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王“盗圣”温韬,借助管理长安的时机,盗了18座唐代帝王陵墓

《不良人》中那个拿着风水罗盘 , 帮李星云找“龙泉宝藏”的盗墓贼 , 他在历史上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号:盗圣温韬 。
温韬在长安担任行政长官时 , 借着职务之变 , 他在唐代帝王陵寝昭陵中盗了18座陵墓 。
《新五代史·温韬传》:“韬在镇七年 , 唐诸陵在其境内者 , 悉发掘之 , 取其所藏金宝 。 ”
盗墓王“盗圣”温韬,借助管理长安的时机,盗了18座唐代帝王陵墓
文章图片
盗墓王“盗圣”温韬,借助管理长安的时机,盗了18座唐代帝王陵墓】温韬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 他为何致力于挖掘唐代帝王陵?
如此行事 , 温韬的结局又是怎样的呢?
1、温韬其人
温韬年轻的时候 , 以盗窃作为自己的生计 。
自黄巢起义以来 , 唐王朝陷入了战争的泥潭之中 , 后来朱温灭唐建立后梁 , 更是将历史推向了军阀混战的五代时期 。
温韬在这乱世中 , 投靠的第一股势力是岐王李茂贞 。
温韬冒名李彦韬 , 加入李茂贞的阵营后 , 李茂贞封温韬做了华原镇将 。
《新五代史·温韬列传》:温韬 , 京兆华原人也 。 少为盗 , 后事李茂贞 , 为华原镇将 , 冒姓李 , 名彦韬 。
可这位盗圣 , 见风使舵的能力很有一手 , 朱温派兵来打李茂贞时 , 他直接带着封地投靠了朱温 , 后来朱温失利 , 他又重新归顺了李茂贞……
再后来 , 末帝时 , 韬复叛茂贞降梁……
也就是在这第二次背叛李茂贞的时候 , 他重新把名字从李彦韬改回了温韬的本名 。
盗墓王“盗圣”温韬,借助管理长安的时机,盗了18座唐代帝王陵墓
文章图片
由此可知 , 温韬此人 , 为人聪明 , 却喜欢不劳而获 , 面对危难时 , 温韬的还是个极不忠诚的人 。
2、温韬盗掘唐代帝王陵 , 为何以唐朝正统延续者的后唐庄宗还能宽恕他
温韬二叛李茂贞投靠后梁 , 期间 , 他被命令为耀州、崇州、裕州等地节度使 , 辖镇关中地区 。
手中有兵、有权 , 附近还有唐代帝王陵 , 后梁又是以反唐起家 , 也就是这得天独厚的条件滋生了温韬的贪欲 。
温韬重操旧业 , 干起了强盗的活计 , 只是这一次 , 他不再是小打小闹 , 而是带着数万军队 , 公然挖掘起了关中唐代帝王陵 。
《资治通鉴》:“华原贼帅温韬聚众 , 唐帝诸陵发之殆遍 。 ”
温韬在盗掘唐代帝王陵后 , 还将所盗财物编成书 , 公之于众 , 好让所有人都知道自己做了什么事 。
盗墓王“盗圣”温韬,借助管理长安的时机,盗了18座唐代帝王陵墓
文章图片
后来 , 后梁被李存勖所灭后 , 温韬害怕自己被李存勖清洗算账 , 毕竟李存勖自诩为唐朝后人 , 自己这行为等于挖人家祖坟了 。
于是 , 温韬拿出自己所盗的财物 , 贿赂李存勖宠臣伶人景进和妻子刘皇后 , 让他们帮自己在李存勖耳边说好话 。
一边是宠臣 , 一边是爱妻 , 李存勖竟然不顾大臣的反应 , 宽恕了温韬的罪行 , 还为他赐姓名:李绍冲 。
《新五代史·温韬列传》:庄宗灭梁 , 韬自许来朝 , 因伶人景进纳赂刘皇后 , 皇后为言之 , 庄宗待韬甚厚 , 赐姓名曰李绍冲 。
宰相郭崇韬对李存勖讲:“此劫陵贼尔 , 罪不可赦!”
结果 , 庄宗李存勖却说:“已宥之矣 , 不可失信 。 ”(已经答应宽恕他了 , 不能言而无信 。 )
盗墓王“盗圣”温韬,借助管理长安的时机,盗了18座唐代帝王陵墓
文章图片
3、李嗣源为何要杀温韬
李存勖宽恕了温韬 , 却不代表温韬就真的会安分下来 , 李嗣源继位后 , 温韬牵扯进段凝结党事件 , 他和段凝同被关进监狱 , 后又贬回故里 , 于第二年 , 【流于德州 , 赐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