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是什么 古代春节的风俗是什么

春节的来历古人怎样过新年春节,是农历的岁首,我国的夏朝和汉朝直至辛亥革命前都称为元旦,它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 。古代过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日,而是在“腊日”,即后来的“腊八” 。南北朝以后,把“腊日”移至岁末 。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年叫做“春节”,因为“春节”一般在“立春”前后 。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梁诗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一《正月》有说:“正月朔,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一岁节序,此为之首 。
我国有些朝代元旦月日并不一致 。夏代在正月初一,商代在十二月初一,周代在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十月初一为元旦,汉武帝时又恢复复历,以正月初一为元旦,自后历代至辛亥革命前相沿未改 。
辛亥革命后,在民国元年决定我国和世界各国一样采用公历,将农历元旦改为春节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使用 。“公元纪年法”将农历正月初一称春节,将公历1月1日定为元旦 。春节来自思考,是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期盼,所以古人快乐的过春节,根据家当穿衣吃饭 。春节,是农历的岁首,也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 。古代过“年”不是在腊月二十九日或三十日,而是在“蜡日”,即后来的“腊八” 。南北朝以后,把“蜡祭”移至岁末 。到了民国时,改用阳历,才把阴历年叫“春节”,因为春节一般都在“立春”前后 。
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 。俗称“过年” 。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还有上日、正朝、三朔、三朝、三始、三元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日三者的开始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 。春天来临,万象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 。人们有足够的理由载歌载舞来迎接这个节日 。于是,节前就在门脸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 。当春天来到门口时,会念一遍寄托新一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一念,好运真的来了 。同样寓意的事情还有挂大红灯笼和贴“福”字及财神像等,“福”字还必须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 。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 。“年”是什么呢?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 。“年”一来 。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 。“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 。
除夕是农历年腊月的最末一日,春节的前夜 。旧时,又称“除日”、“除夜”、“岁除”、“岁暮”、“岁尽”、“暮岁”,民间多俗呼“年三十”或“大年三十” 。在我国民间普遍重视次日,被成为“年关” 。旧日,工商业者视端午、中秋、除夕为一年中之三大节关,每个节关都要结算帐目,而以除夕为最重要,要理清一年的来往帐,核实盈亏,规划来年 。中国传统风俗,除夕与春节,时相接,俗相类,实为一个传统佳节 。
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 。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 扫除污秽 。三十日要贴门神、对联、挂旗、吃饺子、放鞭炮,除夕“守岁”等仪式 。正月初一晚辈向长辈拜年,然后至亲友家贺年 。新女婿要到岳父母家中拜年,一般选在年初三 。老人自年满60虚岁开始,每十年在春节期间设宴庆 。另外,各地除互相登门拜年,节中还有给儿童压岁钱、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逛花市,赏灯会等习俗 。这期间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 。
年是什么?年是谷穗沉沉下垂的的形象,是收获的象征,所谓“五谷熟曰年” 。
年是什么?年是一只怪兽,一年四季都在深海里,只有除夕才爬上岸来 。它一上岸,所到之处便是洪水泛滥 。后来人们在家门口贴起红纸,院子里烧柴禾、拢旺火,用菜刀剁菜肉,发出雷鸣般的声音 。把“年”吓回逃回了海里 。于是就有了除夕贴对联,挂彩灯,穿新衣,还要剁饺馅包饺子,晚上还要拢旺火、烧柴禾,--这就是年了 。
那么古代人是怎样过年的呢?我们先来听听这首“年节歌”———
二十三祭灶天,
二十四写联对,
二十五做豆腐,
二十六割年肉,
…………
初一初二磕头儿,
初三初四耍球儿,
初五初六跳猴儿,
…………
“过个大年,忙乱半年”,古人从腊月开始忙“年事”,一直到过了元霄,这年才是过完了 。那么我们追溯古人的“年步”,先来祭灶——
灶王爷可是年节敬奉的神明中最露脸的一尊,祭灶的风俗很早就有了,是先民对火、灶的感激、崇敬之情的表达 。在传说中,黄帝、炎帝、祝融都是灶神 。后世流行的灶神姓张名单字子郭,长得象个美女 。他有一个叫“卿忌”的夫人,有六个都叫“察洽”的女儿,还有好几位兵将 。他除职掌灶火之外,还要考察人间的所作所为,上告天帝 。人们还用酒糟、饴糖、粘糕等“贿赂”灶神,同时还喃喃祷祝,求他上天讲好话 。这个风俗一直传到了今天,不过时间是在腊月二十四,祭食也简化成了“灶糖灶饼”,可是你要是留心的话,一定还会听到奶奶、妈妈在叮嘱灶王:上
天说好话,不好的可别说……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王安石
爆竹最初是巫术的一种工具,作用是驱辟妖魔鬼怪 。最初的爆竹并不是象现在的鞭炮,而是真正的竹子,即焚烧竹子,发出噼叭之声,惊吓鬼怪 。屠苏即屠苏酒,意为屠绝鬼气,苏醒人魂 。据说于元日早上喝此酒,可保一年不生病,以后便将春节喝的酒统称“屠苏酒” 。
桃符又称“桃版”,是春联的前身 。古人认为桃木是五木之精,能制百鬼,故从汉代起即有用桃作厌胜之具的风习,以桃木作桃人、桃印、桃板、桃符等辟邪 。桃符转化成春联据说缘于五代后蜀之主孟昶 。纸制的春联则是明、清才兴盛起来 。今天的春联意在于渲染年节气氛,祝吉求祥,已经失去了旧时春联的驱辟作用,而且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
写了联对,接下来该准备过年的食物了,年节饮食很多,诸如年糕、年夜饭、更岁饺子等 。另外还有巫术味很浓的饮食,如桃汤、柏酒、椒酒、五辛盘 。桃汤是用桃煮的汤,柏酒是一种用柏树叶浸制的酒,椒酒是用椒籽浸制的酒,古人在正月一日饮用,意为避邪祈福 。五辛盘即以葱、姜等五种辛辣食品置盘中,又称春盘 。俗谓可以辟恶、除瘟、通五脏,也有贺新的意思 。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
除夕是团圆之夜,中国人难解一个团圆心结,即使人在天涯,也要在除夕之夜赶回家中吃年夜饭、守岁 。除夕夜的家是一个格外温馨甜蜜的空间,在历史上甚至连监中的犯人也释放回家团聚 。全家人团坐桌前,开始了“团年”、“守岁”的进程 。先是一餐“团年饭”饭后阖家团坐守岁 。
此时小辈儿人向父祖家长行礼辞岁,老人们则要分压岁钱 。压岁钱也叫“押岁钱”“代岁钱”、“岁岁钱”,原是用来厌胜驱邪、帮助小孩子过年的,后世则多借此表示亲情爱意 。团年饭后还要“消夜”,一家人吃着点心,或嬉笑玩耍、或款言细雨,静待天明,这便是守岁 。另外除夕夜还有镜听、照田蚕、卖痴呆、打灰堆等习俗,以此来占卜一年的吉凶休咎,祈愿新的一年小孩聪慧,万事如愿 。
“乡村里过年,从腊月直到正月半,足足一个半月的锣鼓声,这声音单调,却打动到咱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坎上 。就在这时际,……发现迎春花开了 。”
是的,迎春花开了,新的一年来到了!
