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坡区|揭秘流调:如何还原“感染者”行踪轨迹最后一块“拼图”( 二 )


心理疏导
“让流调对象把你当朋友敞开心扉 , 是流调人员的技能之一 。 ”邓春燕告诉采访人员 , 为了确保流调轨迹图线索明晰 , 链条清晰 , 流调工作通常是从提问开始的 。

九龙坡区|揭秘流调:如何还原“感染者”行踪轨迹最后一块“拼图”
文章图片

↑11月5日凌晨2点 , 流调人员正在一条一条地核对密切接触者信息 。 陈林 摄
流调对象的近14天的行踪轨迹都要从事无巨细琐碎的回答中仔细查找 , 捕捉瞬间的信息 , 不放过蛛丝马迹 , 并通过各种佐证帮助患者回忆 。
如果这次确诊患者回忆不完整 , 流调队员要不断地跟进 , 帮助梳理细节 , 最终形成完整的轨迹图 。
除此之外 , 对流调对象的心理疏导也成了流调人员的“必修课” 。 面对流调对象 , 如果刨根问底式的询问 , 有人紧张 , 有人不耐烦 , 有人更会拒绝 , 流调人员这时候要通过心理疏导 , 让对方放下心理负担 , 敞开心扉 , 才能建立更有效的交流 。

九龙坡区|揭秘流调:如何还原“感染者”行踪轨迹最后一块“拼图”
文章图片

↑11月5日凌晨3点45分 , 流调人员吴伶俐背后的大屏幕上显示着几名确诊患者的行动轨迹 , 通过她们的努力 , 确诊患者的行动轨迹像拼图般一块块拼接起来 。 陈林 摄
为了及时接收流调信息 , 流调队员手机都保持24小时开机状态 , 在外工作的队员也会随身携带充电宝 。
从11月2号开始启动第一轮调查之后 , 流调组整个团队都“驻扎”在单位 , 接到任务后 , 顾不上吃饭便开展流调工作已成为家常便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