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 关于因缘的禅语20句精选87条

1、烦恼所引发的因果就是将来要受苦,还有加强不良的业习 。
2、修行是对你的生活方式的一种优化与提升,你会变得更有慈悲心、更有智慧力、更有奉献精神 。
3、对于各种不同的意见,都要想到,任何一个团体,都是在一定的条件下生存发展的 。每个人都要自觉地约束自己,不要使自己的行为和主张损害了团体、家庭或者企业的发展 。
4、外面的境界只是助缘,帮忙使烦恼生起来 。
5、饿鬼罪毕转生畜生身,以身力偿还主人供养的因缘 。
6、人是社会关系的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依存,相互成就 。个体的能力再大也是有限的 。
7、一个人因得不到所贪求的东西而感到烦恼,越得不到他越烦恼,这就叫「求不得苦」 。
8、十二因缘染污品的流转门,就是集谛与苦谛 。
9、若人识得因缘法,秋霜冬雪皆是春 。
10、如果道心坚定,信念不变,那么,所成就的因缘就会是光明、善良的因缘 。
11、诸有为法皆依因缘的和合与灭失而有生灭,这是佛教各宗所共许的有为因果缘起 。
12、心空者,不是不要这颗心,而是空去自己当下这一念的情识分别、妄想执著 。在空掉妄想执著的同时,本有的智慧光明即刻显现 。
13、佛说,十方圣贤,明了众生的因缘果报 。
14、如以下一世感得投生为人道的胎生而言,是随著业习气,依因缘成熟,从中阴的最后边际心,最初投入父精母血时的结生心识,就称为果位识 。
15、一切严守本分,既要把本分事做到位,又不可逾越本分 。做到位了,就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超越了本分,不管是恶意的还是善意的,都会有消极的影响 。
16、烦恼是你的,不是他人给你的 。
17、因缘与人我之间,往往有密不可分的关系,没有相当圆满的因缘和合,人际关系就会有欠缺、遗憾,任何事都要依因缘成熟的快慢而衍变承受 。
18、人也是这样,假如烧坏了一个身体,罪业因缘仍然存续,没有消灭 。
19、学习与修习十二因缘,祈能如理思维,真实修行,得到相应,并成就三士道的功德 。
20、生命的意义在于感恩,生命的意义在于社会责任、社会义务的落实 。
21、如果我们在生活中时时刻刻、事事处处都有感恩的心,都自觉地感恩,我们的心态会非常之平和 。这有利于我们心胸的开朗、烦恼的淡化、人我是非的消除 。
22、佛法说,我们又再制造新的不良业习、再造一些不好的因果,将来就要受苦了;而这不良的业习也会再加强 。
23、有善有恶,白因缘就是善的因缘,黑因缘是恶的因缘 。
24、所谓菩提心、大悲心,就是指彻底地实现了自我否定之后而产生的一种无私无欲、悲智双运的精神 。
25、由于从前的福德因缘力量,再次听闻正法,如法修行 。
26、互相仇视必然两败俱伤,互相友爱必然两全其美 。
27、禅在哪里?禅不在书本上,禅不在禅堂里,禅不在深山古寺里,禅就在我们每个人举心动念的当下 。
28、因缘生就是无自性,还归无生 。
29、修行,要修、要行 。修就是不断地改正自己,行就是要把正确的理念、法门付诸实践 。
30、戒的目的是要使我们的身口意保持平衡与清净,进而修习禅定,由此显发本有的智慧 。
31、缘是因缘生,因缘生就是无自性,无自性就是因缘生,当体即空 。
32、人生要解决的问题,都取决于我们每一个心念,如何来确定我们生命努力的方向 。生命努力的方向选择对了,就是顺善法的,生命的发展就会沿着善业的轨道升华 。
33、佛说,十善业道、因缘果报没有穷尽的道理 。
【七 关于因缘的禅语20句精选87条】 34、禅是微笑,不是愁眉苦脸 。虽然说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没有什么值得快乐的地方,但是愁眉苦脸也不等于就能解决生死问题 。要解决生死问题,还是得从容面对 。
35、苦集二谛的因果次第可依十二因缘而成立,而且必依前前支而有后后支,若不遮止前前支即不能遮止后后支 。
36、禅是生命的自在,禅是生活的潇洒,禅是思想的空灵 。
37、能够根据自己的身份,受持相对应的戒条,如法行持、成就律仪、无所毁犯,就有相应的解脱自在 。
38、修行就是要从根本上,从心地上来培养戒、定、慧的力量 。而戒、定、慧的力量,又要在具体的生活环境中来生成、在实际的修行过程中来生成 。
39、用功夫不要追求奇特,不要想在现成茶饭之外,再去找什么特殊的风味,没有那个东西 。
40、世间的事情都有前后因缘 。
41、修行一定要紧紧地抓住当下这一念,从当下这一念做起 。
42、“觉悟人生,奉献人生”,要不离觉悟来讲奉献,既要有大慈悲,也要有大智慧,才不会偏于一面 。
43、处理烦恼的方法:第一,要求自己;第二,学会谅解他人;第三,晓得感恩和奉献;第四,惜缘惜福 。
44、有困难,我们要好好反省检讨,看看是什么地方缺少了因缘,千万不要怨天尤人,自取其咎 。