古人将新正的前八天分别以六种动物和人、谷相称 。正月一日为鸡日,即吉日 。古人有用鸡辟邪之举,方法是杀鸡著门或贴画鸡于门 。从元旦开始,人们开始忙着拜年贺节 。拜年在汉代便已流行,群臣在正月正日这天进宫朝拜,君臣同乐 。到了明清两代,官场拜年则发展成虚文的礼节,往往是“望门投刺”,不管认不认识 。
有诗为证:
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 。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
在民俗信念中,初一到初四,是新年的狂欢日子,到了初五才恢复了平常的生活 。初五也叫“破五”,这天的习俗活动是“送穷”,而对商家来说,初五这天商家开业 。正月的活动一直到了十五,才渐渐平静……是人们对新的一年的期盼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 。禾部》:“年,谷熟也: 。在夏商时代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十二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但古时的正月初一被称为“元旦”,直到中国近代辛亥革命胜利后,南京临时政府为了顺应农时和便于统计,规定在民间使用夏历,在政府机关、厂矿、学校和团体中实行公历,以公历的元月一日为元旦,农历的正月初一称春节 。
1949年9月27日,新中国成立,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世界上通用的公历纪元,把公历的元月一日定为元旦,俗称阳历年;农历正月初一通常都在立春前后,因而把农历正月初一定为“春节”,俗称阴历年 。
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 。在春节这一传统节日期间,我国的汉族和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这些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 。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
春节传说之一:熬年守岁
守岁,就是在旧年的最后一天夜里不睡觉,熬夜迎接新一年的到来的习俗,也叫除夕守岁,俗名“熬年” 。探究这个习俗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一个有趣的故事:
太古时期,有一种凶猛的怪兽,散居在深山密林中,人们管它们叫“年” 。它的形貌狰狞,生性凶残,专食飞禽走兽、鳞介虫豸,一天换一种口味,从磕头虫一直吃到大活人,让人谈“年”色变 。后来,人们慢慢掌握了“年”的活动规律,它是每隔三百六十五天窜到人群聚居的地方尝一次口鲜,而且出没的时间都是在天黑以后,等到鸡鸣破晓,它们便返回山林中去了 。
算准了“年”肆虐的日期,百姓们便把这可怕的一夜视为关口来煞,称作“年关”,并且想出了一整套过年关的办法:每到这一天晚上,每家每户都提前做好晚饭,熄火净灶,再把鸡圈牛栏全部拴牢,把宅院的前后门都封住,躲在屋里吃“年夜饭”,由于这顿晚餐具有凶吉未卜的意味,所以置办得很丰盛,除了要全家老小围在一起用餐表示和睦团圆外,还须在吃饭前先供祭祖先,祈求祖先的神灵保佑,平安地度过这一夜,吃过晚饭后,谁都不敢睡觉,挤坐在一起闲聊壮胆 。就逐渐形成了除夕熬年守岁的习惯 。
守岁习俗兴起于南北朝,梁朝的不少文人都有守岁的诗文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年 。”人们点起蜡烛或油灯,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 病疫照跑驱走,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这种风俗被人们流传至今 。
春节传说之二:万年创建历法说
相传,在古时候,有个名叫万年的青年,看到当时节令很乱,就有了想把节令定准的打算 。但是苦于找不到计算时间的方法,一天,他上山砍柴累了,坐在树阴下休息,树影的移动启发了他,他设计了一个测日影计天时的晷仪,测定一天的时间,后来,山崖上的滴泉启发了他的灵感,他又动手做了一个五层漏壶,来计算时间 。天长日久,他发现每隔三百六十多天,四季就轮回一次,天时的长短就重复一遍 。
当时的国君叫祖乙,也常为天气风云的不测感到苦恼 。万年知道后,就带着日晷和漏壶去见皇上,对祖乙讲清了日月运行的道理 。祖乙听后龙颜大悦,感到有道理 。于是把万年留下,在天坛前修建日月阁,筑起日晷台和漏壶亭 。并希望能测准日月规律,推算出准确的晨夕时间,创建历法,为天下的黎民百姓造福 。
有一次,祖乙去了解万年测试历法的进展情况 。当他登上日月坛时,看见天坛边的石壁上刻着一首诗:
日出日落三百六,周而复始从头来 。
草木枯荣分四时,一岁月有十二圆 。
知道万年创建历法已成,亲自登上日月阁看望万年 。万年指着天象,对祖乙说:“现在正是十二个月满,旧岁已完,新春复始,祈请国君定个节吧” 。祖乙说:“春为岁首,就叫春节吧” 。据说这就是春节的来历 。
冬去春来,年复一年,万年经过长期观察,精心推算,制定出了准确的太阳历,当他把太阳历呈奉给继任的国君时,已是满面银须 。国君深为感动,为纪念万年的功绩,便将太阳历命名为“万年历”,封万年为日月寿星 。以后,人们在过年时挂上寿星图,据说就是为了纪念德高望重的万年 。
春节传说之三:贴春联和门神
据说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的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 。此外根据《玉烛宝典》,《燕京岁时记》等著作记载,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
在中国古代神话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三千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 。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必赶回鬼域 。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 。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 。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 。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 。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 。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
