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太原的民风民俗黄河与天地不息,
走遍中原还气力 。
日月东西有落时,
黄河万古无停刻 。
黄河是中国人的伟大图腾,古老的黄土地是华夏文明的太阳,是中国文化的圣地 。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自成体系,有源有流,仪态万千 。它有着硕大的包容性和极强的生命力,尤如黄河一样,生生不息,与日月同辉 。然而,地域性文化的特征也是很明显的 。我们透过历史的望远镜可以看到,东西南北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从密到疏那极不均匀的人口分布,受异国情调和不同民族的影响不同,由此而形成的经济优势和自然优势的巨大差异,直接造成了不同区域间人们那各有千秋的传统习惯,民情风俗和性格心理,“百里异习,千里殊俗” 。
从茫茫的内蒙古草原到山青水秀的江南水乡,不同的自然条件使两地人在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上呈现出通然不同的风格,一个犹如游牧文明中保悍的小伙子,另一个则是农耕条件下温柔的姑娘 。
的确,以食肉为主的北方民族同食粮食为主的农耕民族在民情风俗上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 。靠近赤道的地区,在炎热的气候下,人体发育成熟较早,妇女早婚便成为一个突出的特点,俄罗斯人喜欢喝酒,可以从寒冷的气候中寻找一些原因 。
小脚女人,中国妇女之缠足,这曾是许多人对传统中国妇女的关注焦点,但是生活在南方水田里的劳动妇女并不缠足,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南方的许多地区,妇女是田里的主要耕作者 。
居住在白云下深山中的山民也许比交通较发达的平原地区的人更多一些忠厚与朴实 。
古人云:“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水势使人合,山势使人离,”这就形象地说明了环境不同民俗也不同 。梁启超把我国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不同习俗特点归结为:“北俊南靡,北肃南舒,北强南秀,北塞南华 。”(《中国地理大势论》)中国南北方的差异,不仅表现在人的身高体重及外貌特征上,在语言、性格、饮食习惯、服饰、建筑风格等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 。
林语堂把中国分为“粗犷豪放的北方”和“温柔和婉的南方” 。他以为:尽管中国的南方与北方被共同的主干文化纽带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民族,但实际上,他们在性格、体魄、习俗上的区别之大,并不亚于南欧地中海人和北欧日尔曼人的差别 。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北方的中国人,习惯于简单质朴的思维和艰苦的生活,身体高大健壮、性格热情幽默 。另一方面,在长江以南,人们会看到另一种人,他们喜爱文学,勤于修养,老于世故,头脑发达,身体退化 。(《中国人》)显然这是很有见地的概括 。
黄河流域,是一部硕大的史书,它记载了一部远古人类活动的历史,那一处处遗址,就是文明发展的丰碑 。山西,地处黄河流域与黄土高原地带,南部沿黄河一线和汾河谷地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祥之地,这里有长达几千年之久的文化积累,古迹遍地,每处古迹似乎都在向世人诉说一个古老民族灿烂的文明和悲壮的命运 。
大河往往是文明的摇篮 。黄河流域早在太荒时代,就响起了人类远祖蹒跚学步的足音,在山西最南端“大禹治水”的遗迹表明,早在六千年前黄河流域就进入了农业社会,史籍所载的有关“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以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百谷,五谷熟而民人育”的传说便发生在山西南部 。在晋南的农村,昔日的河东大地至今还有不少关于大禹治水、尧和后稷的民俗 。无疑,这是一笔巨大的人文资源 。
山西,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在很多时候,他曾经是中国经济与文化的中心,从唐太宗到司马光,从威武雄壮的关云长到哀婉动人的西厢记故里,这片黄土地上人杰辈出 。然而,伟大的汉唐之后,随着中国经济与文化中心移向东南,山西便开始落伍了 。由于地处内陆,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社区封闭,各种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受到时空的限制,风俗与价值倾向呈现出一种严重的沉淀与凝固性,人们的心理、精神与行为被牢牢地锁在历史的山谷之中 。
