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健委:五类情况下的医疗服务和就诊应及时安排

本文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11月12日 ,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 ,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雷海潮介绍 , “生命至上、人民至上” , 这是我们党的执政理念 。 这个执政理念不仅仅是要贯穿在疫情防控的具体过程当中 , 也要体现在我们日常诊疗服务的各个环节的组织当中 , 所以一方面“疫情要防住” , 但是老百姓日常的诊疗需要 , 也要给予相应的安排 , 做出积极的回应 , 不能够因为疫情防控的理由推诿、拒收患者 。 下面五类情况应及时进行相应的安排:
国家卫健委:五类情况下的医疗服务和就诊应及时安排
文章图片
一是已经发生疫情的地方 , 比如小区、村庄 , 也就是有高风险疫情的地方 , 一定要建立在应急处置状态下的医疗服务运行相应的安排机制 , 也就是说 , 我们要了解在高风险地区的这些居民 , 有哪些特殊的就医需求 。
比如有哪些高龄老人 , 有哪些人是合并基础性疾病 , 小区、村庄当中有没有孕产妇 , 有没有一些需要进行持续照料的透析患者 , 做到心中有数 。 在了解底数的情况下 , 要及时对他们在疫情处置过程当中的就诊做出相应的安排 。 在这方面 , 我们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 比如说在已经发生疫情的地方 , 可以通过安排黄码医院 , 也就是对于风险人员就诊有相应的保障和渠道 , 各地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做法 , 关键就是要真正落到实处 。 另外 , 对这些健康敏感人群要建立台账 , 对他们的需求要随时做出响应 , 特别是看病就诊方面 , 要有绿色通道 , 既能够让他们第一时间到医疗机构就诊 , 也能够在完成医疗处置之后顺利返回社区 。
二是更加科学精准做好医疗机构本身疫情防控工作 。
医疗机构是接诊患者的 , 在发生疫情的地方难免会有阳性感染人员到医疗机构就诊 , 一旦具有感染风险的人员去就诊 , 这样的环境有可能产生风险 。 因此 , 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 , 对于患者到访的环境进行终末消杀 。 但是 , 医疗机构发生这样的情况以后 , 不能简单的一封了之、一关了之 , 还是要讲究科学精准 , 要进行风险研判和评估 。 一旦做完了终末消杀 , 评估这些风险已经得到了有效管控 , 应该在第一时间恢复这些医疗机构的日常诊疗秩序 , 不能够说因为有阳性感染者到访 , 就持续关闭、关闭很多的科室 , 关闭很长的时间 , 这样往往就会影响到其他患者看病就诊的机会和服务安排的问题 。
三是要对一些重点人群做出更加精细的安排 。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情况下 , 要把服务工作做的更细、更加具体 。 对于辖区内患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群、孕妇 , 还有一些需要持续放化疗、透析的患者 , 都应该在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了解他们的状况 。 另外 , 对慢性病、糖尿病、高血压患者 , 要保证他们的日常用药需求 , 不能因为疫情中断药品供应 , 这样也能够使得这些慢性病患者有一个合理的安排 , 使得他们的医疗服务能够得到及时响应 。
四是进一步充实院前医疗急救力量 。
在院前医疗急救方面 , 一旦发生疫情 , 一定要保证充分的车辆、充分的人员 , 一旦有急诊方面的需要 , 要迅速派车 。 在这里也特别强调一下 , 不能因为疫情防控 , 为了达到零风险 , 就推诿、拒收患者 ,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针对所有情况的 , 所以对于这部分的急诊需求 , 应该保证相应的工作力量和服务资源 。
五是加强集中隔离点管理 。
在二十条优化措施发布之后 , 密接人员将作为重点风险人员进行隔离管理 , 进入到集中隔离点虽然新的方案缩短了时间 , 从原来的“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改为“5天集中隔离管理+3天居家隔离管理” , 在隔离点上的这段时间 , 可能也会遇到一些有医疗服务需求的人员和情况 , 这就要求集中隔离点要及时了解和排查处于集中隔离状态的人员 , 到底是什么样的健康状况 , 比如有没有基础疾病 。 另外 , 在每天的健康监测过程当中 , 除了要了解他们的体温、核酸状态以外 , 也要了解他们有哪些身体方面的不适应 , 要及时做出医疗服务安排 , 避免小病拖成大病 , 小病拖成重症 , 一旦搞成重症以后再送到医疗机构就诊 , 就诊的难度也会加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