到了宋代,人们便开始在桃木板上写对联,一则不失桃木镇邪的意义,二则表达自己美好心愿,三则装饰门户,以求美观 。又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上写对联,新春之际贴在门窗两边,用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的美好心愿 。
为了祈求一家的福寿康宁,一些地方的人们还保留着贴门神的习惯 。据说,大门上贴上两位门神,一切妖魔鬼怪都会望而生畏 。在民间,门神是正气和武力的象征,古人认为,相貌出奇的人往往具有神奇的禀性和不凡的本领 。他们心地正直善良,捉鬼擒魔是他们的天性和责任,人们所仰慕的捉鬼天师钟馗,即是此种奇形怪相 。所以民间的门神永远都怒目圆睁,相貌狰狞,手里拿着各种传统的武器,随时准备同敢于上门来的鬼魅战斗 。由于我国民居的大门,通常都是两扇对开,所以门神总是成双成对 。
唐朝以后,除了以往的神荼、郁垒二将以外,人们又把秦叔宝和尉迟恭两位唐代武将当作门神 。相传,唐太宗生病,听见门外鬼魅呼号,彻夜不得安宁 。于是他让这两位将军手持武器立于门旁镇守,第二天夜里就再也没有鬼魅搔扰了 。其后,唐太宗让人把这两位将军的形象画下来贴在门上,这一习俗开始在民间广为流传 。

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是什么 古代春节的风俗是什么

文章插图
古代人们怎样过春节古人怎样过春节
春节是咱们中国人的大节日,据说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历经数千年,已经延伸出特有的各种喜庆活动,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
“正月里来闹新春”,旧时关于正月的几天,都被人们与常见的事物联系在了一起:一日鸡,二日犬,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
万象更新的时节,总有数不完的属于春节特有的快乐 。现在咱们就来认识一下,从古至今,咱们中国人怎样过春节 。
正月初一:三元初始贴画鸡
在我国历史上,新年开始的第一天一直是叫“元旦”的 。民国以来实行公元纪年后,元旦一词专用于公历新年,而传统的元旦则称春节 。不过,两千多年的传统印痕毕竟难以遽然抹去,我们这里的叙述中,提到春节的更多是元旦 。
【老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是什么 古代春节的风俗是什么】元旦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本来指太阳刚刚出来,这里可以解释为“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梁代萧子云诗云:“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
元旦还称作“三元”,唐徐坚《初学记》引隋杜台卿《王烛宝典》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旦,……亦云三元”,三元的解释为“岁之元,时(季)之元,月之元” 。当然,“三元”一语意义颇多,如岁时称谓中除指元旦外,还指正、七、十月十五上、中、下三元 。
同样从年、季、月三个方面考虑,元旦还称为“三始”、“三朝”,《汉书·鲍宣传》:“今日蚀于三始,诚可畏惧 。”注释引用如淳的话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始,犹朝也 。”
此外,元旦还有端日、岁朝、正日、正旦等别称 。又有“新正”之称,既指元旦,如唐代僧皎然《送邬参之洪州觐兄弟》诗云:“外别经离乱,新正忆弟兄”;也指正月,白居易《喜入新年自咏诗》云:“白须如雪五朝臣,又入新正第七旬 。”
从元旦的所有这些别称中,可以看出人们对元旦的认识 。
鸡日贴画鸡
元旦的一些节俗是从除夕延续下来的,但更多的是有着独立寓意的新的习俗,诸如贴画鸡、饮椒酒、拜年等等 。元旦也叫“鸡日”,这也可以说是古人对新正的一种朴素的认识 。古人以阴阳观念来解释事物,认为鸡是阳物,元旦也属阳,有着同样的属性 。基于这样的认识,鸡也便在元旦的礼俗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首先是用鸡辟邪,方法是杀鸡著门上或贴画鸡于门,《太平御览》引裴玄《新言》说:“正朝县官杀羊悬其头于门,又斫鸡以副之,俗说以厌厉 。”《风俗通》也说:“以雄鸡着门上,以和阴阳 。”宗懔《荆楚岁时记》还说:“贴画鸡,或斫镂五采及土鸡于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 。”元旦用鸡辟邪,显然是源自鸡的特性,如《花镜》所言:“雄能角胜,目能辟邪 。”
正像我国民间的许多祝福活动都经历了由消极禳解到积极祈祝的过程一样,元旦以鸡辟邪,后来也发展为以鸡祈福 。清人周亮工《书影》说:“正月一日,贴画鸡 。今都门剪以插首,中州画以悬堂,中州贵人尤好画大鸡于石,元旦张之 。盖北地类呼吉为鸡,俗云室上大吉也 。”这里所谈鸡的吉祥意义,是由于“鸡”和“吉”的谐音而来的 。此外,这种吉祥意义的产生也还在于鸡的德行 。古人认为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首顶冠,文也;足博距,武也;见敌能斗,勇也;遇食呼群,仁也;守夜有时,信也 。”(《花镜》)
元旦的独特饮食,主要是饮品,诸如桃汤、柏酒、屠苏、椒酒等 。它们有的意在驱辟不吉,更多的则是祈春祝颂 。
屠苏是古代诗人多曾吟咏过的一种元旦饮品 。相传屠苏是村外草庵之名,有人曾住在其中,每到除夕就送村里人一种药剂,装在布囊里,浸入井水中,元旦取井水放在酒樽里饮用,说是这样就不会得瘟疫 。这种屠苏酒,也写作酴酥、屠酥 。
桃汤是一种用桃煮的汤 。原本是借桃驱鬼辟邪的功能煮汤挥洒的,《汉书·王莽传》说:“又感叹高庙神灵,遣虎贲武士高庙……桃汤赭鞭,鞭洒屋壁 。”后来,用于挥洒的桃汤变成了饮料,在元旦时饮用,以辟邪祈福 。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 。”
柏酒是一种用柏树叶浸制的酒 。柏为长青之树,叶后凋而耐久,被古人取作长寿的象征;其中柏叶又可以服食,故有柏叶酒,其用意也是祝福长寿 。《汉官仪》说:“正旦饮柏叶酒上寿”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则又指出辟邪的作用:“柏特后凋而耐久,禀坚凝之质及多寿之木,所以可入服食 。道家以之点汤常饮,元旦日以浸酒避邪,皆取于此 。”
