 绝大部分人都会陷入到“甜瘾难戒”的境地里 。
据法国波尔大学、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科学研究表明 , “甜”有一种高度的成瘾性 , 而其原理可以说与其他的成瘾性物质如咖啡因、酒精等并无根本差异 。 “甜”能激活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 , 产生兴奋感 , 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就食用过量 , 并且在一段时间内尝不到甜味就有可能出现“戒断反应” 。 可能很多人还记得这样一则新闻 , 在之前的居家隔离期间 , 含糖可乐成了以物易物“市场”上的硬通货 , 一瓶可乐甚至能换到远超于它本身价值万倍的高奢包包 , 这也足以证明了人们很难离开自己朝思暮想的那一口甜 。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 , 似乎只有将“糖”与“甜”剥离开来 , 让人们既能获得甜的快乐 , 又能逃离糖的危害 , 控糖才能可持续性地进行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