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传“逆转”糖尿病的国产神药,到底是什么来头?

关注“弘爱讲糖” , 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最近一段时间 , 很多糖尿病病友都在朋友圈、视频号、抖音等平台刷到了一款国产糖尿病新药 , 视频中的博主介绍到这是一款有望逆转糖尿病的药物 , 而且是由我们中国人独立研发的 , 实打实的国货之光 。 所以近期有很多糖友甚至医疗同行都转发这类视频和截图向我求证 , 今天小编就一起跟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多格列艾汀(华堂宁)这款新药的前世今生 。
2022年10月8日 , 全球首个葡萄糖激酶激活剂(GKA)类药物多格列艾汀片(dorzagliatintablets , 商品名:华堂宁) , 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上市 。 多格列艾汀片获批两个适应症 , 即单独用药治疗未经药物治疗的T2DM;或者在单独使用二甲双胍血糖控制不佳时 , 与二甲双胍联合使用 , 配合饮食和运动治疗T2DM 。 多格列艾汀片是全新作用机制的口服抗糖尿病药物 , 该药物旨在通过修复受损的葡萄糖传感器——葡萄糖激酶(GK)功能 , 重塑机体血糖稳态达到治疗目的 。
网传“逆转”糖尿病的国产神药,到底是什么来头?
文章图片
多格列艾汀片(华堂宁)图|华领医药官网
要搞清楚多格列艾汀这个药物是如何起作用的 , 首先得先得明白GK的功能 。 我们都知道 , 葡萄糖是维持人体代谢一个非常重要的能量物质 , 但是葡萄糖在血液循环中是无法起作用的 , 高浓度的葡萄糖反而会对血管造成损伤 , 葡萄糖只有进入细胞内被充分利用后才能产生能量 , 而GK正是葡萄糖代谢第一步反应的关键催化剂 。
网传“逆转”糖尿病的国产神药,到底是什么来头?
文章图片
葡萄糖激酶的作用机制图|网络
当体内的葡萄糖浓度升高时 , 肝脏细胞的GK从细胞核到胞浆中与葡萄糖结合 , 对葡萄糖进行磷酸化 , 促进糖原合成和糖酵解;另一方面 , 胰岛细胞的GK与葡萄糖结合 , 感知葡萄糖水平 , 并通过糖代谢转化为ATP的形式 , 来控制胰岛素的分泌和释放 。
除此之外 , 在肠道中 , GK主要分布于L细胞 , 在进食碳水化合物之后 , 葡萄糖浓度升高 , 肠道L细胞GK被激活 , 启动分泌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 。 GLP-1与胰岛β细胞膜上的受体结合后 , 促进胰岛素合成和释放 。
相反 , 当血糖降低至4mmol/L以下时 , GK活性迅速下降 , 启动胰岛α细胞的胰高糖素释放机制 , 胰高糖素作用于肝细胞的受体 , 启动肝糖原分解和糖异生机制 , 为机体输送葡萄糖 , 维持血糖稳态 。
网传“逆转”糖尿病的国产神药,到底是什么来头?
文章图片
不同葡萄糖浓度条件下GK结构的演变图|网络
以上这一大段没看懂?没关系 , 大家家里都有空调吧 , 我们可以把GK看作是空调的温度传感器 。 我们设定一个目标温度(25℃)后 , 当传感器监测到房间温度高于25℃ , 就会开启制冷模式 , 直至温度达标;反之 , 如果温度低于25℃ , 则相应地开启制暖模式 。 所以温度传感器是空调能否正常工作的前提 , 如果传感器出了问题 , 感应不到正确的温度 , 那无论压缩机如何努力工作 , 都无法给我们创造一个舒适的温度 。
过去的研究显示 , 2型糖尿病(T2DM)患者普遍存在GK损伤 。 在T2DM患者胰岛b细胞与肝细胞中 , GK基因表达量均比正常人群下降约40% , 肝脏GK活性下降约50% 。 [1]T2DM患者出现胰岛素分泌延迟、餐后高血压和餐前低血糖交替出现、日间血糖波动较大等现象 , 有一部分原因就是GK对血糖的变化无法做出及时的反应导致的 。
新药多格列艾汀作为葡萄糖激酶激活剂(GKA) , 是一类与葡萄糖激酶上的变构位点结合的小分子 , 旨在恢复T2DM患者的葡萄糖激酶功能 , 修复胰岛、肝脏等细胞对血糖的反馈 , 从而改善患者血糖的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