如同今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近临东南亚,面向海洋文明一样,丝绸之路也曾是古代中国面向世界进行沟通、交往与接触的欧亚大通道 。大西北也曾通过与西域与地中海的交往而丰富了自己的文明 。但是,山西自丝绸之路中断以后,长期远离国际交往的中心,孤宿一隅,无法直接与异质文化相接触,这样,民俗文化的变化与更新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使他的民俗风情更具传统意蕴 。
“大河不废梦廖廓 。”黄土地上的民俗有着属于自己的神韵,自己的特色 。
与汉民族一样,山西民俗的主干部分无论就其形式而论还是以其内容来看都与农业生产有直接的联系 。汉民族的民俗风尚是以农业社会特有的经验为基石的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流动性小,社会交往不发达,“树之谷,艺之麻,养有性,出有车,无求于人 。”虽然鸡犬之声相闻,但老死不相往来 。形成了“安居乐业”、“宁死不迁”、“知足常乐”,重家庭,重伦理的民俗价值,而聚贮财物,沉淀货币,省吃俭用 。崇尚节俭也就成了消费民俗中的核心价值 。
崇尚节俭是自然经济条件下汉民族的普遍习俗,但在山西却表现得特别突出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降雨量少,多山而且交通不便,土地贫瘠,植被较差,自然灾害频繁,是一个较为贫穷的省份 。当开源的努力被束缚在小块土地上而无法施展的时候,节流便成了人们自然的选择 。节俭是贫穷的伴生物,是对付贫穷的消极办法 。正如史籍所载:由于“地瘠则民劳而贫,自三帝三王以来,勤俭之俗未尝改过”,“河东地瘠民贫,风俗勤俭,”(《山西通志》)“晋有唐虞之遗风,其俗节财而俭啬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节俭的基础上,山西人形成了一种极强的储蓄风俗,“山西人善积蓄,家有窖藏,”这些节俭与储蓄意识,并非局限于家乡僻壤,在太原、大同、临汾、上党等昔日的通都大邑也复如此 。重要的是节俭,特别是储蓄民俗创造了一种土壤,一种氛围,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山西人发展起了他们曾经独领风骚于中国大地的金融意识,并充分显示了他们的智慧,做起了金融生意,发明了票号,并使它独行于明清时代 。
作为一种传统与习俗,节俭与储蓄的习惯至今仍然支配着山西人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目前山西人的人均收入位居全国的下游之列,但人均储蓄却位居前列 。山西人节俭与储蓄的习俗在大量的地方志中都有广泛的记载 。太原民风民俗是很多的,当然山西来说晋南更胜 。
推荐你个网址吧,“太原道”,里面“山西民俗”等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
具体不知道你想了解多少,做多深入的研究,所以不太好说 。
我最为熟悉的是 以晋祠为中心的晋水流域的水神信仰、水利社会研究 。山西大学的一个研究课题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咬春” 。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 。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 。"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 。所谓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擀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 。春饼是用来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 。昔日,吃春饼时讲究到盒子铺去叫“苏盘”(又称盒子菜) 。盒子铺就是酱肉铺,店家派人送菜到家 。盒子里分格码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一种挂炉烤猪肉)、清酱肉、熏肘子、酱肘子、酱口条、熏鸡、酱鸭等,吃时需改刀切成细丝,另配几种家常炒菜(通常为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若有刚上市的“野鸡脖韭菜”炒瘦肉丝,再配以摊鸡蛋,更是鲜香爽口),一起卷进春饼里吃 。
