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疾控中心最新提醒( 二 )



(二)保持教室、宿舍、食堂等公共场所的空气流通 , 加强日常开窗通风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三)做好环境清洁卫生工作 , 开展日常消毒 , 设置充足的洗手设施和洗手液或香皂等卫生用品 , 主动引导学生课间活动后增加洗手频次 。

(四)出现疑似或临床诊断的呼吸道传染病病例的班级应加强症状监测、病例管理、消毒、通风等措施 。

(五)出现集中发热疫情的学校 , 倡导病例所在班级学生疫情期间佩戴口罩 。

(六)学校做好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健康教育工作 , 考虑进入冬季后可能出现流感、新冠等其它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 , 健康教育内容应注重多病共防 。

学生

(一)学生出现身体不适时应立即报告老师和家长 , 避免带病上课 。

(二)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遮掩口鼻注意手卫生 , 尽量避免用不清洁手触摸口眼鼻 。

(三)均衡膳食 , 规律作息 , 适度运动 , 增强体质和免疫力 。 室外活动及时添加衣服 , 避免因着凉增加感染机会 。

(四)在疾病高发季节应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 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 进入人员密集场所时佩戴口罩 。

(五)有呼吸道症状时减少外出 , 外出时佩戴口罩 。

家长

(一)关注孩子精神状态和健康状况 , 孩子出现发热、咳嗽等身体不适时 , 应及时就医、居家休息 , 不带病上学 。

(二)保持居室环境清洁 , 做好通风 , 每日2-3次 , 每次至少30分钟 ,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

(三)家长帮助孩子均衡膳食 , 多饮水 , 规律作息 , 适度运动 , 帮助和带动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和生活习惯 。

(四)孩子出现呼吸道症状后 ,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 , 如果孩子出现持续发热、剧烈咳嗽、病情反复 , 要及时就医 。 家人照顾患者、陪同就医时 , 也要戴好口罩 , 做好自我防护 。 孩子确诊后应遵医嘱治疗 , 居家休息避免反复就诊 。

二、医院

(一)医疗机构在增加诊疗服务能力的同时 , 应同步重视院感防控工作 , 避免患者聚集导致的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院内感染 。

(二)通过优化和严格执行就诊流程 , 杜绝普通门诊、急诊患者和发热门诊患者交叉感染 。

(三)加强门急诊、病房等公共区域通风换气 , 配齐消毒防护用品 。

(四)安排有专业能力和经验的医务人员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制度 。

(五)开展分时预约就诊 , 控制门诊等公共区域就诊人员密度 , 引导就诊人员和陪同人员戴口罩 。

(六)对于病情稳定患者 , 采用分级诊疗措施或主动引导其在社区医院完成后续治疗 , 缓解医疗机构接诊压力 。

三、养老机构

(一)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和整治 , 对生活区、活动区、食堂、厕所等重点区域进行全面、彻底清扫 。 对房间、食堂等人员集中的场所应进行不定期空气消毒 , 并经常开窗保持场所内空气流通 , 以保证室内“微小气候”符合卫生要求 。

(二)对入住老人及工作人员开展传染病防治知识专题讲座 , 健康教育内容应注重多病共防 。 增强入住老人和工作人员的卫生防病意识 ,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

(三)严格落实疑似病例或临床诊断病例的登记管理制度 。 发现老人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时 , 应及时就医诊治 , 避免参加集体活动和进入公共场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