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赛道太拥挤,心泰医疗的心脏瓣膜故事还能讲多久?

小赛道太拥挤,心泰医疗的心脏瓣膜故事还能讲多久?
文章图片
作者/星空下的辣椒酱
编辑/星空下的扇贝
排版/星空下的香菜
心脏瓣膜赛道曾经火爆 , 现在日渐式微 。 尽管如此 ,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 , 仅靠蹭蹭瓣膜的热点 , 尚没有一款心脏瓣膜产品问世的心泰医疗 , 就分拆上市成功 。 然而 , 心泰医疗吹嘘的瓣膜产品 , 尚在临床阶段的 , 所以它能走多远呢?
心血管疾病位列人类疾病三大杀手之首 。
2019年11月27日 , 1984年出生的演员高以翔在节目录制过程 , 突然倒地 , 经过十多分钟的心肺复苏抢救后 , 不治而亡 , 年仅35岁 。 除了年轻的高以翔 , 心源性猝死的明星名单还有很长一串 , 马拉多纳、马季、谢晋、高秀敏 。。。。。。
心血管领域的治疗需求旺盛 , 存在大量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 近日 , 结构性心脏病介入医疗器械生产商心泰医疗(02291.HK) , 在香港登陆资本市场 , 成为母公司乐普医疗(300003)的第三块资本市场拼图 。
一、封堵器卖得好但市场太小
室间隔缺损是一种常见的先心病 , 约占先心病总数的30%-50% 。 介入封堵术是治疗室间隔缺损的常用方法之一 , 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 。
小赛道太拥挤,心泰医疗的心脏瓣膜故事还能讲多久?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心泰医疗卖先心病封堵器产品已经十几年了 , 是心泰医疗已经功成名就的领域 。 目前国内市占率38% , 位居第一 。 心泰医疗拥有20款上市封堵器产品、9款封堵器在研产品 , 业绩重度依赖封堵器产品 , 产品收入占比一度高达七成 。
小赛道太拥挤,心泰医疗的心脏瓣膜故事还能讲多久?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客观来说 , 心泰医疗在这方面的竞争力是可以的 。 2019年至2022年上半年 , 封堵器产品处于一种价量齐升的状态 。
小赛道太拥挤,心泰医疗的心脏瓣膜故事还能讲多久?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招股说明书》
但遗憾的是 , 这个赛道天花板非常之低 , 因为先心病介入封堵术患者基数不大 , 增量有限 。 根据行业数据 , 先天性心脏病封堵介入术中国存量符合资格的患者基数约160万人 , 每年新增约12万人 , 2025年市场规模预期为约6亿元 。
要想做大 , 唯一可以看到的机会是置换存量 。 传统封堵器是由金属制成 , 植入后会永久存留在患者体内 , 部分对金属过敏的患者会有慢性炎症 , 即俗称的“异物反应” 。
心泰医疗的先心病封堵器产品技术迭代的点在于“介入无植入 , 植入无残留” 。 这种技术的显然是一种帕累托改进 , 可以让心泰医疗可以在创新医疗器械领域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
但由于市场有限 , 该技术只能保证心泰医疗挣点小钱 。 要想挣大钱 , 还需要讲新故事 。
二、心脏瓣膜赛道太堵挤不进去
心泰医疗此次上市敢于定下如此高的市盈率和价格 , 不是因为它是先心病封堵器的市占率老大 , 更多的是因为它在讲一个关于心脏瓣膜的故事 。
先上一张心脏结构图 。
小赛道太拥挤,心泰医疗的心脏瓣膜故事还能讲多久?
文章图片
图片来源:网络
瓣膜病的起因是四个心脏瓣膜(主动脉瓣、肺动脉瓣、二尖瓣及三尖瓣)中的一个出现瓣膜狭窄或者关闭不全 。 TAVR(TranscatheterAorticValveReplacement)是一种医疗器械 , 通过血管路径将人工心脏瓣膜输送至主动脉瓣区打开 , 从而完成瓣膜置换 , 恢复瓣膜功能 。
对于心脏瓣膜病的治疗 , 1.0时代是要进行胸骨正中切口手术 , 2.0时代要进行微创手术 , TAVR把人类治疗心脏病瓣膜带入了3.0时代 , 有了这款神器 , 主动脉瓣膜狭窄患者可以不用开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