椒酒是用椒籽浸制的酒 。古俗元旦日子孙向家长进椒酒,意在祝吉祈寿 。椒是一种香草,汉代宫廷取其温、香、多子特点,和泥涂抹宫室,后来则用于祈春祝颂 。据说晋代刘臻的妻子陈氏曾在正月初一献《椒花颂》,因而后世通称新年祝词为“椒花颂” 。
此外,元旦还有献五辛盘之俗,这显然与立春的节俗联系起来了 。
饮食之外,元旦的节物当然还有许多 。就节俗活动而言,最主要的无疑是拜年贺节了 。这项节俗从古至今盛行不衰,蔚为大观 。其中有些尚有实际意义,有的则纯粹是礼节性的,徒具虚文 。就历史的发展来看,大抵早期的拜年贺节实际一些,细民百姓的实际一些,官场里的拜贺多是虚文俗套,且越到晚近越是虚妄 。
从《梦粱录》记载的宋代习俗看,那时拜年多还比较实在:“士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 。”而明代陆容《菽园杂记》记载的就不同了:
京师元旦后,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 。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受不专 。如东西长安街,朝官居住最多,至此者,不问识与不识,望门投刺,有不下马或不至其门令人送名帖者 。遇黠仆应门,则皆却而不纳,或有闭门不纳者 。在京师仕者,有每旦朝退,即纳伴而往,至入更酣醉而还 。三四日后,始暇拜父母 。不知此何风俗,亦不知始自何年,闻顺天间尚无如此之滥也 。
有清一代仍然是虚文浮风炽盛 。《燕京杂记》说:
正月初旬,拜年者踵门,疾呼接帖,投一名刺,忽忽驰去,多不晤主人 。司阍者记其姓名于外,多有不识者 。倘无司阍者,客到嫌于启门,贴一纸囊于门外,外写“请留尊柬”四字,拜者投刺于中即去 。浮文无当,一至于此 。
诚如陆容所说,“士庶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 。旧时,百姓人家,小孩儿刚睁开眼,就兴高采烈地向父母尊长拜年;无论大人小孩,在村街里相遇,老远就要高声道上一声:“过年好!”之后,是给住处较近的亲朋拜年;破五以后,则是出远门拜年 。一个正月里,要拜的都要拜到,不能亲往,也要捎了话、带了礼去 。
正月初五:送穷破五迎财神
我国传统的年节,元旦之后,几乎每天都有相应的节俗,但又都是元旦的延续 。到了初五,有了一些独立的节俗,如送穷、开市等等 。
正月初五,也叫“破五” 。之所以叫破五,是因为此前几天的禁忌——不倒垃圾、不出远门、不动碾磨碓臼、不事女工针黹,甚至有不汲新水……到今天全都可以破除,商铺也开始营业了 。
民俗中所谓“破五送穷”
元旦期间的上述诸禁忌中,不倒垃圾最为突出 。民俗认为,元旦至破五不倒垃圾,能够聚财,否则就倒了“福气” 。然而,垃圾堆多了,毕竟影响卫生,所以到初五要倒出去,又有了讲究,叫“送穷” 。
送穷有许多别称,诸如送五穷、赶五穷、送穷土、送穷灰、送穷媳妇出门 。显然,“五”关系到日子,而“穷”则正是元旦以来积聚起来的垃圾 。送穷,当然也就富贵有余了 。
送穷的方式颇多 。简单的只是清早响着爆竹把垃圾倒出门外完事,复杂些的则要用纸剪一个小人(穷媳妇)送走,甚至还要让她背个装了垃圾的纸袋送在门外;更有破五饱食或汲水满瓮的,称“填穷”,或者把别人家的“穷媳妇”拿走,称“得富” 。
所谓“祭神开业”是另一项节俗
破五的另外一项节俗,是商铺祭财神之后开始营业,因为俗传这一天又是财神的生日 。
一般来说,商铺营业到年三十儿打烊后,就要歇业数天 。旧时老北京的铺户这几天都要在门窗护板上挂起绘有《水泊梁山》、《桃园三结义》、《精忠报国》等连环画的窗帘,过年休息;只有油盐水粮店在门板上开个小洞,对外营业 。而开市又有相关的仪规,且多与财神有关 。
关于财神的生日,有说是正月初二的,有说是正月初五的 。说在初五,怕与所谓“五路财神”有关 。五路财神的前身,也是财神的原型之一,为元末的何五路,后来也叫五显神、五通神 。他本来只是一个,但后人因其“五”字而附会为五个——财神爷自然是越多越好,东南西北中五路来财,岂不更好?因为是五路财神,生日当然应该在初五了 。
文学作品中,一般把财神在年节几天看得十分要紧 。除夕夜五更时分接灶神、财神 。之后的几天都要祭财神 。开业前祭财神有一种特别的仪俗,那就是掌柜的打算炒哪位的鱿鱼,就不让他拜神 。老北京的这项祭财神之举在初五,初六的祭财神则叫“送神”,实际是把张挂、供奉的神祃儿烧掉,之后,“鞭炮齐鸣,伙计们都猛劲地摇算盘,用秤杆敲打秤盘,屋里屋外响成一片,谓之‘响响当当,大吉大利’ 。这时便有乞丐们来唱‘喜歌’,掌柜的少不得要赏他们几个‘喜钱’ 。在强烈的祝愿气氛中,店铺打开了护窗板,露出早已贴好的‘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红对联,开始正式营业”(常人春《老北京的风俗》) 。
正月初七:剪彩为人食菜羹
人日指正月初七 。旧时关于正月的几天,都被人们与常见的事物联系在了一起:一日鸡,二日犬,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 。不过,诸多日子中,除元旦之外,最被看重的是人日,其他仅仅是以当日阴晴占某物是繁盛还是有灾而已 。
人日也叫“人七(日)”、“人庆(日)”,唐代的时候还叫“人胜节” 。按道家的解释来说,“天地先生鸡、次狗、次猪、次羊、次牛、次马、始生人”,以人为尊 。人日的主要节俗活动也多体现了重视人的意念,明人杨慎的《艺苑雌黄》就说:“古人七日贴人于帐,重人也 。”
人日最主要的节俗是作人胜,或戴在鬓发,或贴在屏风床帐,或用来馈赠 。在南北朝时期的梁代,这种风俗就比较风行了 。《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 。剪彩为人,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 。又造华胜以相遗 。”
胜本来是妇女的一种首饰,取意“优美”、“优胜” 。传说中的西王母曾戴过这种首饰,《山海经·西山经》就说:西王母“蓬发戴胜” 。胜有许多种,如人胜、方胜、宝胜、花胜、春胜等,人日主要用人胜和花(华)胜 。人胜一般剪刻成人的形象,妇女戴在鬓边或者用来送人 。花胜一般以花鸟为题材,形状近似于现代的花结 。
人日裁剪人胜、花胜插鬓或送人之俗在汉代就已见端倪,到南北朝时有了明确的文字记载,并有相应的解说:“剪彩人者,人入新年,形容改从新也 。”(《荆楚岁时记》)既然人日戴胜、馈胜之俗表示对人的重视,同时又有美化装饰的实用功能,它的流传自然是长久不衰了 。至近代,这种习俗仍然流行,《江南志书》说:“人日,妇女剪彩为人,或为燕雀相馈遗,以为鬓髻之饰 。”历史上有关人日剪彩的诗词不少,都约略地谈到了这种习俗,李商隐《人日即事》诗以诗人惯常的情调写人写事,诗中“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一句,谈到了人胜的渊源 。同是唐代的徐延寿有《人日剪彩》诗,专从妇女角度来写,颇具韵致:
闺妇持刀坐,自怜裁剪新 。
叶催情缀色,花寄手成春 。
贴燕留妆户,粘鸡待饷人 。
擎来问夫婿,何处不如真?
