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吃蒜简史:从入药驱邪到“社交炸弹”( 二 )


实际上 , 12—14世纪 , 这种绿色清酱是整个欧洲上流社会流行的酱料 , 并传播到奥斯曼土耳其统治的地区 。 意大利人爱吃大蒜也引起过非议 , 尤其是注重礼仪的英国贵族们 。
1818年雪莱(Shelley)曾在那不勒斯感叹“世上有两个意大利……一个是人类所能设想的最崇高、最引人思慕的;另一个则是最堕落、最令人厌恶和令人作呕的 。 了解这一点的话 , 你会如何作想:有地位的年轻女性竟然吃——你猜怎么着——大蒜!”
03
爱吃蒜的中国人
大蒜既然产于中亚 , 传入临近的新疆地区的时间应该非常早 , 传播到中原地区至少可以追溯到东汉 。
崔实所著《东观汉记》中说 , 东汉章帝(76—88年)时李恂由西北调到山东任兖州刺史 , 带了一些“胡蒜”种在官府后园 , 收获以后分赠给下属 , 估计那以后大蒜就在山东传开了 。 因其出身“胡地” , 故称“胡蒜” 。
大蒜刚传入中国时也作为药物使用 , 如唐代的《本草拾遗》声称大蒜可以治疗水恶瘴气、风湿、烂癣痹等疾病 。
人类吃蒜简史:从入药驱邪到“社交炸弹”
文章图片
图源:pexls
在形体上 , “胡蒜”与当时中国黄河流域已有栽培的单瓣大蒜“卵蒜”有大小之别 , 故“胡蒜”也称为“大蒜” , “卵蒜”也就相对地被称为“小蒜” 。 这种小个头的“卵蒜”可能起源于云南省 , 据《礼记》《尔雅》《古今注》《说文》等古文献记载 , 周代中原已种植“卵蒜” 。
因比小蒜的产量高、蒜头大、味道烈 , 大蒜逐渐传播到全国各地种植 , 但“卵蒜”也依旧继续有人栽培 。 东汉的《四民月令》中就有关于在什么节气适合播种、收获小蒜、大蒜的记载 。 千余年后 , 山东人王祯写的《农书》说仍然有农家种小蒜 。
值得关注的是 , 南宋时期 , 苏州人范成大在四川为官时 , 见到“巴蜀人好食生蒜 , 臭不可近” , 于是他写了一首诗《巴蜀人好食生蒜 , 臭不可近 。 顷在峤南 , 其人好食槟榔合蛎灰 。 扶留藤 , 一名蒌藤 , 食之辄昏然 , 已而醒快 。 三物合和 , 唾如脓血可厌 。 今来蜀道 , 又为食蒜者所薰 , 戏题》 , 觉得巴蜀人吃胡蒜和岭南人吃槟榔都是怪异口味 , 还是自己家乡的莼菜好吃:
旅食谙殊俗 , 堆盘骇异闻 。
南餐灰荐蛎 , 巴馔菜先荤 ,
幸脱蒌藤醉 , 还遭胡蒜熏 。
丝莼乡味好 , 归梦水连云 。
四川人爱吃大蒜、花椒、辣椒 , 以前传统的解释是为了对抗那里的湿气 。 但现在看可能和经济、文化因素相关性更大 , 比如因为食材不易保存 , 需要用香料掩盖变质、粗粝食材的味道等;也可能是下层人民缺少可口的肉、菜和调料 , 只能大量使用几种便宜的重口味材料加工单调的食材;另外 , 从生理上来说 , 辛辣食物对人的神经刺激强度更大 , 让人在进食时更加兴奋 , 吃得更多 , 有助于形成更亲密的聚餐氛围 。 或许是这几个因素一起发挥了作用 , 让大蒜在西南、西北地区成了主要的调料 。
中国是世界上大蒜栽培面积最大和产量最多的国家 , 也是最爱吃大蒜的国度 。 其他地区如亚洲人、北非人和南欧人也多是大蒜爱好者 , 不仅仅用大蒜粉、大蒜粒调味 , 有时还直接把大蒜烤、煮、炒了吃 。
人类吃蒜简史:从入药驱邪到“社交炸弹”
文章图片
文源:《中国味道:香料与调料的博物学》
作者:周文翰
THEEND
人类吃蒜简史:从入药驱邪到“社交炸弹”
文章图片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亦可购买

文化名人纪念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