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草原有哪些风俗 大草原的风俗春节

内蒙古的过年风俗有那些?每年农历腊月二十三日为小年,这天是送火神爷的“年火”之日 。除清扫环境外,还要合家团聚,燃放鞭炮,喝好酒,吃好饭,并把牛羊肉、糖块、面饼、奶食品供奉在神龛前,向灶神焚香叩拜热闹非凡 。
大年,也就是春节 。蒙古族取奶食洁白无垢之意,称春节为“白节” 。除夕,晚辈要向长辈敬“辞岁酒”,围着火塘吃饺子 。饭罢,还要下棋,玩“嘎拉卡”(羊骨头),在马头琴的伴奏下,通宵达旦地唱歌、玩耍 。次日拂晓,男女老幼便穿上崭新的民族服装,由长辈带着全家人祭天,并在堆积的“敖包”前向西南方向叩拜 。接着,开始拜年 。由晚辈向长辈叩头敬酒、献哈达,祝愿老人健康长寿,一生平安 。初一到初四,他们一般不远行 。初五以后,他们才骑着骏马,兴高采烈地带着礼物到亲友家拜年,共进全羊酒宴 。每逢节日期间,草原上到处都充满了欢歌笑语,各族群众沉浸在节日的幸福之中 。
鄂伦春族过春节的习俗
春节也是鄂伦春族一年一度的重大节日 。节前进山打猎,冰上捕鱼,备过新年 。腊月二十三火神上天,要供食品 。除夕,家家户户祭祀祖先和北斗星,吃团圆饭,守夜 。
初一清晨,人们忙着煮新包的“谢纳温”(饺子),鸣放鞭炮或向天空鸣枪,以示迎来了新的一年 。全家人走出屋外,面向东或南,燃起九柱香,叩头祭拜天神和山神,祈求神灵恩赐猎物,保佑全家免灾免祸、吉祥如意 。祭祀之后,按辈份次序入座就餐 。席间,晚辈要向长辈斟酒、叩头拜年,先拜爷爷、奶奶,再拜父亲、母亲 。弟弟、妹妹也要向哥哥、姐姐拜年,行屈膝请安礼 。晚辈向长辈拜年时,长辈要用手指蘸酒,向上、下、左、右弹三下,以示敬天敬地敬祖,然后向来拜的人嘱咐几句吉利的话 。太阳出来以后,人们穿上新衣服,携儿带女,带着酒肉互相拜年,先到氏族或家族中最年长者家里行拜,然后再到其他家 。进门先烧香祭火神,向篝火里扔一块肉,洒一杯酒,主人陪同客人祭拜 。祭祀毕,客人向主人敬酒、敬烟、叩头,并祝愿老人健康长寿 。受拜的长辈同样向来拜者说几句祝福的话,有的还要给压岁钱或几块糖 。这一天,老人一般都在家里等候晚辈来拜年 。
初二开始,老年人互相拜年,或聚集在一起饮酒娱乐,青年人则自动组织起来进行文体活动,或者唱歌跳舞;或者赛马射击、摔跤比赛;或者下棋玩牌 。歌舞尤为人们所喜爱 。他们的舞蹈有反映飞禽走兽的生活怀貌的,有表现猎人捕捉野兽情景的,也有描绘妇女采集劳动场面的,动作古朴纯真,具有深厚的狩猎生活气息 。娱乐活动一直延续到初四 。初五,人们认为是“鬼日”,忌讳出门,也不许娱乐和吵闹 。这一天,人们都各自在家里休息 。初六开始,猎民可以上山打猎,恢复正常的生产活动 。
正月十六早上,有相互给对方脸上抹黑的习俗 。