45、修行不能远离社会人群,不能逃避现实生活 。我们要的是直面生活,要在生活当中提升自我、净化生活,那才是真正的功夫 。
46、有些是我们从过去世到今天慢慢一直累积下来的,当碰到境界的时候,那些不好的业习就会反应出来,这是烦恼生起的最主要原因 。
47、所谓“念起即觉,觉之即无”,不去理它,烦恼自然就不起作用 。
48、罪业的因缘是自己所造,并不是父母所为,更不是从天而降 。
49、因缘果报是整合不能分割的,是不能用边见、成见执取的 。
50、「贪」的烦恼会被人觉察到的主要原因,多数是因为有「爱别离苦」跟「求不得苦」 。
51、「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无」,从因缘空也可说,从对待空也可说 。
52、我们的心灵是一块阵地,菩提心不去占领它,就一定有无明烦恼去占领它 。
53、佛告诉我们在家信徒要通达世事、如法求财,做一个诚实的劳动者就可以自强自立 。这是学佛成佛的基础 。
54、成佛作祖要靠自己,别人无法代替,也无法恩赐 。
55、既是因缘了,定是无自性 。
56、有了生命价值永恒性的观念,就有了对人的言行负责任的思想做基础,人类的道德、良心就有了保证 。
57、学佛是要转换身心气质,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要靠我们长期的积累,持之以恒,默默耕耘,把我们无始以来的习气毛病、无明烦恼不断地在持戒、修定、证慧的过程中断除 。
58、佛教并不否认名与利 。你有好的德行,对社会、对国家、对人民有贡献,这样的人一定“名称普闻” 。
59、佛门有言:一念嗔心起,火烧功德林 。所以,这是障道的一大因缘 。
60、以今天忏悔、改恶修善的福德因缘,布施给一切遭受苦难的众生,让他们离苦得乐 。
61、一切因缘,都要在本来面目上求,向无所不在的生活境遇中证悟 。
62、如果能够相信因缘果报,又有惭愧心,因为此心的缘故,能够除灭罪过,增长善根 。
63、法是因缘生,空的,那么因缘不空啊!
64、因缘少一点,境遇的顺遂就会有很大的差异 。
65、佛教说因为我们过去有种种的无明烦恼,所以来到这个世间做人、做各种的众生 。
66、佛说十二因缘是依于两重因果 ―― 为了让有情了知两重因果才宣说从无明到老死的十二因缘的次第 。
67、世间森罗万象,一切宛然存在 。由于我们在主观上存在妄想执著,才改变了外在事物的形象 。
68、世界上所有的事物的发生、存在与消失,都是有其原因与条件的,都是从因缘而生,也从因缘而灭 。
69、投引六道随一的果报中,令所蒙受的苦乐果或因缘条件圆满不圆满的业,称为满业 。
70、无是因缘无,因缘无无自性就是有,它也不生,也没有无 。
71、人生的苦必须通过自己觉悟才能解决 。主体觉醒了、觉悟了,不但能够解决自身的痛苦,还能帮助他人解除痛苦 。那就是发菩萨心,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自度度他 。
72、“觉悟人生”即是观照在当下,破除烦恼;“奉献人生”即是发心在当下,成就众生 。
73、房子要靠各种因缘的具备才能完成一栋房子,人也是诸般因缘和合而成为人 。
74、一个人能够把握住每一个当下,他的修行就到家了 。
75、因缘为缘起空,诸法为自性空 。
76、家庭是道场,尽大地是一个禅堂 。
77、世间的觉悟始终是以自我肯定、自我实现为目的,而佛法的觉悟则是强调在彻底的自我否定的基础上来达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 。
78、不该听的事不要去打听,不该说的话不要说出口,不该想的事不要去胡思乱想 。
79、佛说我们有烦恼,是因为我们自己有某些不好的业习 。
80、生活禅,是以菩提心作为出发点,以般若见作为见地,以息道观作为修习禅定的方法,以融入生活、消融烦恼作为日常实践的功夫 。
81、不同的烦恼是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的 。
82、人只要有一念向上的心、向善的心,念念不舍,就是人生的出路,就是解决痛苦的办法 。向上者,求证无上大涅槃;向善者,从一点一滴的善言善行做起 。
83、我们不要想得到什么,而是时刻要想着丢掉什么——丢掉无明、烦恼、贪嗔痴 。我们无所求,最后会得到一切——得到我们本有的清净光明、自在安乐 。
84、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 。
85、如果只是滞留在表解的理论上,表现在空洞的言语中,那就是“无因缘”,是缘木求鱼了 。
86、因缘的真理是要靠自己在事理上修行,在心境中证悟才能体会出来的 。
87、不要在无明烦恼以外再去找菩提涅槃 。当下觉悟、当下寂灭无明烦恼,就是菩提涅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