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世界卒中日|湖南省卫健委健教中心:脑卒中的急救与护理


(通讯员:赵贇)脑卒中(俗称中风 , 包括脑梗死和脑出血)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病 , 具有高发病高致残、高复发和死亡率高的特点 。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 , 全世界每六个人中就有一人可能罹患卒中 , 每六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卒中 , 每六秒钟就有一人因为卒中而永久致残 。 对于脑卒中忠者 , 及时的急救和细致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 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脑损伤并提高患者的康复率 。 为此 , 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健康教育宣传中心针对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措施和护理要点进行一一解答 。
脑卒中的急救措施有哪些?
?。 ?判断脑卒中的类型 。 脑卒中分为出血性和缺血性两种类型 , 判断脑卒中的类型对于后续的急救措施非常重要 。 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常常出现剧烈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 , 而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则表现为突然出现的一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症状 , 完成头部CT可辅以鉴别 。
2.紧急呼叫急救电话 。 一旦怀疑患者可能患有脑卒中 , 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 通知医护人员前来救治在通话过程中 , 应详细描述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 并告知患者所在的具体位置 , 以使医护人员能够快速到达现场 。
2.保持患者的平卧和安静 。 如果出现呕吐症状时 , 使患者头偏向一侧 , 及时的清除口鼻的分泌物 , 保持呼吸道的通畅 。
3.检查有无外伤 。 脑卒中时如果病人突然摔倒在地 , 要立即检查病人有无生命体征 , 如果病人只是出现了昏迷 , 在呼救的同时要及时检查病人只是出现了昏迷 , 在呼救的同时要及时检查病人有无外伤 , 有外伤时可以给予止血包扎 。
4.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 在等待急救人员到来的过程中 , 应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 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 。 这些指标对于判断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和及时调整急救措施非常重要 。 特别要注意出现中风患者时要慎重地搬运 , 不能轻易的搬动患者 , 在移动患者的时候 , 尽量使患者在担架上水平的移动 , 而不能背起患者进行走动 。
5.尽快送医 。 医生到达现场之后 , 在进行必要的处理之后要迅速将病人送往医院 , 经过各种检查后 , 再由医生决定治疗方案 。
脑卒中如何进行日常护理?
1.翻身护理 。 脑卒中的患者由于偏瘫 , 活动功能受限 , 长期的卧床很容易引起褥疮、坠积性肺炎 。 家人在护理时应每2小时左右为其翻身一次 , 翻身时如发现皮肤压红 , 应用50%红花酒精为其按摩局部 , 同时要增加翻身次数 。
2.保持皮肤清洁 。 由于失去生活自理能力 , 脑卒中的患者很容易出现大小便失禁的现象 。 在护理时要保持其皮肤的干燥与清洁 , 定期为其擦身、擦背 。 日常也要保持其衣物、被褥的干燥与清洁 。
3.功能锻炼 。 脑卒中病情稳定之后应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 平时应尽量多使用患肢 , 有必要时可以为其做被动运动 , 活动全身的各个关节 。 在做功能锻炼时 , 动作要轻柔 , 不能过于用力 , 以免引起疼痛 , 对身体组织造成损伤 。
4.站立和行走 。 对于可以下床行走的患者 , 可以鼓励其尽早下床活动 , 这对于病情有很大帮助 。 刚开始时可以练习站立 , 也可以使用助行器辅助行走 , 每次行走10~20分钟即可 。 在练习时要穿着合适的鞋子 , 以免跌倒 。 同时在饮食上要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 预防便秘 , 改善营养状况 , 也有助于预防褥疮的发生 。
5.心理护理 。 脑卒中由于活动受限、生活自理能力不足 , 很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情绪 。 家人在护理时 , 也要重视与其进行交流与沟通 , 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 , 对他们多鼓励 , 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