中国传统民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中华民族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下孕育、发生并传承的,因而中国传统民俗既有人类民俗的共性,又有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独特个性 。分析和揭示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特点是民俗文化研究的应有之举,其与各类具体事象的描述应是深入研究中国民俗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遗憾的是,近年来综合性的论述一直比较沉寂 。本文意在引起人们对这方面研究的重视 。综合考察中国民俗的传承、演变过程,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表现得十分明显 。正月十五有闹红火啊,晋剧
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 。晋剧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晋剧唱腔婉转细腻,旋律流畅,曲调优美,道白清晰,表现技巧多姿多态,独具特色 。除晋剧、蒲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四大剧种外,山西还有其他50多个小剧种 。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有丁果仙、丁巧云、牛桂英、王爱爱、谢涛等,剧目有《下河东》、《打金枝》、《三关点帅》、《三娘教子》、《傅山进京》、《范进中举》等100多种 。山西人喜欢看晋剧,现存古戏台就有2886座,中国现存最早的古戏台全在山西,其中之一就在太原市阳曲县 。
太原锣鼓以堂鼓、铙、钹为主,最大特色是曲牌套路丰富,场面火爆激烈 。表演时两队摆开阵势,互相对抗,恰似两军对垒,势必决一雌雄 。表演形式分“单一二五”、“双一二五”,曲牌有《五点子》、《七虎下山》、《十三排》、《唐王点兵》、《单刀赴会》等 。在太原每逢喜庆必有锣鼓,锣鼓表演已成为太原人民的传统习俗 。太原锣鼓多次参与国际性大型活动,有“中华第一鼓”的美称 。
棍艺是太原传统习俗中“闹红火”的主要内容之一,无论是铁棍、背棍,还是抬棍,都是以棍抬人进行表演的民间文艺活动形式 。
铁棍的表演者固定于抬架上,由八个中青年人抬着前进,行进时舞步轻盈,腰际闪动,使长长的抬杆上下漂浮摇动,翩翩起舞 。棍上棍下,节奏一致,抑扬顿挫,如行云流水,地方习俗浓郁,表演气势非凡,给人以美的享受 。
背棍,一般由两人表演 。下面的男子肩背一种特制的三角形铁架,铁架上固定着5至9岁的小演员 。背棍人前后左右舞步前进,上面的小演员根据下面男演员的舞步,稍动腰际,轻甩两袖,手中的红绸随着舞姿飘洒,好似空中芭蕾 。
抬棍,又称抬阁 。抬杆比轿杆略长,有弹性,中间设方形抬架 。架上表演者多选10岁左右俊美儿童作戏剧人物扮相 。抬者通常为十六人,另有喝令一人,压杆一人,踩着齐走、丁字步等步伐一颠一闪地行进 。演员也随之表演甩袖等动作 。抬棍具有华丽、精彩,惊险、奇特的艺术魅力 。
太原莲花落(lao),是一种说唱兼有的曲艺形式,表演者多为一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 。
【山西太原过春节的风俗 太原春节篝火风俗】所谓“七件子”就是右手执两片大竹板,左手执五片小竹板 。大竹板打板,小竹板打眼,相互配合,有板有眼 。说唱之词则随着板眼节奏进行表演 。说唱词基本上是七言四句为一段,全用太原方言合辙入韵 。以唱为主,间以夹白,边唱边说,抑扬顿挫,尾声稍长,朗朗上口,颇合当地人的欣赏口味 。
社火,又称红火,是太原民俗文艺中最为夺目的一朵奇葩 。每年的正月十五最热闹就是耍红火 。古老的太原大地,久传着一句民谚,“老百姓,要快活,赶会唱戏耍红火 。”太原的“红火”规模大、形式多、内容广,生活气氛浓烈,地方特色别具一格 。主要的有太原锣鼓、太原秧歌、狮子龙灯、高跷旱船、背棍、铁棍、莲花落、二人台、哑老背妻、二鬼摔跤、刘三推车、大头娃娃、跑场秧歌等 。
主要的有太原锣鼓、太原秧歌、狮子龙灯、高跷旱船、背棍、铁棍、莲花落、二人台、哑老背妻、二鬼摔跤、刘三推车、大头娃娃、跑场秧歌等 。
太原剪纸,是用剪刀在彩色纸帛上裁剪或用刻刀裁刻而成的一种装饰艺术品,是一种流行太原城乡一千多年的传统民间工艺 。每逢新春佳节,或者婚嫁喜庆,人们总喜欢裁制几幅图案美丽的“剪纸”,贴在窗户或墙壁上,使房间显得格外生气勃勃,富有喜庆色彩,给人以清新欢畅之感 。太原剪纸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艺术门类,艺术家们把它搬到国内外展出,形成了一种地域性特色文化 。剪纸的内容十分丰富,它包括人物、花草、走兽、鱼虫、山川云树、亭台楼阁、寓言故事、民间传说等等 。
