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林乡:赶着肉牛趟出产业发展新路

本文转自:人民网-吉林频道
杨树林乡:赶着肉牛趟出产业发展新路】当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在农安县杨树林乡的佳旺肉牛养殖项目区内 , 阵阵机械轰鸣声开启了紧张忙碌的施工 , 存栏量2400头的肉牛养殖场正加快建设 。 迎着日光远处看去 , 一排排崭新的牛舍映入眼帘 , 膘肥体壮的肉牛即将成为这里的新住户……
杨树林乡:赶着肉牛趟出产业发展新路
文章图片
“目前养殖场主体已经完工 , 建成后将实现自动饮水、清粪、饲料搅拌的标准化养殖 。 ”佳旺牧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谭洪兵介绍 , “我们将在当地推广‘企业+养殖户’代养模式 , 投资大、技术要求高的环节由企业负责 , 擅长的养殖环节让农民来做 , 辐射带动肉牛养殖2000头以上 。 ”
牵住“牛鼻子” , 培育“牛产业” 。 年初以来 , 杨树林乡积极培育特色产业集群 , 在养殖、项目建设、金融支持、科技服务等方面稳步推进肉牛产业 , 以硬招实招持续提升规模化、连续化、标准化养殖能力 , 肉牛养殖数量、区域分布、养殖规模提速发展 , 全乡现有养殖户1177户 , 存栏量达到15253头 。
依托丰富的饲草资源和土地资源 , 杨树林乡把发展肉牛产业作为乡村振兴、富民增收的重点产业来抓 , 形成了高质量发展的新业态 。 杨树林乡相关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 , 全乡现有10户养殖户正在扩建 , 100余户养殖户准备扩大规模 , 年底前将实现全乡肉牛存栏量18100头的目标 。
杨树林乡:赶着肉牛趟出产业发展新路
文章图片
“农村富不富 , 关键看支部 。 ”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 , 杨树林乡鼓励村党支部引领肉牛产业发展 , 采取村党组织“自主养”、与企业签约“合作养”、外来人员“招商养”等多种养殖模式 , 带动更多农户加入到肉牛养殖这一富民产业 。
在农安县杨树林乡牛尾巴山村 , 金水肉牛合作社找到了快速发展肉牛产业的“金钥匙” 。 在党支部领办创办合作社的政策的扶持下 , 合作社从散养变成规模养殖 , 吸纳70多户养殖户加入 , 肉牛存栏量达到1000余头 , 并在市场与养殖户间建立起更加紧密的联系 。
“盘活资金、集中养殖、叠加效益……党组织将养殖户、土地、资金高效组织起来 。 ”牛尾巴山村党总支书记张金水说 , “以中小规模繁育为基础 , 推广技术服务 , 营造了村民参与肉牛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 。 ”以党建引领肉牛产业发展 , 杨树林乡每个村将扩建或新建1个百头规模养殖场(户) , 持续推动肉牛产业蓬勃发展 。
杨树林乡:赶着肉牛趟出产业发展新路
文章图片
随着吉林省“秸秆变肉”暨千万头肉牛建设工程、长春市三百万头肉牛产业建设工程的实施 , 杨树林乡在用足用好肉牛产业发展政策的基础上 , 宣传肉牛养殖政策和“活体抵押”“强牧贷”“肉牛贷”等贷款产品 , 并及时协调解决养殖户、养殖场存在的实际困难 , 引导无牛户参与肉牛养殖 , 有牛户和养殖场扩大养殖规模 , 突破肉牛产业发展瓶颈 。
“咱家的养殖规模奔着200头去了!”通过申请活体抵押 , 杨树林乡杨家洼子村肉牛养殖大户田国林 , 拿到了180万元的贷款 , 养殖场的资金难题解决了 , 也尝到了金融助力的甜头 , “现在乡里有专人对金融保险工作进行定期联络和调度 , 办理速度特别快 , 资金一下就周转开了 。 ”
加大肉牛产业基础设施建设 , 全面激发肉牛产业发展活力 。 杨树林乡还将深挖可利用的土地资源 , 为社会资本和养殖户合理分配地块 , 修整各村主干路、铺设涵管 , 完善基础配套设施 , 全力推进“小规模大群体”的集群式发展 。 (来源:长春政事儿采访人员梁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