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市场不断升级,碧波庭谈中华传统养生文化中的“控糖”

编者按:“糖” , 这个字在大众的印象中 , 以前一般是与“果糖”、“白砂糖”联系在一起 。 它往往代表着“美味”或者“能量” 。 但在近几年 , 随着健康理念的不断深入 , 出现在大众眼前的“糖”也开始和“控糖”这一概念深深绑定 。 在被诩为各界“潮流风向”的娱乐圈 , 明星们也普遍都在控糖 。 前段时间 , 魏大勋还因为控糖不愿食用挤满美乃滋的吐司这一事件火上热搜 , 引发网友们对“控糖”话题的热烈讨论 。 那么 , 已经被人们食用了几千年的糖为什么需要被控制?在同样流传了几千年的中华传统养生文化中 , 又是否也出现过控糖的概念或举措呢?本期 , 我们邀请到了深耕中华传统养生文化28年的大健康企业碧波庭创始人刘时达先生来与我们共同讨论这一话题 。
糖 , 一件不那么伟大的作品
“在历史上的很长一段时间内 , 糖 , 都被誉为世界上最伟大的作品之一 。 因为人类渴求能量 , 易于人体消化吸收的糖类往往意味着高密度的能量来源 。 而我们的祖先长期处于恶劣的生存环境中 。 那时 , 糖是一种十分罕见的稀缺资源 , 因此 , 人类的大脑会通过甜味来犒赏我们迷恋上糖 。 糖能让人类获取能量、贮存脂肪 , 爱吃甜的人在能量供给稀缺时更易生存 , 于是基因便记下了这份偏好 , 历史上历朝历代 , 糖都是人们饮食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碧波庭创始人刘时达先生如是说 。
健康市场不断升级,碧波庭谈中华传统养生文化中的“控糖”
文章图片
图说:碧波庭创始人刘时达
史前时代 , 人们想要得到糖只有两种方式:从鲜果、蜂蜜、植物中获得果糖、葡萄糖 , 或从小麦中提取饴糖 , 俗称麦芽糖 。 在《诗经》中就有关于饴糖的记载:“周原膴膴 , 堇荼如饴 。 ”诗的意思是在西周远祖的古公亶父时代 , 周人西迁到了周原 , 这里的土地十分肥沃 , 即使野菜也像饴一样的甜蜜 。 这里的“饴”指的就是用发芽的米麦熬出来的甜味液体 。 但无论是果糖还是饴糖 , 想要得到它们都并不容易 , 因为前者需要运气 , 后者则非常浪费粮食 。
直到后来 , 人类发现获得甜味最好的方式其实是种植甘蔗 。 东周时期 , 中国出现了种植甘蔗的记载 。 到了汉代 , 甘蔗的加工提取趋近完善 , 张衡所著的《七辨》中已经有了“沙饴石蜜”的称谓 , 所谓“沙饴” , 指的是结晶状糖类制品 。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淀粉糖呈粘稠状 , 所以要想得到结晶状糖类食品 , 除了蔗糖之外不会有第二种取代物 。 所以我们可以认为 , 最起码在东汉时期 , 人们已经能够食用到具有砂糖雏形的蔗糖制品了 。 唐代 , 我国制糖业迎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 。 一方面 , 冰糖的生产技术趋于成熟 。 另一方面 , 唐太宗先后两度遣使者到印度去学习制糖技术 。 “唐太宗遣使至摩揭陀国 , 取熬糖法 。 即诏扬州上诸蔗 , 拃沈如其剂 , 色味愈西域远甚 。 (出自《新唐书·西域上·摩揭陀》)”除此之外 , 唐太宗还特地设立了糖匠这一职位 , 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制糖技术能进一步的发展 。 在吸收了印度的制糖技术后 , 中国提炼砂糖的技术迅速发展成熟 , 能够吃到糖的人也越来越多 , 唐朝的“以丰腴为美” , 糖大概功不可没 。 到了明朝嘉靖年间 , 一个偶然事件让中国的制糖工艺更上一层楼:一家糖局屋顶漏洞 , 泥水流下来却使糖浆变白了 , 人们因此发现了黄泥水的吸附性质 , 发明了“黄泥水淋法” , 这一方法被记载到了明朝工艺学百科全书——《天工开物》之中 , 并且随着该方法的普及 , 中国产出了世界上领先的白砂糖 。 至此 , 印度等国家反而开始从中国进口糖 , 并称为“cini” , 意味“中国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