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的防范措施,一文学习下

导语:由于皮肤、黏膜破损处或其它感染病灶 , 由病原菌侵入淋巴系统 , 引起淋巴管和淋巴结的急性炎症 。 局部有红、肿、热、痛、淋巴结肿大、皮肤红线等症状 。 如果出现脓肿 , 需要及时切开引流 , 以抑制病情的发展 , 促进疾病的康复 。 大部分病人有较好的预后 , 但也有一些病人会因为病变向长期发展而无法治愈 。
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的防范措施,一文学习下
文章图片
01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的起因
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的防范措施,一文学习下】乙型溶血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细菌会通过皮肤和黏膜的损伤进入 , 也可能是口腔炎症(如龋齿、扁桃体炎)、足癣、皮下化脓性感染等 , 从而引起淋巴管和淋巴结的急性炎症 。
02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的征象
(一)总论
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会导致局部发红、发热、肿胀、疼痛等症状 , 但因病变的不同 , 其临床症状也会有差别 。
(二)典型征象
1、急性淋巴管病
(1)局部表现
①管状性淋巴管炎:多见于四肢 , 以下肢为主 。 浅表淋巴管炎时 , 可在皮下看到一条红色的带状条纹 , 并有触感 , 扩张时 , 红线会向近心端蔓延 。
②网状淋巴管炎:亦称为丹毒 , 多见于四肢及脸部 。 可出现局部的片状红斑 , 边界清晰 , 稍有凸出 , 用手指按压可以消失 , 放松后迅速恢复 。 红斑区可有水泡 , 并伴随着烧灼的疼痛 。 如果下肢丹毒反复发作 , 就会出现淋巴水肿 , 久而久之就会出现皮肿 。
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的防范措施,一文学习下
文章图片
(2)体征
如果病情恶化 , 还会出现全身的不适 , 如畏寒、发热、头痛、乏力、食欲减退等 。
2、急性淋巴结炎
(1)多见于颌下 , 颈部 , 腋窝 , 肘内侧 , 腹股沟区 。
(2)症状轻微的患者会出现局部肿大、疼痛 , 但多数情况下会自行消肿 。
(3)当炎症加剧时 , 肿大的淋巴结可能会粘附在一起 , 形成一个肿块 , 皮肤发红 , 发热 , 疼痛加剧 。
(4)严重的可以导致局部脓肿 , 如皮肤表面有起伏的感觉 , 也可能会出现破溃流脓、发烧等全身炎症 。
(三)并发症
如果病情继续恶化 , 会导致皮肤感染 , 如蜂窝织炎 , 严重的还会导致全身感染 , 如脓毒血症 。
03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的检验
(一)预期检验
如果出现皮肤红线、局部发红、肿胀、疼痛、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 一定要及时就诊 。 医生会先做身体检查 , 了解病人的身体状况 , 然后再做血常规、病原菌培养、药物敏感试验等 。
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的防范措施,一文学习下
文章图片
(二)体检
1、视诊
首先要看病人的面部、精神状况 , 看是否有脸色苍白、精神萎靡等问题 。 检查患者的皮肤颜色是否正常 , 有没有水泡等 。
2、触诊
主要是要看病变部位的皮温、局部有没有触痛、淋巴结肿大等 。 还要注意淋巴结的大小、质地、活动度、有没有压痛 。
(三)化验
1、血常规
病人通常会出现白细胞增高的症状 。 可以根据血液中的血球变化来判断是否有感染和病情的严重性 。
2、病原菌的培养与药物敏感的实验
医生可以通过提取疱疹或脓液来进行细菌培养 , 以了解细菌感染的种类 。 此外 , 还可以进行药敏实验 , 了解病原菌对抗生素的敏感程度 , 为临床提供参考 。
浅部急性淋巴结炎和淋巴管炎的防范措施,一文学习下
文章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