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这种抗抑郁药为何能“超长待机”( 二 )


研究团队层层深入 , 最终将核心机制锁定在两个分子——氯胺酮与谷氨酸受体分子之间的互作机制上 。 “快速抗抑郁与长效抗抑郁共享了一套生物物理学机制 , 即氯胺酮与谷氨酸受体的结合 , 而后者更依赖于氯胺酮对受体独特的阻断方式 。 ”胡海岚说 。
利用动态平衡优化用药策略
通过在体实验 , 研究人员观察到在注射氯胺酮一段时间之后(当体内氯胺酮浓度很低时) , 激活外侧缰核的神经元 , 氯胺酮抗抑郁的时间也随之缩短 。
受此启发 , 团队又联想到延长氯胺酮时效的一个崭新策略——把激活外侧缰核的时间调整到刚刚注射完氯胺酮之后(体内氯胺酮浓度仍然很高时) , 结果发现抗抑郁时间明显延长 。 这组双向调控的实验提示 , 氯胺酮的药效时长可以被外侧缰核神经元的激活时机所调控 。
胡海岚将氯胺酮的长效抗抑郁机制提炼为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在抑郁状态下 , 大脑的“反奖赏中心”——外侧缰核神经元持续激活 , 神经元上的谷氨酸受体也会处于持续打开的状态 。 在这个打开的状态下 , 如果环境中氯胺酮的浓度高于两者的解离常数Kd , 它们倾向于结合;当环境中氯胺酮浓度低于解离常数Kd时 , 两者就倾向于解离 。 通过巧妙利用这样一个物理化学上的简单原理 , 氯胺酮的作用时间得以延长 。
该研究还比较了另一种谷氨酸受体阻断剂美金刚的疗效 , 发现它虽然有类似氯胺酮的阻断机制和亲和力 , 但由于它的解离速度更快 , 因此抗抑郁效果短暂 。
这项基于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的研究揭示了氯胺酮独特的药化特征 , 不仅为临床上实现更低剂量用药、更持久疗效提供了理论指导 , 还将为新型抗抑郁药物的研发提供了方向和依据 。
【《自然》:这种抗抑郁药为何能“超长待机”】《医学科学报》 (2023-11-03 第2版 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