在太原农村多以火炕取暖御寒,人们在炕围墙上刷高约二尺的“围子”,以颜料做底,色彩绘画,桐油涂罩 。既鲜艳豁亮,又坚固耐久 。日常脏了,用湿布擦一下,则又光亮如新 。炕围画的形式以上下两组边道形成其主体框架,中间等距离安排画空儿 。边道图案有:玉带边、竹节边、鹤寿边、福寿边等;画空儿有长方形、圆形、菱形、扇形等多种形制 。表现内容多以人物、花鸟、山水、风景为主;表现手法以工笔重彩、水墨写意,木版年画,装饰粉画“多元并存” 。
中国农历岁首第一天,现谓春节,俗称过大年,是我国历史上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一般提前办年货、打扫房屋、贴春联、挂年画,营造过年气氛 。头一天也就是“大年三十”晚上要点旺火、吃饺子、放鞭炮、“熬福” 。初一早早起床,穿新衣、戴新帽、放鞭炮、供祖行礼、磕头拜年、发压岁钱,见面都要问候一声“新年好” 。最热闹的是中午的家宴,不仅要品种齐全,尤其少不了鱼,称之为“年年有余(鱼)”;主食方面有馍、年糕(喻意年年高“糕”升)、饺子样样齐备;早上在包饺子时,要包几个带硬币的饺子,吃到者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年年发财 。
农历正月十五叫元宵节,古称上元节,从正月十四到十六是年节中最热闹的 。晚上看灯、猜谜语、放焰火;白天踩高跷、跑旱船、背铁棍、扭秧歌、闹龙灯、打腰鼓 。或走村串乡,或城镇汇演,使节日气氛达到高潮 。在食俗方面,家家户户必不可缺的就是吃各式各样的元宵 。
又叫春龙节、青龙节,有“二月二,龙抬头”一说 。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传说经过冬眠的龙,到了这一天,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会抬头而起 。古时这一天要焚香水畔,以祭龙神 。这一天,要吃“龙食”,食面者曰挑龙筋,食饺者曰咬龙胆,食饼者曰剥龙皮(烙上薄薄的烙饼,中间卷以葱丝、肉丝、豆芽、韭芽等混合炒制的菜肴) 。吃龙食是为了惹恼天龙,以求风调雨顺 。现代人这一天以吃面条和春卷者居多 。这一天,无论大人小孩都要理发,民谚又云“二月二,龙抬头,大人娃娃要剃头” 。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相传由寒食节演变而来,是晋文公为寻介子推而火烧绵山之后,确定的寒食禁火制度的延续 。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还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也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的节日 。古代的这一日只许吃冷菜,喝凉粥,不许动火 。现今,节日依旧,但主要是上坟扫墓,纪念革命先烈和逝去的亲人;组织青少年春游踏青、放风筝、打秋千,进行户外活动,以锻炼身体 。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 。在南方有吃粽子、划龙舟的习俗,而在太原古老的文化传承中,端午节当地人用红纸剪成禁“五毒”的窗花和用黄纸印成“黑虎”和“黄牛”贴在门窗上,门头插艾草,屋内点雄黄,这些都是作为避邪驱毒之用 。这种习俗现在在城市已经不多见了 。当然,太原人过端午节也有吃粽子的习惯 。
农历十二月,古称腊月 。每逢这个月的第八天,太原人和全国各地一样要过腊八节,吃腊八粥 。所不同的是,太原人在腊八这一天,有泡蒜的习惯,也就是在醋壶里放些剥好的大蒜瓣,到了春节时,蒜瓣变绿,食之不辣,而且醋的味道伴有蒜香,味道鲜美 。
“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 。山西素有“面食之乡”的美誉,而太原则是“面食之乡”的窗口 。集山西面食之大成,荟萃“面食之乡”的多种精品,形成了“一面百样吃”、“百样百味”的太原面食特色 。
著名的太原十大面食有:拉面、刀削面、刀拨面、剔尖、擦圪蚪、、揪片、拨鱼、猫耳朵、莜面 。在这十大面食中,又派生出很多种类,如:大把拉面、小拉面、一根面、剪刀面、沾片子、搓鱼鱼等等,单是大把拉面,以1公斤面计算,面点师们可拉16—18扣,单根面丝可达262144根之多,而一根拉面则是远距离、弧线形入锅,始终不断的单根面每根一碗,故称“一根饱” 。可见太原的面食早已超越了食用性的范围 。
