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传奇人物,历经四朝十帝,关键都做到权臣的地步,官场不倒翁

这位传奇人物,历经四朝十帝,关键都做到权臣的地步,官场不倒翁】唐末到北宋建立之前 , 在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 , 中国历史的政权发生了多次易变 , 有的王朝可能仅仅只是匆匆过场 , 有过刹那辉煌之后就消寂于历史之中 , 王朝之间的仓促变化 , 使得这一段时期的历史时代特征充满了动荡 , 也进而促使我国的人口与经济发生了极大的转移 。
这位传奇人物,历经四朝十帝,关键都做到权臣的地步,官场不倒翁
文章图片
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大致可以分为北方的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和以南方朝代为主的吴、南唐、吴越、前蜀、后蜀、闽、粤、南汉、南平、北汉十国 。 这几个朝代之间时有战争 , 上演了一段丰富的王朝变化史 。 自朱温灭唐的907年算起 , 到北宋正式灭亡十国的北汉政权979年终结 , 差不多70多年的时间里 , 王朝的兴衰可见 , 即使是五代里面存在时间最长的后梁 , 也只是存在了十几年的时间 。
这位传奇人物,历经四朝十帝,关键都做到权臣的地步,官场不倒翁
文章图片
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一位人物可谓是五代十国的传奇人物 , 号称“官场不倒翁” , 即使自己的追随的君主灭国后 , 还能再到一个王朝为自己谋得宰相的职位 , 能力实在是突出 。 当然要说他有什么巨大贡献的话 , 抱歉 , 在政治还真的没有 , 但是人家却主持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由官府进行的刻书活动 , 当然这也算是他屈指可数的贡献里的杰出一项 。
这位传奇人物,历经四朝十帝,关键都做到权臣的地步,官场不倒翁
文章图片
冯道(882~954) , 中国大规模官刻儒家经籍的创始人 。 字可道 , 自号长乐老 。 汉族 , 五代瀛州景城(今河北交河东北)人 。 历仕后唐、后晋(契丹)、后汉、后周四朝十君 , 拜相二十余年 , 人称官场“不倒翁” 。 当然我们也不是说冯道当真就真的没有什么才能 , 其实冯道初在后唐出仕的时候 , 就让契丹有所素闻 , 并且有意将他掳掠走 。 在契丹扶持建立下的后晋王朝 , 也就终于获得了这位心仪的贤臣 , 拜他为宰相 。
这位传奇人物,历经四朝十帝,关键都做到权臣的地步,官场不倒翁
文章图片
当然 , 冯道能够辗转多个王朝并不是靠着自己的才能 。 毕竟他当初也亲口说过自己是个“无才无德、愚蠢迟钝的老头” 。 其实是冯道能够拍得一手好的马屁 , 在哪个朝代都能够吃的开 , 确实能够看出他处事的圆滑 , 即使到了后周时期 , 冯道已经到了古稀之年 , 却还是能够被拜为权臣 , 可见他在整个官场之上积累的经验之厚实 , 能够让他始终被皇帝所信任 。
这位传奇人物,历经四朝十帝,关键都做到权臣的地步,官场不倒翁
文章图片
康熙帝称他:“自后晋至周 , 皆以簒得国 。 冯道历臣其比肩 , 事主之人其俯仰愧怍不识 , 当何若矣?乃犹著长乐老叙以自述 , 其荣遇当时 , 反以徳量称之 。 ”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曾说道:这五十四年不是大政治家建功立业的际会 , 甚至也不是忠臣烈士青史留名的机缘 , 所以在这非常时期 , 产生了一个冯道 , 他替一般人民请命 , 保存了传统统一政府行政的逻辑 。 一般的作史者 , 对付这样一位“视丧君亡国亦未尝以屑意”的“无才无德痴顽老子” , 又不能随便褒贬 , 也只好把他当作一位例外的人物看待 , 让他去自命为“长乐老”了 。
这位传奇人物,历经四朝十帝,关键都做到权臣的地步,官场不倒翁
文章图片
可见冯道的处事行为其实是有着一种大愚 , 在这乱世之中 , 这何尝不是一种智慧 , 只是处在当时的人们 , 却很少有人能够理解他 , 这样一位人物也许真的是时代促成的产物 。 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