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皮防科普丨选择合适的方法,为你排“疣”解难

二氧化碳|皮防科普丨选择合适的方法,为你排“疣”解难

文章图片

二氧化碳|皮防科普丨选择合适的方法,为你排“疣”解难

文章图片

二氧化碳|皮防科普丨选择合适的方法,为你排“疣”解难

文章图片


皮肤到底有多难?除了长粉刺、痣、斑点 , 有时候还会冒出一些米粒大小的“肉疙瘩” , 也就是「疣」 。
其实 , 疣本身并不可怕 , 重要的是区分它长在哪个部位 , 才能判断风险性和传染性 。
身体为什么会长疣?
生活中 , 不少人一听到“疣”字 , 就自动将其与传染病挂钩 。 它确实带有传染性 , 但并非一碰就感染 。
作为一种皮肤表面的良性赘生物 , 疣是怎样“冒”出来的呢?

           \r              \r                              \r            \r            皮肤黏膜皮损后 , 人乳头瘤病毒(HPV)进入皮肤上皮细胞;
随后病毒在其中复制、增殖 , 导致上皮细胞异常分化和增生 , 形成疣 。 比如寻常疣、扁平疣、跖疣 。
感染疣 , 通常要具备两个条件:
皮肤有破损;
免疫力低下 。
当皮肤破损时 , 病毒就有了可乘之机 。 如果自身免疫力能杀灭病毒 , 感染者就不会被传染;如果免疫力不足以与病毒抗衡 , 病毒便可在皮肤上作乱 , 长出疣体 。

           \r              \r                              \r            \r            因此 , 暴露部位的皮肤接触病毒几率更大 , 是疣的高发部位 。
5类疣各有发病特征
正因为疣的发病和HPV病毒感染的部位有关 , 因此危险性及治疗方式也要“对症”观察 。
01
寻常疣:易受伤部位
俗称“刺瘊”或“瘊” , 常与1、2、4、7型HPV感染有关 。
偏爱位置:易受外伤的部位 , 比如手指、肘部、膝盖和面部 , 可扩散至身体任何部位 。
特征:疣体是灰褐色、棕色或皮色丘疹 , 表面粗糙 , 可单个出现 , 也可因刮擦导致疣的“自身接种” , 呈线状排列 。
02
【二氧化碳|皮防科普丨选择合适的方法,为你排“疣”解难】丝状疣:头颈部最常见

           \r              \r                              \r            \r            偏爱位置:眼睑、口周及颈部 。
特征:疣体呈丝状或细长状结构 , 根部狭窄 , 表面为指状的突起 。
03
跖疣:足部体积大的会产生痛感
偏爱位置:足底
特征:皮损最初是细小发亮的丘疹 , 慢慢长成黄豆大小或更大 , 有类似蚁丘的中心凹陷 , 表现为单发或多发“马赛克”样皮损 , 体积较大或较深的跖疣可在行走时因压力产生疼痛 。
04
扁平疣:好发于面部

           \r              \r                              \r            \r            偏爱位置:最常发生在手背、手臂和面部 , 儿童和青少年是高发人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