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平:全力整治“地趴粮”( 四 )


推广“延期结算”业务 。 “延期结算”就是常说的“粮食银行”模式 。 四平市鼓励和支持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 与粮食收储企业、玉米深加工企业、中粮贸易企业一起 , 探索“粮食银行”产业链模式 , 开展订单种植和产销衔接 , 减少中间环节 , 搭建以粮食贸易、农业服务和金融服务为基础的惠农大平台 , 实现由“存粮在家”转为“存粮在库” , 解决合作社、种粮大户“无地方、无设施、无技术”存粮问题 。
截至目前 , 梨树、双辽两个重点县(市)共有15户企业开展“延期结算”业务 , 与448户种植大户及合作社签订“延期结算”合同448份 , 可解决“地趴粮”12.4万吨;签订“一卖到位”合同65份 , 可解决“地趴粮”3.3万吨 。
深化粮食产后服务 。 全面启动粮食产后服务中心 , 协调粮食企业积极入市收购 , 引导玉米深加工企业充分利用闲置仓储资源 , 发挥点多面广、仓储设施完好、机械设备齐全、人员专业等优势 , 积极参与粮食产后服务 , 增设收购库点、延长收购时间、加强收购服务、扩大收购数量 , 主动为农民提供代清理、代干燥、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的“五代”服务 , 引导农户理性售粮、适时售粮 。 目前 , 四平市已建成29家粮食产后服务中心 , 其中 , 梨树7家、双辽10家、伊通12家 , 可为合作社、种粮大户存粮1111.8万斤 。
为充分发挥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和“延期结算”企业服务功能 , 政府部门积极帮助种粮大户、合作社与粮食产后服务中心、“延期结算”企业精准对接 , 签订服务协议 。 对“地趴粮”较集中的乡镇 , 成立工作专班 , 突出签约成效 。 同时 , 对本区域内的“延期结算”企业、粮食产后服务中心主体确定的服务业务 , 在本地媒体进行公示 。
建设集中储粮点 。 利用村集体建设用地、低效用地、荒地、闲置学校等 , 集中搭建立体储粮设施 , 配套小型传输机、铲车等设备 , 采取无偿使用或租用方式 , 变“分散储粮”为“集中储粮” 。 指派专人指导存放位置 , 登记和维护现场秩序 , 做好存粮后的看护保管工作 , 有效解决庭院无处存放、个人投入大、劳动力不足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