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焖制全村饭香 长安古村会“咥蒸饭”

本文转自:华商网
?一夜焖制全村饭香 长安古村会“咥蒸饭”
文章图片
农历十月十一 , 西安市长安区沣河两岸会举行“古村会” , 家家户户吃蒸饭 。
11月3日一大早 , 在西安市长安区滦镇街道西留堡 , 村民们一大早7点多就开始洗米、泡米、泡豆子、荷叶 。 早饭过后 , 高师傅在家门口架炉上甑 , 则开始糁米 , 捡豆 。 “泡好的江米、粳米拌好 , 豇豆和小豆煮7成熟 , 豆米拌好后装进蛇皮袋 , 控水晾干 。 7个甑里同时烧上水 , 等水烧开 , 豆米干湿度也就差不多了 , 放上箅子 , 再铺上荷叶把泡好的豆米到在上面 , 用筷子预留几个出气孔 , 盖上锅盖蒸 。 ”高师傅说 , 另起锅熬制有大料水 , 这是蒸饭的“秘方” , 用八角、花椒、生姜、葱、香果、香叶、干辣椒、棒骨等十几种原料 。
同时 , 还要炼大油 。 “一甑能蒸110斤饭 , 100斤米要用10斤大油和1斤清油盘饭 。 ”高师傅说 , 煮大料水和炼油都是为盘饭准备 , 大油焖出来的米口感更绵 , 清油能让饭看起来更有光泽 。
中午12时许 , 高师傅家混合好的十几袋豆米整齐码放了一排备用 。
杨师傅家的进度明显比高师傅家要快一拍 , 杨师傅家有3个甑 , 粉红色的豆米饭出锅 , 豆子、稻米、荷叶的香气混合在一起 , 提前备好了一大盆肉臊子 , 准备进行下一步“盘饭” 。 “这只是第一遍蒸 , 出锅后要盛在箱子里打散 , 等泼油、倒大料水之后就不能再搅拌了 。 ”
?一夜焖制全村饭香 长安古村会“咥蒸饭”
文章图片
杨师傅和老伴分工合作 , 一人盛饭 , 一人捣散 , 300斤豆米饭装了两大箱 , 盖上荷叶保温 。 一桶菜籽油上锅烧热 , 一盆盆舀出 , 迅速泼在豆米饭上 , 最上面一层饭瞬间烫成了锅巴 , 香气扑鼻而来 。 一锅肉臊子油汤烧到沸腾 , 均匀浇到清油泼过的饭上 。 同时 , 大料水也烧好了 , 调料捞出 , 大料水倒进饭里 。 “有些人家盘饭基本都到晚饭后 , 我这下午2点前饭就盘好了 。 第二次上锅蒸 , 到晚上12点就能吃了 。 ”
“一家盘饭 , 多家观看 。 ”人们相互交流饭的颜色、软硬 。 前一天晚上蒸好饭 , 到第二天晚都是热乎的 。 西留堡村古村会也叫蒸饭会 , 每年农历十月十一 , 邀请亲朋好友共同品尝蒸饭 。
村民介绍 , 西留堡村以前盛产水稻 , 沣河两岸村民为了庆祝水稻丰收 , 就有了做蒸饭的习俗 。 蒸饭会已有上百年历史 , 最初起源于农忙前后 , 广泛流行于长安沣河和高冠河周边地区70多个自然村 。
古村会当天 , 亲朋好友来家 , 主人招呼以豆腐、大肉、白菜、粉条等熬一锅烩菜 , 或准备三五个两热菜 , 与蒸饭同食 , 配上自家酿制的黄酒 , 一起拉家常 , 饭后还会再给亲朋好友用荷叶包一些蒸饭带回 , “这些村民家做好的蒸饭 , 给乡党卖6元一斤 , 还要订购 , 不然想买都买不上 。 ”村民刘女士说 , 此外 , 对于女儿第一年出嫁的家庭 , 十月会期间 , 娘家还要给女儿送花糕 。 农村之间以亲戚关系为纽带 , 农历十月农忙结束 , 通过西留堡村蒸饭古会 , 人与人之间也拉近了亲情 。
华商报采访人员佘欣/文赵彬/图
?一夜焖制全村饭香 长安古村会“咥蒸饭”
文章图片
?一夜焖制全村饭香 长安古村会“咥蒸饭”】来源:华商网-华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