内蒙古大草原有哪些风俗 大草原的风俗春节

文章插图
蒙古人是怎么过年的?蒙古人过年:
腊月二十三以后,即准备过春节 。衣食住等方面皆与平日不同 。食物方面,要制作炸油子,花样繁多,尤其是供佛之物,力求美观 。其次是包饺子,俗称“黄馍馍”或“扁食” 。
蒙古族将过春节称为“白月”,原因可能与其崇拜蓝色和白色有关 。蓝色代表蒙古民族自身,而白色代表纯洁、吉祥和神圣 。
蒙古族过春节要“送旧”和“迎新” 。所谓“送旧”即腊月二十三清扫户内户外,到傍晚时则要“祭火” 。“祭火”初由萨满教传入,后蒙古族改信喇嘛教,形式又有改变 。蒙民把羊胸脯肉连同白“哈达”、肉末粥、黄油、酒等物作为祭品,然后由长辈点燃九盏小灯 。仪式开始后,将祭品投入火中,口诵赞词,祈祷家人幸福 。祭火忌用红色筷子而用白色或黑色 。蒙古族认为火代表着一个家族的传宗接代、人丁兴旺,故而十分虔诚 。祭火仪式结束后,全家开始进餐 。有时也把剩余的祭品送与附近亲戚分享 。祭火的时辰为傍晚时分 。上祭品时,男人在前,女人在后,虔诚叩拜 。如有条件,还要专请喇嘛祭火 。春节看蒙古人:吃喝足歌舞盛
新春伊始万风象更新,远在中国北疆的蒙古族也同样沉浸在浓烈的喜悦气氛中 。
在历史上,春节本来不是蒙族传统的节庆,但是由于后来蒙古人居住地的汉人越来越多,人民的风俗也随之起了变化,使得春节变成蒙汉人民共同庆祝的欢乐时光!
不过同样是庆祝春节,草原上的蒙古人和城市中与汉人杂居的蒙古人却有很不相同的庆祝方式 。
装束色彩缤纷
草原上的蒙古人依然保持自己的传统,他们在盛大的节日中,穿上色彩缤纷的盛装,拿出最美味的食物,邀请最好的朋友和亲友来到自己的家里,一边痛饮浓香的马奶酒,一边尽情地唱歌跳舞,一边品尝肥嫩的手抓肉 。
春节是草原人民相互聚会交流的大好时机,由于很多蒙古人还在草原上保持游牧的浪漫生活方式,他们之间在平时很难有见面的机会,借着春节分隔很久的朋友也许能够在赛马大会上,或者摔跤大会上相遇 。
无论比赛成绩如何,经过激烈的场上龙争虎斗后,在私下会面的时候,他们会彼此互赠哈达,互敬鼻烟壶,以表达思念和祝福的深厚感情 。
亲戚朋友共同庆祝新春的时刻,彼此或许会感到陌生,因为一些亲戚之间距离遥远,可能十年都没见过一次面,等到见面了,经过风霜雪雨的脸已经变得难以相认了!
我就曾经见过一对亲兄弟在同一个蒙古包中饮酒,但是彼此之间竟然没有认出对方,直到一个老人点破“机关”后,两兄弟才喜极流涕!
城市庆祝方式
生长在城市中的蒙古人,他们有的已经忘记自己的母语,完全汉化;有的还能够维持自己的民族圈子,但是也不得不受整个大环境的影响,而适应潮流 。城市中的蒙古人对于春节有着和草原完全不同的概念,他们有自己的一套,还有从汉人那里学来的另一套 。一般他们还保留些许自己的庆祝方式,比如吃手抓羊肉、烧烤羊肉串、边喝酒边唱歌、拉马头琴等等,蒙古族自己的庆祝节庆方式 。
而另一方面,他们也有基本和汉人一样庆祝方式,例如亲戚相聚会、朋友聚餐、邀请上司到家中促进感情;放爆竹、扭秧歌、包饺子、小孩子做新衣等节目 。
对于汉化的蒙古人来讲,在除夕晚上的那顿团圆饭,和新旧岁交替之际午夜零时燃放爆竹是必不可少的 。
团圆饭其实是以吃饺子为主,在旧岁的零时之前,全家人会聚集在一起,一边欢声笑语,一边包饺子 。除夕夜的饺子十分讲究,首先是大家的饺子都要一样大,这表示全家人平等,谁也不欺负谁!
其次是饺子馅的选料上,绝对不可以马虎,除夕的饺子馅选材一定要有吉祥如意的含义 。例如你不可以选择牛肉馅,因为谁都不想新的一年太“劳碌”;也不可以选胡罗卜,因为没有人想自己越来越胡涂;当然也不可以放入大蒜,一直算表示不够多 。
吉祥的饺子馅包括“飞龙”肉馅、马肉馅、香菜馅、韭菜馅、羊肉馅等等 。
这些都能够从中找出吉祥的迹象,如龙腾虎跃、万马奔腾、吃香喝辣、长长久久、三羊开泰 。
喜庆“爆炸”声
除夕的这顿饺子一定要在午夜钟声敲满12次的时刻端上桌子,象征送旧迎新,圆圆满满!
与此同时,外面的爆竹和烟花也随这旧岁的离去和新年的到来而爆响起来 。这个时刻,满天都是彩色火焰,满耳都是喜庆“爆炸”声,同时满心洋溢着新春喜悦 。
穿新衣是小孩子们除了红包外最关心的一件事,虽然城市中的蒙古族孩子已经被那些价钱贵得离谱的名牌所吸引,但是仍然有一些蒙古族妈妈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要忘记自己是蒙古人的后代,会让他们在新年的时候穿上自己亲手缝制的传统服装,用情之深,用心之苦,从衣服的精美图案和细致做工足以体现 。
其实无论对草原上的蒙古人或者城市中的蒙古人,新年都是他们都特别重视的佳节 。
每逢新春时节,那些身着鲜艳服饰的草原儿女,都会经过长途跋涉来到城市中,逛街、看新鲜事物、购买各种年货,同时也要备足明年春天需要用到的生活工具 。
生长在城市中的孩子很少懂得使用母语,当他们看到自己的父母用自己听不懂的语言和陌生的矮壮汉子亲切交谈的时候,他们迷惑不解,为什么父母每年都要来这里找人讲话呢?
其实,这里是专门为这些草原来的“黑脸客”预备的,而城里的居民却很少来这里买东西 。
过年的确不一样了,那些应该相见的人们总能够在适当的时机,适当的地点,相遇相见,可以听到自己想听的声音,讲自己愿意讲的话,分享各自不同的快乐故事 。
【内蒙古大草原有哪些风俗 大草原的风俗春节】这样可以为新年增加喜庆的气氛,还可以为明年的再会搭上一级台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