正月初十:石头生日嫁鼠女
春节期间,传统民间习俗里有许多忌讳,有些要到正月末二月初才能彻底解除 。十不动就是一种禁忌习俗,它的日期是正月初十 。而由于禁忌主要是使用石碾磨等石制用具,所以这一天也被称为“石头生日” 。
实际上,正月初十的诸多节俗,都与谐音有关,如十、石、实、食,节俗活动都是如此 。这一天除叫石头生日外,还叫石不动、石磨生日、石头神生日 。又叫十日子,也叫实日子 。此外还有食烙饼的习俗,不仅以十谐食,而且还以“烙”谐音“落”,形成落得钱财的彩头 。
十不动的主要习俗,就是举凡石制工具都忌讳搬动 。碌碡这个时节是用不到的,此外的碾、磨、碓臼都不能动,捶布石也忌讳动用 。不仅如此,有的地方还有向这些石制用具设供烧香祭拜的 。此外还要食烙馍,讨彩头 。《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河南沘源的此种风俗说:“初十日为石头生日,名曰十不动,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 。午餐必食馍饼,谓之石落 。……初十日食此烙馍,一年内遇何事,必十分落钱也 。”有的地方也可以动石头,但那是用于占验预卜的 。如山东一些地区,初九晚上把一只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子系罐耳,由十个姑娘轮流抬着瓦罐走,如果石头始终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落地则可能歉收 。
正月初十诞辰的石头神,几乎是名不见经传,但一些地方的民众还创造出一位女性的石头神,叫石婆婆 。相传这一天石婆婆要睁眼,所以忌动针黹 。实际上,在民间所说的“大新正月”里,碾磨、针黹之类的几乎并不需要动用,所以多些禁忌也无妨 。如果不得不动用,就证明当事人在忙年的时候没有把年根下、正月里的事情准备好,偷了懒;而这些禁忌,似乎也就成了对这类人的提醒和警戒 。
在我国的民俗文化中,老鼠算得上一个重要角色,它不仅是12生肖中首屈一指的一个,还搬演了一幕幕娶亲、嫁女的热闹景致,并且上了民间的年画,成了孩子们的游戏,而民众还专门给它们的嫁娶留出一个日子来 。
实际上,老鼠嫁女的日子因地方的不同而多有差异,包括了正月里的数个日子:初一、初三、初十、十二、十六、二十四 。不仅节期不统一,名称和节俗也显现出很大的反差 。如名称:叫老鼠嫁女,也叫老鼠娶亲(文雅一些则叫“鼠纳妇”);如节俗:有的要安静,有的要鼓噪 。不过,指归却是一致的:一年中早早就如此这般地禳除鼠灾 。在鼠,有嫁自然有娶,那是鼠们的事情;在人,则只是要把老鼠早些“嫁”走——嫁出去的老鼠泼出去的水,再也别回来!
人们在老鼠嫁女日的作为,一是不打搅,一是凑热闹,形成静噪不同的两种节俗 。不打搅,就是在那个日子里不点灯、早睡觉,以免打扰老鼠的亲事 。凑热闹,是要帮助老鼠准备喜糖,在晚间把糖果、糕饼、米花一类的东西放到暗处或老鼠出入的地方;还要敲打锅盖、簸箕等,为老鼠催妆 。
为了禳解鼠害,民众更有老鼠嫁女日单纯的饷鼠之俗——给老鼠吃好 。比如《张北县志》说:“正月初十日,谓之‘十至’ 。是日,为老鼠娶媳妇之日 。各家蒸糕,或煮以米饭,撒于各处以为鼠食,焚香祷祝,免鼠搅扰 。”《泌州志》则说:“初十日,俗云‘鼠娶妇’ 。用谷面作蒸食,名曰‘十子团’,夜则置诸壁缝、土穴,以饷之 。”这里的举动,几乎就是对老鼠的贿赂了 。
老鼠嫁女(娶亲)之举由于其戏剧性和趣味性,还被民间艺术和游艺活动所吸收,成为它们的主题 。在民间年画和剪纸中,老鼠嫁女是常见的题材之一 。比如天津杨柳青年画,画中描绘一群穿红戴绿的老鼠,扛旗打伞,敲铜锣吹唢呐,花轿抬着鼠新娘,鼠新郎则身着官服,胸戴红花,一派热闹的娶亲气象 。然而,在这热闹之中,总是有一只大肥猫在旁边,或者竟是正在捉了老鼠吃 。整个年画构思奇特,颇具戏剧性,又反映了人们除鼠去害的信念 。
而在民间游戏中,人们则把老鼠直接嫁给了猫新郎 。游戏由十多个孩子组成,其中一个男孩扮猫新郎,一个女孩扮鼠新娘,其他男孩扮轿夫和锣鼓唢呐手,女孩则扮伴娘 。游戏时,两个男孩双臂交叉,双手互握,构成轿子,抬着新娘送给新郎,吹鼓手则在旁边用两手拢成喇叭状,边走边吹,同时大家一齐高唱民谣:“老鼠嫁女,嫁到哪里?嫁到猫公肚里 。”这游戏虽然不必在老鼠嫁女日来玩,但也与民间除鼠去害的信念不无关系 。“正月里来闹新春”,旧时关于正月的几天,都被人们与常见的事物联系在了一起:一日鸡,二日犬,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
万象更新的时节,总有数不完的属于春节特有的快乐 。现在咱们就来认识一下,从古至今,咱们中国人怎样过春节 。
正月初一:三元初始贴画鸡
在我国历史上,新年开始的第一天一直是叫“元旦”的 。民国以来实行公元纪年后,元旦一词专用于公历新年,而传统的元旦则称春节 。不过,两千多年的传统印痕毕竟难以遽然抹去,我们这里的叙述中,提到春节的更多是元旦 。
元旦的“元”,是“初”、“始”的意思,“旦”本来指太阳刚刚出来,这里可以解释为“日子”,元旦合称即是“初始的日子”,也就是一年的第一天 。梁代萧子云诗云:“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
