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江陵县共享农庄:村庄美了、农民富了、产业旺了

本文转自:人民网-湖北频道
“古榆树共享农庄运行三个多月来 , 日均营业额1.5万元 。 ”11月1日 , 湖北江陵县玉古村共享农庄大堂经理熊孟萍笑得合不拢嘴 。
湖北江陵县共享农庄:村庄美了、农民富了、产业旺了
文章图片
玉古村共享农庄 。
古榆树共享农庄因玉古村原地名而得名 , 是湖北省首家由村支部领办 , 村集体和46户村民共同出资的共享农庄 , “共享”即村民共建、菜品共制、收益共享 。 目前 , 这个共享农庄 , 成了游客们争相打卡的“网红”地 。
农庄由村民共建
“村里能不能投资建设农庄?”一场由党员代表、村民代表、乡贤能人等组成的“屋场会”上 , 村民许新辉建议由村集体建设农庄 , 平常作为农家乐满足乡村旅游餐饮服务 , 同时兼顾全村700多户村民的红白喜事宴请需求 。
“好办法 , 简直是‘瞌睡遇上枕头’!”许新辉的建议得到了村民的赞同 。
村集体盘活资产资源 , 以闲置厂房折资入股 , 通过召开屋场院子会与村民共谋发展规划 , 46户村民主动入股参与 , 吸纳股金100余万元 。 江陵县榆古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应运而生 , 这是玉古村为运营共享农庄成立的市场主体 。 玉古村共享农庄以土地、劳务、资本三个合作社为载体 , 采用“公司+农户+合作社”模式运行 , 由村集体负责经营 , 村民每年按股金的10%进行保底分红 。
菜品由村民共制
“有钱的入股 , 没钱的出力 , 大伙儿一起参与 。 ”85后的熊孟萍原本是村妇女主任 , 因擅长管理 , 被推选为农庄的大堂经理 。 60岁村民刘玉莲为当好服务员 , 向孙子学习普通话和文明礼仪 。 55岁村民刘之元眼疾手快 , 被聘请到后厨帮忙 。 54岁村民朱本玉擅长烹制素三珍、炒冬瓜和红糖糍粑 , 被聘为厨师 。 厨师专业出身的刘明则被聘为大厨 。 动员经验丰富的乡贤回村担任大堂经理和后厨管理人员 , 其他工作人员由村劳务合作社与股东共同从乡亲中挑选 。 这既为共享农庄经营提供专业支撑 , 更有力带动村民就近就业 。
湖北江陵县共享农庄:村庄美了、农民富了、产业旺了
文章图片
家乡味土菜深受游客欢迎 。
村民们各出一盘菜、共办一桌席 , 经过多次试菜和筛选 , 选出别具特色的“鹤歇元宝”“海南媳妇椰子鸡”等“家乡味”纳入菜单 , 让游客享受最独特的乡土风味 。 农庄食材均由自家种养 , 通过共享农场庭院经济 , 瓜果、蔬菜、家禽等现摘现采现加工 , 为游客提供最绿色、最新鲜、最放心的食材 。 农副产品展示区相关产品都是由农户自产自销 , 深受游客欢迎 。
收益由村民共享
“不提前预订 , 根本没法抢到包房 。 ”熊孟萍说 , 从今年7月初开业以来 , 共享农庄成了荆州江陵远近闻名的热门农家菜馆和村民举办红白喜事的首选之地 。 共享农庄共承接红白喜事宴32场 , 日营业额最高达2.5万元 。 共享农庄在村民齐心协力经营下 , “翻台率”屡破新高、农产品供不应求 , 既给村民带来可观收益、更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和幸福感 。
湖北江陵县共享农庄:村庄美了、农民富了、产业旺了
文章图片
湖北江陵县共享农庄:村庄美了、农民富了、产业旺了】共享农庄成为新人举办婚礼首选地 。
村民除获得经营分红、务工报酬等直接收益外 , 还通过土特产销售将农产品就地转化 , 发展民宿和采摘类、趣味性旅游项目 , 不断拓宽增收渠道 。 大家明显感觉到 , 村庄变干净了、矛盾纠纷变少了、打牌赌博等陋习变没有了 , 一幅“村美民富产业旺、文明新风拂面来”的乡村振兴景象正徐徐展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