太原晋祠,每年农历七月初二有古庙会,相传这一天是祭神祈雨的日子,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 。每逢庙会,要搭台唱戏,一连数日,十里八乡的人们都会赶来白天看戏,晚上看社火、焰火 。现在又赋予庙会以新的内涵,成为太原市最大的物资交流大会 。从农历六月二十九到七月初五,天天有戏看,赶庙会的商家,看大戏的农民,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
太原人结婚习俗大致要经过说媒、订亲、请期、迎娶、拜堂、宴请、回门的程序 。各项程序都有不同的讲究,择期上,太原人信奉三、六、九为吉,结婚时有开门钱、开箱钱、午夜放炮等习俗 。
山西太原的民风民俗黄河与天地不息,
走遍中原还气力 。
日月东西有落时,
黄河万古无停刻 。
黄河是中国人的伟大图腾,古老的黄土地是华夏文明的太阳,是中国文化的圣地 。
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自成体系,有源有流,仪态万千 。它有着硕大的包容性和极强的生命力,尤如黄河一样,生生不息,与日月同辉 。然而,地域性文化的特征也是很明显的 。我们透过历史的望远镜可以看到,东西南北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从密到疏那极不均匀的人口分布,受异国情调和不同民族的影响不同,由此而形成的经济优势和自然优势的巨大差异,直接造成了不同区域间人们那各有千秋的传统习惯,民情风俗和性格心理,“百里异习,千里殊俗” 。
从茫茫的内蒙古草原到山青水秀的江南水乡,不同的自然条件使两地人在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上呈现出通然不同的风格,一个犹如游牧文明中保悍的小伙子,另一个则是农耕条件下温柔的姑娘 。
的确,以食肉为主的北方民族同食粮食为主的农耕民族在民情风俗上分属于两个不同的世界 。靠近赤道的地区,在炎热的气候下,人体发育成熟较早,妇女早婚便成为一个突出的特点,俄罗斯人喜欢喝酒,可以从寒冷的气候中寻找一些原因 。
小脚女人,中国妇女之缠足,这曾是许多人对传统中国妇女的关注焦点,但是生活在南方水田里的劳动妇女并不缠足,原因很简单,因为在南方的许多地区,妇女是田里的主要耕作者 。
居住在白云下深山中的山民也许比交通较发达的平原地区的人更多一些忠厚与朴实 。
古人云:“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水势使人合,山势使人离,”这就形象地说明了环境不同民俗也不同 。梁启超把我国不同地理环境中的不同习俗特点归结为:“北俊南靡,北肃南舒,北强南秀,北塞南华 。”(《中国地理大势论》)中国南北方的差异,不仅表现在人的身高体重及外貌特征上,在语言、性格、饮食习惯、服饰、建筑风格等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 。
林语堂把中国分为“粗犷豪放的北方”和“温柔和婉的南方” 。他以为:尽管中国的南方与北方被共同的主干文化纽带连在一起,成为一个民族,但实际上,他们在性格、体魄、习俗上的区别之大,并不亚于南欧地中海人和北欧日尔曼人的差别 。一方面我们看到的是北方的中国人,习惯于简单质朴的思维和艰苦的生活,身体高大健壮、性格热情幽默 。另一方面,在长江以南,人们会看到另一种人,他们喜爱文学,勤于修养,老于世故,头脑发达,身体退化 。(《中国人》)显然这是很有见地的概括 。
黄河流域,是一部硕大的史书,它记载了一部远古人类活动的历史,那一处处遗址,就是文明发展的丰碑 。山西,地处黄河流域与黄土高原地带,南部沿黄河一线和汾河谷地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祥之地,这里有长达几千年之久的文化积累,古迹遍地,每处古迹似乎都在向世人诉说一个古老民族灿烂的文明和悲壮的命运 。
大河往往是文明的摇篮 。黄河流域早在太荒时代,就响起了人类远祖蹒跚学步的足音,在山西最南端“大禹治水”的遗迹表明,早在六千年前黄河流域就进入了农业社会,史籍所载的有关“禹、稷躬稼而有天下,”“帝俊生后稷,稷降以百谷,”以及“后稷教民稼穑,树艺百谷,五谷熟而民人育”的传说便发生在山西南部 。在晋南的农村,昔日的河东大地至今还有不少关于大禹治水、尧和后稷的民俗 。无疑,这是一笔巨大的人文资源 。
山西,曾经有过辉煌的历史,在很多时候,他曾经是中国经济与文化的中心,从唐太宗到司马光,从威武雄壮的关云长到哀婉动人的西厢记故里,这片黄土地上人杰辈出 。然而,伟大的汉唐之后,随着中国经济与文化中心移向东南,山西便开始落伍了 。由于地处内陆,交通不便,经济落后,社区封闭,各种现代化的信息传播受到时空的限制,风俗与价值倾向呈现出一种严重的沉淀与凝固性,人们的心理、精神与行为被牢牢地锁在历史的山谷之中 。
