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抗癌32年骨转移11年,她分享3个“自救秘诀”,可能对你有用( 二 )


2、美国健康心理学家库伯勒-罗斯1969年提出把癌症病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五个阶段 , 分别是否认期、愤怒期、协议期、绝望期、接受期 。 患者容易出现恐惧、焦虑、绝望等情绪 , 而这些不良情绪可能影响患者免疫力的恢复 , 不利于癌症治疗 。
因此 , 正确调整心态对癌症患者来说很关键 。 能够正确认识疾病、振奋精神、树立抗癌信心、配合医师进行治疗 , 保持顽强意志的患者 , 预后效果往往比那些被癌症吓得不知所措的病人要好得多 。

?三、“带瘤生存”同样有积极意义
做完乳腺切除手术之后 , 薛世青想着只要将体内的癌细胞斩草除根 , 自己就没事了 。 当出现骨转移之后 , 薛阿姨改变了原来的想法 , 调整了自己的目标 , 认可与癌共存 , 着重提高生活质量 , 于是坚持服药 , 定期复查 , 获得了更长的生存期 。
小艾划重点:
【抗癌|抗癌32年骨转移11年,她分享3个“自救秘诀”,可能对你有用】盲目追求癌症的根治 , 可能让患者掉进一个无底洞 , 不仅身体经不起这样那样的折腾 , 经济方面很大程度上也无法支撑 。 而“带瘤生存”则是在患者经过抗肿瘤治疗后 , 全身症状基本消失 , 肿瘤体积经治疗缩小 , 病情稳定的情况下的选择 。
之所以强调“带癌生存” , 是因为它不仅关系到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治疗效果 , 而且关系到治癌出发点和观念方法上的根本转变 。 接受“带癌生存” , 达到消除症状、改善生存质量、提高机能状态、延长寿限的目的 , 比单纯消除癌肿更具意义 。

?作为一位抗癌28年的乳腺癌患者 , 薛世青的经验值得癌友们学习 。 目前癌症治疗水平不断提高 , 不管是手术、药物的治疗以及全身的靶向治疗方面 , 技术都在不断革新且有较大突破 , 早晚期癌症的治愈率都有了提升 。
因此 , 癌症可以不再是“绝症” , 而是一种“可防可治”的慢性病 。 患者要有科学认识 , 积极治疗 , 怀抱必胜信心 。
参考资料:
[1
《乳腺癌为何越来越偏爱年轻女性》.家庭医生报.2021-04-19
[2
《治疗乳腺癌 能否保乳须综合考量》.健康报.2021-02-24
[3
《女性绝经早 , 就不易患乳腺癌吗?》.中国妇女报.2020-08-26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 , 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