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满天繁星 听稻田蛙声

本文转自:中国环境报
四川开江“稻田+”模式着力生态价值提升
享满天繁星听稻田蛙声
享满天繁星  听稻田蛙声
文章图片
图为田城开江县 。
◆本报采访人员王小玲
在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的稻渔现代农业园区内 , 鲢鱼、鲫鱼正在一大片稻田中来回游动 。 “我们这个鱼是生态养殖的 , 品质很好 。 ”稻渔现代农业园区相关负责人说 。
近年来 , 为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 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创新“稻田+”产业发展模式 , 着力生态价值提升 , 掀起“一场稻田经济的绿色革命” 。 2020年 , 开江县被纳入四川省首批整县推进“鱼米之乡”创建试点示范县 。
探索“稻田+”综合种养模式 , 实现生态与农业“双赢”
开江县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地肥沃 , 农业基础较好 , 因此素有“川东粮仓”之美誉 。 但在传统产业模式下 , 规模小、农产品质量不可控、农业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日益凸显 。
如何有效解决农业、农村、农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问题?近年来 , 开江县充分利用良好的田资源、水本底 , 积极探索建立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与环境和谐的“稻田+”综合种养循环发展模式 , 加速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迈进 。
对平坝和浅丘连片规划 , 创新开发“以渔养稻、以水养鱼、稻鱼共生” , 稻—蟹(小龙虾、鱼类)微生态养殖 , “121”尾水循环利用养殖“三大模式” , 在“稻田+”产业单元形成独立的生态循环系统 , 实现全程绿色、有机生产 。
目前 , 开江县已建成“稻田+”核心区7.6万亩 , 绿色高质量示范基地1.3万余亩 , 特色水产立体循环生态种养模式基地8个 。
“我们的产品 , 可以放心吃 , 都是可溯源的 。 ”围绕小龙虾、大闸蟹等特色优势农产品 , 开江县建起智慧农业管理中心和农产品溯源信息化系统 , 全面落实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各环节的质量安全监管责任 。
不仅种养过程是绿色的 , 废弃物处置也是绿色的 。 “从废弃的虾蟹壳中 , 我们提取虾蟹油 , 开发虾蟹油火锅底料等系列产品 , 将提取后的残渣再转化为有机肥 。 ”开江生态环境局局长雷雳说 , 秉承着“变废为宝”的环保理念 , 开江县建立“中心+院所+公司”联合开发模式 , 成立“稻田+”产业研究中心 , 并与西南食品学院合作 , 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双赢” 。
打造“寻觅乡愁的梦中田园” , “含绿量”和“含金量”同步提升
继“稻田+”之后 , 开江县又推出了“果林+”种养结合模式 , 即在丘陵地带大力发展水果种植的基础上 , 同时发展林下家禽养殖 , 充分利用资源 , 通过种养结合模式 , 让种养户的经济效益最大化 。
针对畜禽养殖 , 开江县开启了个性化定制 。 根据不同的区域、畜种和规模 , 以能源化、肥料化利用为基础 , 采用经济高效适用的处理模式 , 宜肥则肥、宜气则气 , 实现粪污就地就近利用 。
绿色的“稻田+”“果林+”经济 , 潜移默化地改变着当地人的生活方式 。 开江县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大革命”为抓手 , 建立了“户、村、乡、县”四位一体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与处理机制、完善生活污水处理长效管护机制、探索农村户厕长效保障机制 , 并将垃圾处理和污水治理等纳入村规民约 。 同时 , 按照“应集尽集、应治尽治”原则 , 探索农村污水治理新模式 , 形成统一、集中、分散处理3种差异化治理模式 , 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为100% 。
良好的生态环境 , 给政府与市场协同发力也提供了土壤 。 开江县着力构建起“城在田中、田在城中”的发展格局,打造了“寻觅乡愁的梦中田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