元旦还称作“三元”,唐徐坚《初学记》引隋杜台卿《王烛宝典》说:“正月为端月,其一日为元旦,……亦云三元”,三元的解释为“岁之元,时(季)之元,月之元” 。当然,“三元”一语意义颇多,如岁时称谓中除指元旦外,还指正、七、十月十五上、中、下三元 。
同样从年、季、月三个方面考虑,元旦还称为“三始”、“三朝”,《汉书·鲍宣传》:“今日蚀于三始,诚可畏惧 。”注释引用如淳的话说:“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始,犹朝也 。”
此外,元旦还有端日、岁朝、正日、正旦等别称 。又有“新正”之称,既指元旦,如唐代僧皎然《送邬参之洪州觐兄弟》诗云:“外别经离乱,新正忆弟兄”;也指正月,白居易《喜入新年自咏诗》云:“白须如雪五朝臣,又入新正第七旬 。”
从元旦的所有这些别称中,可以看出人们对元旦的认识 。
鸡日贴画鸡
元旦的一些节俗是从除夕延续下来的,但更多的是有着独立寓意的新的习俗,诸如贴画鸡、饮椒酒、拜年等等 。元旦也叫“鸡日”,这也可以说是古人对新正的一种朴素的认识 。古人以阴阳观念来解释事物,认为鸡是阳物,元旦也属阳,有着同样的属性 。基于这样的认识,鸡也便在元旦的礼俗活动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
首先是用鸡辟邪,方法是杀鸡著门上或贴画鸡于门,《太平御览》引裴玄《新言》说:“正朝县官杀羊悬其头于门,又斫鸡以副之,俗说以厌厉 。”《风俗通》也说:“以雄鸡着门上,以和阴阳 。”宗懔《荆楚岁时记》还说:“贴画鸡,或斫镂五采及土鸡于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 。”元旦用鸡辟邪,显然是源自鸡的特性,如《花镜》所言:“雄能角胜,目能辟邪 。”
正像我国民间的许多祝福活动都经历了由消极禳解到积极祈祝的过程一样,元旦以鸡辟邪,后来也发展为以鸡祈福 。清人周亮工《书影》说:“正月一日,贴画鸡 。今都门剪以插首,中州画以悬堂,中州贵人尤好画大鸡于石,元旦张之 。盖北地类呼吉为鸡,俗云室上大吉也 。”这里所谈鸡的吉祥意义,是由于“鸡”和“吉”的谐音而来的 。此外,这种吉祥意义的产生也还在于鸡的德行 。古人认为鸡有文、武、勇、仁、信五德:“首顶冠,文也;足博距,武也;见敌能斗,勇也;遇食呼群,仁也;守夜有时,信也 。”(《花镜》)
元旦的独特饮食,主要是饮品,诸如桃汤、柏酒、屠苏、椒酒等 。它们有的意在驱辟不吉,更多的则是祈春祝颂 。
屠苏是古代诗人多曾吟咏过的一种元旦饮品 。相传屠苏是村外草庵之名,有人曾住在其中,每到除夕就送村里人一种药剂,装在布囊里,浸入井水中,元旦取井水放在酒樽里饮用,说是这样就不会得瘟疫 。这种屠苏酒,也写作酴酥、屠酥 。
桃汤是一种用桃煮的汤 。原本是借桃驱鬼辟邪的功能煮汤挥洒的,《汉书·王莽传》说:“又感叹高庙神灵,遣虎贲武士高庙……桃汤赭鞭,鞭洒屋壁 。”后来,用于挥洒的桃汤变成了饮料,在元旦时饮用,以辟邪祈福 。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一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 。”
柏酒是一种用柏树叶浸制的酒 。柏为长青之树,叶后凋而耐久,被古人取作长寿的象征;其中柏叶又可以服食,故有柏叶酒,其用意也是祝福长寿 。《汉官仪》说:“正旦饮柏叶酒上寿”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则又指出辟邪的作用:“柏特后凋而耐久,禀坚凝之质及多寿之木,所以可入服食 。道家以之点汤常饮,元旦日以浸酒避邪,皆取于此 。”
椒酒是用椒籽浸制的酒 。古俗元旦日子孙向家长进椒酒,意在祝吉祈寿 。椒是一种香草,汉代宫廷取其温、香、多子特点,和泥涂抹宫室,后来则用于祈春祝颂 。据说晋代刘臻的妻子陈氏曾在正月初一献《椒花颂》,因而后世通称新年祝词为“椒花颂” 。
此外,元旦还有献五辛盘之俗,这显然与立春的节俗联系起来了 。
饮食之外,元旦的节物当然还有许多 。就节俗活动而言,最主要的无疑是拜年贺节了 。这项节俗从古至今盛行不衰,蔚为大观 。其中有些尚有实际意义,有的则纯粹是礼节性的,徒具虚文 。就历史的发展来看,大抵早期的拜年贺节实际一些,细民百姓的实际一些,官场里的拜贺多是虚文俗套,且越到晚近越是虚妄 。
从《梦粱录》记载的宋代习俗看,那时拜年多还比较实在:“士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 。”而明代陆容《菽园杂记》记载的就不同了:
京师元旦后,上自朝官,下至庶人,往来交错道路者连日,谓之“拜年” 。然士庶人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朝官往来,则多泛受不专 。如东西长安街,朝官居住最多,至此者,不问识与不识,望门投刺,有不下马或不至其门令人送名帖者 。遇黠仆应门,则皆却而不纳,或有闭门不纳者 。在京师仕者,有每旦朝退,即纳伴而往,至入更酣醉而还 。三四日后,始暇拜父母 。不知此何风俗,亦不知始自何年,闻顺天间尚无如此之滥也 。
有清一代仍然是虚文浮风炽盛 。《燕京杂记》说:
