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发!吉林疾控重要提醒!


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健康提示
秋冬季气温变化大 , 空气干燥 , 人群室内活动较多 , 人体免疫力下降 , 这个季节是呼吸道传染病的高发季节 , 预防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非常重要 。 吉林省疾控中心温馨提示:注意肺炎支原体肺炎、百日咳、新冠病毒感染、流行性感冒等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 。
一、肺炎支原体肺炎
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急性肺部感染性疾病 , 是我国5岁及以上儿童最主要的社区获得性肺炎 。 肺炎支原体肺炎广泛存在于全球范围内 , 约3~7年会发生一次地区性流行 。
流行特征
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主要的传染源 , 潜伏期1~3周 , 潜伏期内至症状缓解数周均有传染性 。 肺炎支原体主要通过飞沫传播 , 在咳嗽、打喷嚏、流鼻涕时的分泌物中均可携带病原体 。 人群对肺炎支原体普遍易感 , 但好发于5岁以上儿童和青少年 。
二、百日咳
百日咳是由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 临床上以阵发性咳嗽、痉挛性咳嗽、咳嗽2周或2周以上 , 以及咳嗽终止时伴有鸡鸣样的吸气吼声为特征 。 病程较长 , 如未经治疗 , 咳嗽症状可持续2~3个月 , 故名“百日咳” 。
流行特征
患者是唯一的传染源 , 非典型或轻型患者在本病的流行中起着更重要的作用 。 百日咳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 , 可在成人、青少年、婴幼儿之间互相传播 , 家庭内以成年人传播给婴幼儿多见 。 人群对百日咳普遍易感 , 全年均可发病 , 病愈后免疫力不持久 。 由于百日咳发病率较低 , 人接触百日咳鲍特菌机会少 , 免疫力不强 , 因此均可再次感染 。
三、新冠病毒感染
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是2019年年底新发现的一种冠状病毒 。 目前 , 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已成为全球的优势流行株 , 与原始毒株或其他毒株相比 , 感染的平均潜伏期缩短 , 多为2~4天 , 传播能力更强 , 传播速度更快 , 具有更强的免疫逃逸能力 , 但毒力(导致严重疾病和死亡的能力)减弱 。
流行特征
传染源主要是新冠病毒感染者 。 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 , 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 , 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后也可能造成感染 。 人群普遍易感 。
四、流行性感冒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 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 也可以通过接触传播 。 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4天 , 平均为2天 , 临床表现一般为突发高热 , 咳嗽、咽痛 , 可伴寒颤 , 部分感染者可出现肺炎、心肌炎、中耳炎等并发症 , 可进展为重症甚至死亡 。
流行特征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 。 以呼吸道飞沫传播为主 , 其次也可经口腔、鼻腔黏膜等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 , 比如手触碰被病毒污染的物品 , 又接触口鼻也可引起感染 。 人群普遍易感 。 重症流感主要发生在老年人、年幼儿童、孕产妇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等高危人群 , 亦可发生在一般人群 。
呼吸道传染病预防措施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是预防秋冬季呼吸道传染病传染病的关键 , 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开窗通风 , 加强空气流通 , 是有效预防呼吸道传染病的重要手段 。 因此 , 居家每天都应适当开窗通风 。
2.养成科学佩戴口罩的良好习惯 , 到车站、医院、商场、影院等人口密集且密闭的场所 , 建议要戴好口罩 。
3.注意手卫生 , 勤洗手 , 用肥皂和清水搓洗20秒以上 , 条件不允许时可备免洗洗手液清洁双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