如同今日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近临东南亚,面向海洋文明一样,丝绸之路也曾是古代中国面向世界进行沟通、交往与接触的欧亚大通道 。大西北也曾通过与西域与地中海的交往而丰富了自己的文明 。但是,山西自丝绸之路中断以后,长期远离国际交往的中心,孤宿一隅,无法直接与异质文化相接触,这样,民俗文化的变化与更新就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使他的民俗风情更具传统意蕴 。
“大河不废梦廖廓 。”黄土地上的民俗有着属于自己的神韵,自己的特色 。
与汉民族一样,山西民俗的主干部分无论就其形式而论还是以其内容来看都与农业生产有直接的联系 。汉民族的民俗风尚是以农业社会特有的经验为基石的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流动性小,社会交往不发达,“树之谷,艺之麻,养有性,出有车,无求于人 。”虽然鸡犬之声相闻,但老死不相往来 。形成了“安居乐业”、“宁死不迁”、“知足常乐”,重家庭,重伦理的民俗价值,而聚贮财物,沉淀货币,省吃俭用 。崇尚节俭也就成了消费民俗中的核心价值 。
崇尚节俭是自然经济条件下汉民族的普遍习俗,但在山西却表现得特别突出 。山西地处黄土高原,降雨量少,多山而且交通不便,土地贫瘠,植被较差,自然灾害频繁,是一个较为贫穷的省份 。当开源的努力被束缚在小块土地上而无法施展的时候,节流便成了人们自然的选择 。节俭是贫穷的伴生物,是对付贫穷的消极办法 。正如史籍所载:由于“地瘠则民劳而贫,自三帝三王以来,勤俭之俗未尝改过”,“河东地瘠民贫,风俗勤俭,”(《山西通志》)“晋有唐虞之遗风,其俗节财而俭啬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节俭的基础上,山西人形成了一种极强的储蓄风俗,“山西人善积蓄,家有窖藏,”这些节俭与储蓄意识,并非局限于家乡僻壤,在太原、大同、临汾、上党等昔日的通都大邑也复如此 。重要的是节俭,特别是储蓄民俗创造了一种土壤,一种氛围,正是在这个基础上,山西人发展起了他们曾经独领风骚于中国大地的金融意识,并充分显示了他们的智慧,做起了金融生意,发明了票号,并使它独行于明清时代 。
作为一种传统与习俗,节俭与储蓄的习惯至今仍然支配着山西人的消费心理与行为,目前山西人的人均收入位居全国的下游之列,但人均储蓄却位居前列 。山西人节俭与储蓄的习俗在大量的地方志中都有广泛的记载 。太原民风民俗是很多的,当然山西来说晋南更胜 。
推荐你个网址吧,“太原道”,里面“山西民俗”等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
具体不知道你想了解多少,做多深入的研究,所以不太好说 。
我最为熟悉的是 以晋祠为中心的晋水流域的水神信仰、水利社会研究 。山西大学的一个研究课题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咬春” 。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 。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 。"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 。所谓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擀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 。春饼是用来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 。昔日,吃春饼时讲究到盒子铺去叫“苏盘”(又称盒子菜) 。盒子铺就是酱肉铺,店家派人送菜到家 。盒子里分格码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一种挂炉烤猪肉)、清酱肉、熏肘子、酱肘子、酱口条、熏鸡、酱鸭等,吃时需改刀切成细丝,另配几种家常炒菜(通常为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若有刚上市的“野鸡脖韭菜”炒瘦肉丝,再配以摊鸡蛋,更是鲜香爽口),一起卷进春饼里吃 。
中国传统民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中华民族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下孕育、发生并传承的,因而中国传统民俗既有人类民俗的共性,又有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独特个性 。分析和揭示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特点是民俗文化研究的应有之举,其与各类具体事象的描述应是深入研究中国民俗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 。遗憾的是,近年来综合性的论述一直比较沉寂 。本文意在引起人们对这方面研究的重视 。综合考察中国民俗的传承、演变过程,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表现得十分明显 。正月十五有闹红火啊,晋剧