正月初旬,拜年者踵门,疾呼接帖,投一名刺,忽忽驰去,多不晤主人 。司阍者记其姓名于外,多有不识者 。倘无司阍者,客到嫌于启门,贴一纸囊于门外,外写“请留尊柬”四字,拜者投刺于中即去 。浮文无当,一至于此 。
诚如陆容所说,“士庶各拜其亲友,多出实心” 。旧时,百姓人家,小孩儿刚睁开眼,就兴高采烈地向父母尊长拜年;无论大人小孩,在村街里相遇,老远就要高声道上一声:“过年好!”之后,是给住处较近的亲朋拜年;破五以后,则是出远门拜年 。一个正月里,要拜的都要拜到,不能亲往,也要捎了话、带了礼去 。
正月初五:送穷破五迎财神
我国传统的年节,元旦之后,几乎每天都有相应的节俗,但又都是元旦的延续 。到了初五,有了一些独立的节俗,如送穷、开市等等 。
正月初五,也叫“破五” 。之所以叫破五,是因为此前几天的禁忌——不倒垃圾、不出远门、不动碾磨碓臼、不事女工针黹,甚至有不汲新水……到今天全都可以破除,商铺也开始营业了 。
民俗中所谓“破五送穷”
元旦期间的上述诸禁忌中,不倒垃圾最为突出 。民俗认为,元旦至破五不倒垃圾,能够聚财,否则就倒了“福气” 。然而,垃圾堆多了,毕竟影响卫生,所以到初五要倒出去,又有了讲究,叫“送穷” 。
送穷有许多别称,诸如送五穷、赶五穷、送穷土、送穷灰、送穷媳妇出门 。显然,“五”关系到日子,而“穷”则正是元旦以来积聚起来的垃圾 。送穷,当然也就富贵有余了 。
送穷的方式颇多 。简单的只是清早响着爆竹把垃圾倒出门外完事,复杂些的则要用纸剪一个小人(穷媳妇)送走,甚至还要让她背个装了垃圾的纸袋送在门外;更有破五饱食或汲水满瓮的,称“填穷”,或者把别人家的“穷媳妇”拿走,称“得富” 。
所谓“祭神开业”是另一项节俗
破五的另外一项节俗,是商铺祭财神之后开始营业,因为俗传这一天又是财神的生日 。
一般来说,商铺营业到年三十儿打烊后,就要歇业数天 。旧时老北京的铺户这几天都要在门窗护板上挂起绘有《水泊梁山》、《桃园三结义》、《精忠报国》等连环画的窗帘,过年休息;只有油盐水粮店在门板上开个小洞,对外营业 。而开市又有相关的仪规,且多与财神有关 。
关于财神的生日,有说是正月初二的,有说是正月初五的 。说在初五,怕与所谓“五路财神”有关 。五路财神的前身,也是财神的原型之一,为元末的何五路,后来也叫五显神、五通神 。他本来只是一个,但后人因其“五”字而附会为五个——财神爷自然是越多越好,东南西北中五路来财,岂不更好?因为是五路财神,生日当然应该在初五了 。
文学作品中,一般把财神在年节几天看得十分要紧 。除夕夜五更时分接灶神、财神 。之后的几天都要祭财神 。开业前祭财神有一种特别的仪俗,那就是掌柜的打算炒哪位的鱿鱼,就不让他拜神 。老北京的这项祭财神之举在初五,初六的祭财神则叫“送神”,实际是把张挂、供奉的神祃儿烧掉,之后,“鞭炮齐鸣,伙计们都猛劲地摇算盘,用秤杆敲打秤盘,屋里屋外响成一片,谓之‘响响当当,大吉大利’ 。这时便有乞丐们来唱‘喜歌’,掌柜的少不得要赏他们几个‘喜钱’ 。在强烈的祝愿气氛中,店铺打开了护窗板,露出早已贴好的‘开市大吉,万事亨通’的红对联,开始正式营业”(常人春《老北京的风俗》) 。
正月初七:剪彩为人食菜羹
人日指正月初七 。旧时关于正月的几天,都被人们与常见的事物联系在了一起:一日鸡,二日犬,三日猪,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马,七日人,八日谷 。不过,诸多日子中,除元旦之外,最被看重的是人日,其他仅仅是以当日阴晴占某物是繁盛还是有灾而已 。
人日也叫“人七(日)”、“人庆(日)”,唐代的时候还叫“人胜节” 。按道家的解释来说,“天地先生鸡、次狗、次猪、次羊、次牛、次马、始生人”,以人为尊 。人日的主要节俗活动也多体现了重视人的意念,明人杨慎的《艺苑雌黄》就说:“古人七日贴人于帐,重人也 。”
人日最主要的节俗是作人胜,或戴在鬓发,或贴在屏风床帐,或用来馈赠 。在南北朝时期的梁代,这种风俗就比较风行了 。《荆楚岁时记》说:“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 。剪彩为人,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 。又造华胜以相遗 。”
胜本来是妇女的一种首饰,取意“优美”、“优胜” 。传说中的西王母曾戴过这种首饰,《山海经·西山经》就说:西王母“蓬发戴胜” 。胜有许多种,如人胜、方胜、宝胜、花胜、春胜等,人日主要用人胜和花(华)胜 。人胜一般剪刻成人的形象,妇女戴在鬓边或者用来送人 。花胜一般以花鸟为题材,形状近似于现代的花结 。
人日裁剪人胜、花胜插鬓或送人之俗在汉代就已见端倪,到南北朝时有了明确的文字记载,并有相应的解说:“剪彩人者,人入新年,形容改从新也 。”(《荆楚岁时记》)既然人日戴胜、馈胜之俗表示对人的重视,同时又有美化装饰的实用功能,它的流传自然是长久不衰了 。至近代,这种习俗仍然流行,《江南志书》说:“人日,妇女剪彩为人,或为燕雀相馈遗,以为鬓髻之饰 。”历史上有关人日剪彩的诗词不少,都约略地谈到了这种习俗,李商隐《人日即事》诗以诗人惯常的情调写人写事,诗中“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一句,谈到了人胜的渊源 。同是唐代的徐延寿有《人日剪彩》诗,专从妇女角度来写,颇具韵致:
闺妇持刀坐,自怜裁剪新 。
叶催情缀色,花寄手成春 。
贴燕留妆户,粘鸡待饷人 。
擎来问夫婿,何处不如真?
