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制剂 17种中药剂型你知道多少

今天分享一篇【中药制剂 17种中药剂型你知道多少】希望大家喜欢,下面跟着小编一起阅读这一篇百科内容吧,看完之后记得点赞分享出去给朋友们看哦!中药虽然优点很多,但是唯一不足的就是不够方便,每次服用的时候都需要用水煎煮,这对治疗疾病造成一定的烦恼 。但是,通过科学技术将中药制作成药剂使用就完全解决了这一点,让中药更加的完美 。那么中药制剂的类型大家知道有哪些吗?让小编给大家普及下中药制剂的相关知识吧!
中药制剂
中药的历史已经长达千年之久,历代前贤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作用下,通过不断的中药剂型的创制和应用,并且积累了非常方法的实践经验,完成了今天中药剂型种类繁多的结果 。通常传统的中药剂型有丹、酒、茶、锭、丸、散已经膏等,并且各自的特点各不相同 。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成药剂型的研究也不断取得进展,除对传统剂型进行整理和提高,出现了浓缩丸、胶囊剂、微丸、口服液等剂型外,新的剂型不断出现,现代剂型如:片剂、注射剂、颗粒剂、滴丸等等 。
现将中成药的常见、常用剂型简要介绍如下:
1.丸剂
丸剂是药材细粉或药材提取物加适宜粘合剂或辅料,制成的球形或类球形的固体制剂,是中成药最古老的剂型之一 。根据粘合剂的不同丸剂又分为蜜丸、水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微丸等类型 。
(1)蜜丸:将药材研磨成细粉末状,然后通过蜂蜜为媒介将其充分粘合在一起制成蜜丸,这也是中医临床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
丸重在0.5克以上(含0.5克)称为大蜜丸,丸重在0.5克以下为小蜜丸 。蜂蜜富于营养,并有润肺止咳、润肠通便的功能,同时还有质地柔润、吸收缓慢、作用缓和的特点 。滋补类药物、小儿用药、贵重及含易挥发性成分的药物常制成蜜丸 。多用于治疗慢性病和虚弱性疾病,如六味地黄丸、人参鹿茸丸等 。
(2)水蜜丸:药材细粉以水和蜂蜜按适当比例混匀为粘合剂制成 。水蜜丸的特点与蜜丸相似,作用缓慢、持久,但因用蜜较蜜丸少,故含水量低、易保存和服用 。多用于补益类药物,如补中益气丸等 。
(3)水丸:药材细粉以水或醋、药汁、黄酒等为粘合剂制成 。因特殊需要,水丸还可包衣 。泛制水丸体积小,表面致密光滑,便于吞服,不易吸潮 。
(4)浓缩丸:将所有的中药材或者部分重要的药材通过煎煮提取其煎液,然后和适量的辅料或者药物的细粉末等一起粘合成药剂即可 。
根据粘合剂的不同,又分为浓缩蜜丸、浓缩水丸、浓缩水蜜丸 。浓缩丸体积小,药物有效成分含量高,易于服用,在体内溶化吸收比较缓慢 。浓缩丸适用于慢性疾病等多种疾病 。
(5)糊丸:药材细粉以米糊或面糊为粘合剂制成 。糊丸质地坚硬,在体内崩解慢,内服既可延长药效,又能减少某些毒性成分的释放或减缓刺激性成分对胃肠的刺激 。刺激性较大或有毒药物宜制成糊丸 。
(6)蜡丸:药材细粉以蜂蜡为粘合剂制成 。蜡丸是中成药的长效剂型之一,溶化极其缓慢,可延长药效,防止药物中毒或对胃起强烈的刺激作用 。处方中含较多的剧毒或强刺激性药物,或要求在肠道吸收的中成药,都可制成蜡丸 。为中成药传统剂型,品种已不常见 。
(7)微丸:药材细粉以水或酒泛丸,或以百草霜为衣,采用现代技术制成 。微丸直径小于2.5毫米,体积小,应用剂量小,服用方便,吸收平稳 。微丸适宜于刺激性药物,贵重或细料药材多制备成微丸 。
丸者缓也:丸剂在服用后需要一定时间才能溶化散开,逐渐被人体吸收,因此丸剂产生疗效较慢,药效也较持久,可以减少部分药材的不良气味,是目前中成药最常用的剂型 。但丸剂尚存在一定的缺点,服用剂量大,而且不便服用,尤其儿童服用更加困难;此外丸剂目前有效成分的质量标准还难以确定 。