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发祥地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传承 。晋剧已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晋剧唱腔婉转细腻,旋律流畅,曲调优美,道白清晰,表现技巧多姿多态,独具特色 。除晋剧、蒲剧、北路梆子和上党梆子四大剧种外,山西还有其他50多个小剧种 。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有丁果仙、丁巧云、牛桂英、王爱爱、谢涛等,剧目有《下河东》、《打金枝》、《三关点帅》、《三娘教子》、《傅山进京》、《范进中举》等100多种 。山西人喜欢看晋剧,现存古戏台就有2886座,中国现存最早的古戏台全在山西,其中之一就在太原市阳曲县 。
太原锣鼓以堂鼓、铙、钹为主,最大特色是曲牌套路丰富,场面火爆激烈 。表演时两队摆开阵势,互相对抗,恰似两军对垒,势必决一雌雄 。表演形式分“单一二五”、“双一二五”,曲牌有《五点子》、《七虎下山》、《十三排》、《唐王点兵》、《单刀赴会》等 。在太原每逢喜庆必有锣鼓,锣鼓表演已成为太原人民的传统习俗 。太原锣鼓多次参与国际性大型活动,有“中华第一鼓”的美称 。
棍艺是太原传统习俗中“闹红火”的主要内容之一,无论是铁棍、背棍,还是抬棍,都是以棍抬人进行表演的民间文艺活动形式 。
铁棍的表演者固定于抬架上,由八个中青年人抬着前进,行进时舞步轻盈,腰际闪动,使长长的抬杆上下漂浮摇动,翩翩起舞 。棍上棍下,节奏一致,抑扬顿挫,如行云流水,地方习俗浓郁,表演气势非凡,给人以美的享受 。
背棍,一般由两人表演 。下面的男子肩背一种特制的三角形铁架,铁架上固定着5至9岁的小演员 。背棍人前后左右舞步前进,上面的小演员根据下面男演员的舞步,稍动腰际,轻甩两袖,手中的红绸随着舞姿飘洒,好似空中芭蕾 。
抬棍,又称抬阁 。抬杆比轿杆略长,有弹性,中间设方形抬架 。架上表演者多选10岁左右俊美儿童作戏剧人物扮相 。抬者通常为十六人,另有喝令一人,压杆一人,踩着齐走、丁字步等步伐一颠一闪地行进 。演员也随之表演甩袖等动作 。抬棍具有华丽、精彩,惊险、奇特的艺术魅力 。
太原莲花落(lao),是一种说唱兼有的曲艺形式,表演者多为一人自说自唱,自打“七件子”伴奏 。
所谓“七件子”就是右手执两片大竹板,左手执五片小竹板 。大竹板打板,小竹板打眼,相互配合,有板有眼 。说唱之词则随着板眼节奏进行表演 。说唱词基本上是七言四句为一段,全用太原方言合辙入韵 。以唱为主,间以夹白,边唱边说,抑扬顿挫,尾声稍长,朗朗上口,颇合当地人的欣赏口味 。
社火,又称红火,是太原民俗文艺中最为夺目的一朵奇葩 。每年的正月十五最热闹就是耍红火 。古老的太原大地,久传着一句民谚,“老百姓,要快活,赶会唱戏耍红火 。”太原的“红火”规模大、形式多、内容广,生活气氛浓烈,地方特色别具一格 。主要的有太原锣鼓、太原秧歌、狮子龙灯、高跷旱船、背棍、铁棍、莲花落、二人台、哑老背妻、二鬼摔跤、刘三推车、大头娃娃、跑场秧歌等 。
主要的有太原锣鼓、太原秧歌、狮子龙灯、高跷旱船、背棍、铁棍、莲花落、二人台、哑老背妻、二鬼摔跤、刘三推车、大头娃娃、跑场秧歌等 。
太原剪纸,是用剪刀在彩色纸帛上裁剪或用刻刀裁刻而成的一种装饰艺术品,是一种流行太原城乡一千多年的传统民间工艺 。每逢新春佳节,或者婚嫁喜庆,人们总喜欢裁制几幅图案美丽的“剪纸”,贴在窗户或墙壁上,使房间显得格外生气勃勃,富有喜庆色彩,给人以清新欢畅之感 。太原剪纸已经发展成为一种艺术门类,艺术家们把它搬到国内外展出,形成了一种地域性特色文化 。剪纸的内容十分丰富,它包括人物、花草、走兽、鱼虫、山川云树、亭台楼阁、寓言故事、民间传说等等 。
在太原农村多以火炕取暖御寒,人们在炕围墙上刷高约二尺的“围子”,以颜料做底,色彩绘画,桐油涂罩 。既鲜艳豁亮,又坚固耐久 。日常脏了,用湿布擦一下,则又光亮如新 。炕围画的形式以上下两组边道形成其主体框架,中间等距离安排画空儿 。边道图案有:玉带边、竹节边、鹤寿边、福寿边等;画空儿有长方形、圆形、菱形、扇形等多种形制 。表现内容多以人物、花鸟、山水、风景为主;表现手法以工笔重彩、水墨写意,木版年画,装饰粉画“多元并存” 。