正月初十:石头生日嫁鼠女
春节期间,传统民间习俗里有许多忌讳,有些要到正月末二月初才能彻底解除 。十不动就是一种禁忌习俗,它的日期是正月初十 。而由于禁忌主要是使用石碾磨等石制用具,所以这一天也被称为“石头生日” 。
实际上,正月初十的诸多节俗,都与谐音有关,如十、石、实、食,节俗活动都是如此 。这一天除叫石头生日外,还叫石不动、石磨生日、石头神生日 。又叫十日子,也叫实日子 。此外还有食烙饼的习俗,不仅以十谐食,而且还以“烙”谐音“落”,形成落得钱财的彩头 。
十不动的主要习俗,就是举凡石制工具都忌讳搬动 。碌碡这个时节是用不到的,此外的碾、磨、碓臼都不能动,捶布石也忌讳动用 。不仅如此,有的地方还有向这些石制用具设供烧香祭拜的 。此外还要食烙馍,讨彩头 。《中华全国风俗志》记载河南沘源的此种风俗说:“初十日为石头生日,名曰十不动,家家向石头焚香致敬 。午餐必食馍饼,谓之石落 。……初十日食此烙馍,一年内遇何事,必十分落钱也 。”有的地方也可以动石头,但那是用于占验预卜的 。如山东一些地区,初九晚上把一只瓦罐冻结在一块平滑的大石头上,初十早晨,用绳子系罐耳,由十个姑娘轮流抬着瓦罐走,如果石头始终不落地,则预示当年丰收,落地则可能歉收 。
正月初十诞辰的石头神,几乎是名不见经传,但一些地方的民众还创造出一位女性的石头神,叫石婆婆 。相传这一天石婆婆要睁眼,所以忌动针黹 。实际上,在民间所说的“大新正月”里,碾磨、针黹之类的几乎并不需要动用,所以多些禁忌也无妨 。如果不得不动用,就证明当事人在忙年的时候没有把年根下、正月里的事情准备好,偷了懒;而这些禁忌,似乎也就成了对这类人的提醒和警戒 。
在我国的民俗文化中,老鼠算得上一个重要角色,它不仅是12生肖中首屈一指的一个,还搬演了一幕幕娶亲、嫁女的热闹景致,并且上了民间的年画,成了孩子们的游戏,而民众还专门给它们的嫁娶留出一个日子来 。
实际上,老鼠嫁女的日子因地方的不同而多有差异,包括了正月里的数个日子:初一、初三、初十、十二、十六、二十四 。不仅节期不统一,名称和节俗也显现出很大的反差 。如名称:叫老鼠嫁女,也叫老鼠娶亲(文雅一些则叫“鼠纳妇”);如节俗:有的要安静,有的要鼓噪 。不过,指归却是一致的:一年中早早就如此这般地禳除鼠灾 。在鼠,有嫁自然有娶,那是鼠们的事情;在人,则只是要把老鼠早些“嫁”走——嫁出去的老鼠泼出去的水,再也别回来!
人们在老鼠嫁女日的作为,一是不打搅,一是凑热闹,形成静噪不同的两种节俗 。不打搅,就是在那个日子里不点灯、早睡觉,以免打扰老鼠的亲事 。凑热闹,是要帮助老鼠准备喜糖,在晚间把糖果、糕饼、米花一类的东西放到暗处或老鼠出入的地方;还要敲打锅盖、簸箕等,为老鼠催妆 。
为了禳解鼠害,民众更有老鼠嫁女日单纯的饷鼠之俗——给老鼠吃好 。比如《张北县志》说:“正月初十日,谓之‘十至’ 。是日,为老鼠娶媳妇之日 。各家蒸糕,或煮以米饭,撒于各处以为鼠食,焚香祷祝,免鼠搅扰 。”《泌州志》则说:“初十日,俗云‘鼠娶妇’ 。用谷面作蒸食,名曰‘十子团’,夜则置诸壁缝、土穴,以饷之 。”这里的举动,几乎就是对老鼠的贿赂了 。
老鼠嫁女(娶亲)之举由于其戏剧性和趣味性,还被民间艺术和游艺活动所吸收,成为它们的主题 。在民间年画和剪纸中,老鼠嫁女是常见的题材之一 。比如天津杨柳青年画,画中描绘一群穿红戴绿的老鼠,扛旗打伞,敲铜锣吹唢呐,花轿抬着鼠新娘,鼠新郎则身着官服,胸戴红花,一派热闹的娶亲气象 。然而,在这热闹之中,总是有一只大肥猫在旁边,或者竟是正在捉了老鼠吃 。整个年画构思奇特,颇具戏剧性,又反映了人们除鼠去害的信念 。
而在民间游戏中,人们则把老鼠直接嫁给了猫新郎 。游戏由十多个孩子组成,其中一个男孩扮猫新郎,一个女孩扮鼠新娘,其他男孩扮轿夫和锣鼓唢呐手,女孩则扮伴娘 。游戏时,两个男孩双臂交叉,双手互握,构成轿子,抬着新娘送给新郎,吹鼓手则在旁边用两手拢成喇叭状,边走边吹,同时大家一齐高唱民谣:“老鼠嫁女,嫁到哪里?嫁到猫公肚里 。”这游戏虽然不必在老鼠嫁女日来玩,但也与民间除鼠去害的信念不无关系 。这个只有问古代人了,呵呵!
宋代以前没火药,应该是用竹子来爆吧,所以叫爆竹
宋代以后有火药了才流行火炮了吧!
然后当时的国家可能认为对原始火箭是大杀器,于是像现代一样的核武器一样禁用,最后就和平利用大杀器可能就有冲天炮、烟花这些吧!
当然古代人应该是非常迷信的、讲家族和敬祖先的,所以过年应该少了一些祭祀活动吧!
当然古代人也会乘热闹的机会购年华逛庙会什么的,那个时候没有现代的超市或商场,庙会应该是非常热闹的,可能多少才子佳人都会克制不住内心冲动跑去闹一闹吧!至少有莲花闹、舞龙舞其他的什么的吧!
********************************.......
自己乱想的哈,不权威放鞭炮、贴红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