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赛道太拥挤,心泰医疗的心脏瓣膜故事还能讲多久?( 二 )


心脏瓣膜赛道曾经是医疗器械行业的当红辣子鸡 , 瓣膜三剑客(心通医疗02160.HK , 启明医疗02500.HK , 沛嘉医疗09996.HK)早就齐聚港股 。 然而 , 瓣膜病这个赛道已经太!堵!了!
在需求端 , 很多行研在测算渗透率的时候 , 动辄拿14亿人口和高发病率来说事儿 , 但在真实世界中 , TAVR的客户是有30万以上支付能力的中产人群 , 这个人群规模有多大?事实上很难准确测算 , 但用14亿人口乘以发病率来简单计算 , 显然是粗暴的 。
瓣膜疾病发病率高 , 但在手术台上的渗透率极低 。 行业数据显示 , 2021年 , 我国罹患瓣膜性心脏病的患者数量高达2000万人 , 但TAVR手术的渗透率仅为0.81% 。
那么 , 未来渗透率能否指望TAVR替代SAVR(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对不起 , 人家传统的SAVR手术 , 生物瓣膜产品费用约在3-6万元 , 加上手术等各项费用估计总费用约在10-15万元 , 医保报销比例可以在50%以上 , 已经可以覆盖绝大部分费用 。 TAVR还徘徊在医保大门之外 , 在这一点上 , 没有任何竞争力可言 。
昂贵的手术费用 , 叠加不能纳入医保的尴尬 , TAVR的产品销售普遍不达预期 , 产品渗透率没有短时间内提升 , 与曾经被资本市场寄予厚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在供给端呢?分食蛋糕的玩家却一再增加 , 赛算上已经上市的启明医疗、微创医疗(00853.HK))、杰成医疗、沛嘉医疗 , 以及外来的和尚爱德华等 , 国内有了9张TAVR注册证 。
小赛道太拥挤,心泰医疗的心脏瓣膜故事还能讲多久?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
过多的供给 , 追求有限的需求 , 答案除了内卷 , 还能有别的吗?
因此 , 这个赛道曾经风头无限 , 但瓣膜前辈们的股价早就在破发后继续塌方式的下跌 。
小赛道太拥挤,心泰医疗的心脏瓣膜故事还能讲多久?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笔者整理
说到这里 , 笔者觉得怎么跟新能源赛道那么像呢?TAVR光环褪去 , 那么二尖瓣和三尖瓣呢?答案是手术难度更大 , 需求更少 , 快速放量更难!因此 , 也担不起太多的期待 。
回来看心泰医疗 , 心泰医疗有21款主要心脏瓣膜在研产品 , 其中经导管植入式主动脉瓣膜系统目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 预计2023年第四季度才能向国家药监局提交上市申请 。 心泰医疗 , 原来不过是是长长的追赶者名单里不显眼的一名 。
小赛道太拥挤,心泰医疗的心脏瓣膜故事还能讲多久?】这边问世的TAVR孩子们 , 已经从当红辣子鸡慢慢来到冷宫 , 而讲故事的心泰医疗呢?产品还没问世!按照三类医疗器械取证的周期保守估计 , 问世尚且需要1到2年时间呢 。 问世之后的前景 , 真的是让人捏一把汗啊 。
还有一种自欺欺人的解释 , 就是人家心泰医疗用的是“敢为天下后”的打法:让先行者去趟水试深浅 , 待产品进化成熟 , 再凭借后发优势发力后来居上 。 心泰医疗的母公司乐普医疗就是如此这般抢占市场份额的 。 这种说法 , 姑且那么一听吧 。
三、严重依靠第三方销售渠道
心泰医疗高度主要依赖第三方经销商销售产品 。 截至2022年6月30日 , 该公司在中国的所有省份、直辖市及自治区拥有288名经销商 , 覆盖878家医院 。 期间 , 通过向经销商销售分别产生总收入的91.8%、92.6%、93.9%、94.8%及97.0% , 预计依赖经销商取得的收入还将继续增长 。
心泰医疗的毛利率属于顶级 , 2019年至2021年这三年的毛利率分别为88.3%、89.8%和88.8% , 今年上半年 , 心泰医疗也高达87.7% 。
心泰医疗的所有经销商均为独立第三方经销商 , 对于经销商的控制能力非常有限 , 并且接近90%的毛利率 。 说明他的经销商还是蛮被压榨的 。 如果竞争对手稍微降低毛利 , 是不是很容易被挖了墙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