中国农历岁首第一天,现谓春节,俗称过大年,是我国历史上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一般提前办年货、打扫房屋、贴春联、挂年画,营造过年气氛 。头一天也就是“大年三十”晚上要点旺火、吃饺子、放鞭炮、“熬福” 。初一早早起床,穿新衣、戴新帽、放鞭炮、供祖行礼、磕头拜年、发压岁钱,见面都要问候一声“新年好” 。最热闹的是中午的家宴,不仅要品种齐全,尤其少不了鱼,称之为“年年有余(鱼)”;主食方面有馍、年糕(喻意年年高“糕”升)、饺子样样齐备;早上在包饺子时,要包几个带硬币的饺子,吃到者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年年发财 。
农历正月十五叫元宵节,古称上元节,从正月十四到十六是年节中最热闹的 。晚上看灯、猜谜语、放焰火;白天踩高跷、跑旱船、背铁棍、扭秧歌、闹龙灯、打腰鼓 。或走村串乡,或城镇汇演,使节日气氛达到高潮 。在食俗方面,家家户户必不可缺的就是吃各式各样的元宵 。
又叫春龙节、青龙节,有“二月二,龙抬头”一说 。农历二月初二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的惊蛰,传说经过冬眠的龙,到了这一天,被隆隆的春雷惊醒,会抬头而起 。古时这一天要焚香水畔,以祭龙神 。这一天,要吃“龙食”,食面者曰挑龙筋,食饺者曰咬龙胆,食饼者曰剥龙皮(烙上薄薄的烙饼,中间卷以葱丝、肉丝、豆芽、韭芽等混合炒制的菜肴) 。吃龙食是为了惹恼天龙,以求风调雨顺 。现代人这一天以吃面条和春卷者居多 。这一天,无论大人小孩都要理发,民谚又云“二月二,龙抬头,大人娃娃要剃头” 。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 。相传由寒食节演变而来,是晋文公为寻介子推而火烧绵山之后,确定的寒食禁火制度的延续 。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 。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还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也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的节日 。古代的这一日只许吃冷菜,喝凉粥,不许动火 。现今,节日依旧,但主要是上坟扫墓,纪念革命先烈和逝去的亲人;组织青少年春游踏青、放风筝、打秋千,进行户外活动,以锻炼身体 。
农历五月初五,俗称端午节 。在南方有吃粽子、划龙舟的习俗,而在太原古老的文化传承中,端午节当地人用红纸剪成禁“五毒”的窗花和用黄纸印成“黑虎”和“黄牛”贴在门窗上,门头插艾草,屋内点雄黄,这些都是作为避邪驱毒之用 。这种习俗现在在城市已经不多见了 。当然,太原人过端午节也有吃粽子的习惯 。
农历十二月,古称腊月 。每逢这个月的第八天,太原人和全国各地一样要过腊八节,吃腊八粥 。所不同的是,太原人在腊八这一天,有泡蒜的习惯,也就是在醋壶里放些剥好的大蒜瓣,到了春节时,蒜瓣变绿,食之不辣,而且醋的味道伴有蒜香,味道鲜美 。
“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山西” 。山西素有“面食之乡”的美誉,而太原则是“面食之乡”的窗口 。集山西面食之大成,荟萃“面食之乡”的多种精品,形成了“一面百样吃”、“百样百味”的太原面食特色 。
著名的太原十大面食有:拉面、刀削面、刀拨面、剔尖、擦圪蚪、、揪片、拨鱼、猫耳朵、莜面 。在这十大面食中,又派生出很多种类,如:大把拉面、小拉面、一根面、剪刀面、沾片子、搓鱼鱼等等,单是大把拉面,以1公斤面计算,面点师们可拉16—18扣,单根面丝可达262144根之多,而一根拉面则是远距离、弧线形入锅,始终不断的单根面每根一碗,故称“一根饱” 。可见太原的面食早已超越了食用性的范围 。
太原晋祠,每年农历七月初二有古庙会,相传这一天是祭神祈雨的日子,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 。每逢庙会,要搭台唱戏,一连数日,十里八乡的人们都会赶来白天看戏,晚上看社火、焰火 。现在又赋予庙会以新的内涵,成为太原市最大的物资交流大会 。从农历六月二十九到七月初五,天天有戏看,赶庙会的商家,看大戏的农民,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
太原人结婚习俗大致要经过说媒、订亲、请期、迎娶、拜堂、宴请、回门的程序 。各项程序都有不同的讲究,择期上,太原人信奉三、六、九为吉,结婚时有开门钱、开箱钱、午夜放炮等习俗 。
- 家乡的风俗春节作文 太原的风俗春节作文
- 春节的风俗50字介绍 天门过春节风俗介绍
- 过年去哪里旅游合适 过年时适合去哪旅游
- 天门过春节的风俗习惯作文
- 天等过春节的风俗
- 过春节的风俗有哪些 天津过春节有哪些风俗
- 你们家乡的春节有哪些风俗,是怎样过年的 天津春节过年的风俗
- 天津市结婚风俗流程 天津市过春节风俗
- 天津市汉沽区春节风俗
- 天水人过春节的风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