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监测血糖的9个误区,病友们一定要注意

(来源:济源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测血糖每位病友的“必修课” , 如果掉入下面几个误区 , 不仅仅浪费了试纸 , 还可能会误导医生为您调整降糖方案 , 耽误病情!
误区一:测血糖前停用降糖药
有的糖友测血糖前不吃降糖药 , 认为停用降糖药后测得的血糖才是真实情况的反应 。
殊不知 , 检测血糖是为了判断药物的疗效 , 停药后血糖波动 , 可能会误导医生调整降糖方案 。 因此 , 正确的测血糖方法是测血糖前 , 按照日常的吃药时间和剂量服用 , 不能停用 。
【健康教育】监测血糖的9个误区,病友们一定要注意
文章图片
误区二:测血糖前一天故意少吃食物
这是自欺欺人 , 故意少吃食物或者主食 , 测得的血糖确实看起来不错 , 但却不能反映平日里血糖控制的真实情况 。 误导自己和医生 , 偏离了正确的治疗方案 , 得不偿失!
所以 , 医生经常会让病友查糖化血红蛋白一排除这种情况的误导 。
误区三:不吃早餐就是空腹血糖
【健康教育】监测血糖的9个误区,病友们一定要注意】临床上经常会遇见一些糖友接近中午来查空腹血糖 , 认为没吃早饭查的就是“空腹血糖”了 。 这是不准确的 , 此时所测的血糖值 , 归类为“随机血糖”比较合适 。
严格地讲 , 只有过夜禁食8~12个小时后并于次日8:00点之前采血所测得的血糖才算是空腹血糖 。 超过这个时间后 , 血糖有所波动 , 并不能真实反映血糖控制情况 , 例如有时过度长时间不进食后 , 容易导致低血糖 , 低血糖后继发性血糖偏高 。
误区四:吃完饭以后2小时的血糖是餐后2小时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从病人开始吃第一口饭算起 , 到2小时采血所测的血糖值 , 而不是从进餐结束后才开始计时 。
【健康教育】监测血糖的9个误区,病友们一定要注意
文章图片
餐后2小时血糖能够反映患者胰岛B细胞的储备功能以及当餐进食及用药量是否合适 。 错误测量时间会误导降糖药的应用 。
误区五:只测空腹血糖
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同等重要 , 都需要控制在达标范围内 , 才能有效避免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 , 只控制空腹血糖 , 不控制餐后2小时血糖 , 并发症还是无法避免的 。
与空腹高血糖相比 , 餐后高血糖与糖尿病患者慢性并发症的(尤其是心血管并发症)关系更为密切 , 危害更加严重 , 病友们千万不要嫌麻烦忽略餐后血糖的检查 。
误区六:空腹血糖高 , 不加测夜间血糖
空腹高血糖有三种可能:①由于前一天晚上降糖药(或胰岛素)用量不足 , ②苏木杰现象:由于药物过量 , 夜间发生低血糖 , 低血糖后人体保护自己而反跳性增高 , 导致第二天空腹血糖高 , ③黎明现象:夜间血糖控制良好 , 于黎明时分(清晨3~9时)由各种激素分泌所引起的一种清晨高血糖状态 。
【健康教育】监测血糖的9个误区,病友们一定要注意
文章图片
对于三种可能性 , 治疗方法截然不同 , 因此对于空腹血糖高的患者 , 一定要加测夜间(凌晨)血糖 , 以明确究竟是何种原因引起的高血糖 。 而不能随意增加药物剂量 , 否则容易发生低血糖风险 。
误区七:只监测不记录
如果只测血糖 , 不记录 , 复诊时医生一问三不知 , 那么 , 测血糖还有什么意义呢?
所以 , 监测血糖一定要及时、准确记录 , 除了血糖以外 , 还应该包括对应的饮食、运动及用药情况等 , 每次复诊时带上记录 , 方便医生了解您的日常居家情况 , 快速及时帮助调整好降糖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