2.散剂
散剂是一种或多种药材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分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是我国古代剂型之一 。散剂治疗范围广,服用后分散快,奏效迅速,且具有制作方便、携带方便、节省药材等优点 。有效成分不溶或难溶于水,或不耐高温,或剧毒不易掌握用量,或者贵重细料药物适宜于制成散剂 。
3.煎膏剂(膏滋)
煎膏剂是药材用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炼蜜或糖制成的半固体制剂,又称膏滋 。具有吸收快,浓度高,体积小,便于保存,可备较长时间服用的特点 。有滋补调理的作用,用于治疗慢性病和久病体虚者 。
4.片剂
片剂是药材细粉或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药材细粉压制而成的片状制剂,分浸膏片、半浸膏片和全粉片等,是常用的现代剂型之一 。片剂体积小,用量准确,易崩解生效快,且具有生产效率高、成本低、服用及储运方便的优点 。片剂适用于各种疾病 。
5.丹剂
丹剂是水银、硝石、雄黄等矿物药经过炼制、升华、融合等技术处理制成的无机化合物,如红升丹、白降丹等,为传统剂型 。大多含水银成分,常用以配制丸散供外用,具有消肿生肌、消炎解毒的作用 。部分丸剂、散剂、锭剂品种多以朱砂为衣,因气色赤习称丹,不属于经典丹剂范畴 。
6.颗粒剂(冲剂)
颗粒剂是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与药材细粉制成的颗粒状制剂,是在汤剂、散剂和糖浆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剂型 。有颗粒状和块状两种,分为可溶性、混悬性、泡腾性及含糖型、无糖型等不同类型 。颗粒剂体积小,重量轻,服用简单,口感好,作用迅速,多用于补益、止咳、清热等作用的药物 。
7.锭剂
锭剂是药材细粉与适量粘合剂如蜂蜜、糯米粉或利用药材本身的粘性制成规定形状的固体制剂 。可供内服或外用,内服作用与糊丸接近,外用多用水或醋磨汁后涂敷患处 。锭剂型大多作噙化之用 。
8.胶剂
胶剂是以动物的皮、骨、甲、角等用水煎取胶质,经浓缩凝固而成的固体内服制剂 。胶剂中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等营养成分,作为补益药,适用于老年人、久病未愈者或身体虚弱者,可单服,也可制成丸散或加入汤剂中使用 。至今胶剂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信誉,被广泛使用 。
9.硬胶囊剂
硬胶囊剂是将适量的药材提取物、药材提取物加药粉或辅料制成均匀的粉末或颗粒,填充于硬胶囊中而制成的剂型 。主要是口服 。硬胶囊外观整洁美观,易于吞服,可掩盖药物的不良嗅味,崩解快,吸收好 。适用于对光敏感、不稳定或遇湿、热不稳定的药物,或有特异气味的药物,或需要定时定位释放的药物 。儿童用药、对胃粘膜刺激性强的药物不宜制成胶囊剂 。
10.软胶囊剂
软胶囊剂是将油类或对明胶等囊材无溶解作用的液体药物或混悬液封闭于囊材内制成的剂型 。特点与硬胶囊相似 。硬胶囊和软胶囊经过适宜方法处理或用其他药用高分子材料加工,使囊壳不溶于胃液,但在肠液中崩解释放活性成分,为肠溶胶囊 。
11.糖浆剂
糖浆剂是含有药物、药材提取物和芳香物质的浓缩蔗糖水溶液 。它是在传统的汤剂、煎膏剂的基础上,吸取西药糖浆的优点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中成药剂型 。因含有糖,可以掩盖某些药物的不适气味,便于服用,适用于小儿及虚弱病人服用,尤多见于小儿用药,但不宜用于糖尿病患者 。
12.合剂
合剂是药材用水或其他溶剂,采用适宜方法提取,经浓缩制成的内服液体制剂 。单剂量包装的合剂又称口服液 。合剂既能保持汤剂的特点,又能避免汤剂临时煎煮的麻烦,便于携带、储存和服用 。口服液的浓度更高,常加入矫味剂,因此用量小,口感好,作用快,质量稳定,携带方便,易保存 。
13.酒剂
酒剂是药材用黄酒或白酒为溶媒浸提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 。又称药酒 。酒剂服用量少,吸收迅速,见效快,多用于治疗风寒湿痹及补虚养体、跌打损伤等 。
14.酊剂
酊剂是药物用规定浓度的乙醇浸出或溶解制成的澄清液体制剂,也可以用流浸膏稀释制成 。分内服和外用两种 。酊剂制备无需加热,成分较纯净,有效成分含量高,剂量准确,吸收迅速,适宜于制备含有挥发性成分或不耐热成分的制剂 。
15.露剂
露剂是含芳香挥发性成分的中药材经水蒸气蒸馏制得的饱和或近饱和的澄明水溶液制剂,是我国传统剂型之一 。又称药露 。临床多供内服,露剂能够保存药材固有的香味,便于服用和吸收,多具有解表清暑、清热解毒的功效 。
16.注射剂
注射剂是提取中药材的有效成分,经精制加工制备而成的可供注入人体内的灭菌溶液或乳状液,或可供临用前配制溶液的灭菌粉末或浓缩液制剂,为中成药现代新剂型 。又称针剂 。注射剂可用于皮下、肌肉、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剂量准确,起效迅速,不受消化液和食物的影响,生物利用度高,便于急救使用 。不宜在家庭中使用 。
17.气雾剂、喷雾剂
气雾剂是药物和抛射剂同装封于带有阀门的耐压容器中,使用时借助抛射剂的压力,定量或非定量地将内容物喷出的制剂 。不含抛射剂,借助手动泵的压力将内容物以雾状等形式喷出的制剂为喷雾剂 。又称气溶胶 。气雾剂给药剂量小,起效迅速,稳定性强,副作用小 。
不同剂型中成药的优点
汤剂:吸收快,易发挥效用,并能结合辨证施治,随证组方,能全面照顾各种病证的特殊性 。
丸剂:丸者,缓也 。多药力持久,服用方便,体积小,便于携带及贮存 。适用于病情稳定,尤其在疾病恢复阶段或需巩固疗效者(也有用于急救) 。但是不能随病情变化如汤剂般灵活加减 。
散剂:制作简便,便于服用及携带,但是内服吸收较汤剂为慢 。
膏剂: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膏剂可长期应用,滋补药多采用膏剂;外用膏剂,一般称为膏药,适用于外科疮疡肿疖或跌打损伤、风湿痹痛等疾病 。
丹剂:是指含汞、硫黄等矿物药,经过加热升华,使之变成剂量小、作用大的一种制剂 。但由于临床运用的习惯,对某些较贵重的药物或有特殊功效的药物制成的其他剂型,亦称为“丹”,遂使丹剂没有固定的剂型 。
酒剂:一般指用白酒或黄酒浸制药材所得的浸出液 。适用于补养体虚、风湿疼痛及跌打损伤等证 。
片剂:体积小,成本低,贮运方便 。
针剂:作用迅速,给药方便,药物不受消化液和食物的影响 。
在使用药物之前,要根据不同的药性和病情来决定选用不同的剂型 。一般地说,凡病起于骤急,欲取速效,多选用汤剂、针剂,中药注射剂在使用时应注意合理应用;慢性疾患,宜于缓治久服,多用丸剂或膏剂,但是有些丸剂如安宫牛黄丸等,也可以治疗急性病;散剂的功效,较汤剂徐缓,比丸剂迅速;风湿痹痛,多采用酒剂 。
【中药制剂 17种中药剂型你知道多少】总结:通过上述的文章对中药制剂和不同剂型中成药的优点等有关知识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对于中药制剂的17个类型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了吧 。虽然中药制剂很方便,但是大家也不要滥用,毕竟是药三分毒,在身体健康的情况下不要随便用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