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 知多少?

经络, 知多少?

身体有12条经络 , 每一条在人体循行主要有内、外两条线路 , 内连心肝脾肺肾等五脏六腑 , 外连皮脉筋骨肉、眉眼耳鼻口等组织器官 。
一、十二经络
十二经络对应的脏腑来讲也就是:肺经 , 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 。 下面具体介绍一下肺经、胃经、脾经、心经以及肾经 。
(一)肺经
肺经是十二经络气血流注的始发经 , 循行过程中相关联的脏腑器官主要有肺、大肠、胃、喉咙和气管等 。 如果肺经不通 , 就会出现外感伤风、头痛、咳痰喘、咽痛、颈部僵硬、肩背痛、怕风易汗、气短、过敏性鼻炎、上肢麻木疼痛等不适 。 肺经运行时间在凌晨3点到5点 。
(二)胃经
循行的脏腑器官主要有胃、脾、鼻、目、上齿、口唇、喉咙等 。 胃经不通 , 容易出现胃痛、反酸、腹胀腹痛、消化不良、倦怠、牙痛、口腔溃疡、鼻出血等症状 。 胃经运行时间在早晨7点到9点 。
(三)脾经
循行的脏腑器官主要有脾、胃、心、食管、舌根 。 脾经不通 , 常见症状有食欲差、腹泻、大便不成形、小便不利、月经失调、舌体运动不灵活等 。 脾经运行时间在早晨9点到11点 。
(四)心经
循行心、小肠、舌、咽、目内外眦、喉咙等处 。 有心悸、心痛、心烦、胸闷、咽干、口渴喜饮冷、易怒等情况时 , 都要警惕是心经不通 。 心经运行时间在中午11点到13点 。
(五)肾经
【经络, 知多少?】循行过程中相关联脏腑器官主要有肾、膀胱、心、肝、肺、喉咙、舌等 。 一旦堵塞 , 常见症状有面色发暗发灰、支气管哮喘、视物不清、容易担惊受怕、口热舌干、手足怕冷、乏力、嗜睡、尿频、腰膝酸痛等 。 肾经运行时间在下午17点到19点 。

二、经络作用
(一)传导功能
当人体某一部位感受外邪时 , 这个刺激就会沿着经脉导入脏腑 , 使其发生相应的生理或病理变化 。 而这些变化 , 又可通过经络反作用于体表 。
(二)运行气血
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 经络恰恰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 负责传输营养物质到各组织脏器 。
(三)调节脏腑机能
当脏器功能异常时 , 可运用针灸、按摩等疗法激发经络的调节功能 , 从而使功能异常的脏器恢复正常 。
三、经络不通
经络不通的人群 , 生活中经常出现以下几个症状 。
(一)疼痛
所谓“痛则不通 , 通则不痛” , 当身体的任何部位发生疼痛时 , 均可能与附近或相关的经络发生堵塞有关 。 因患者体质的寒热虚实不同 , 疼痛的症状表现也会有差异 , 如冷痛、灼痛、胀痛、酸痛、麻痛等 。
(二)功能障碍
脏腑功能主要依靠气血的推动才能实现 , 一旦出现经络不通 , 气血供应不及 , 就会引起脏腑功能的减退和障碍 。
(三)局部包块
在经络壅阻之处 , 因人体代谢产物排出的渠道受阻 , 故会在出口处发生堵塞 , 形成各种包块、囊肿、斑疹、痤疮、关节积液等 。
(四)情绪抑郁
除了身体上客观的不适症状 , 经络不通往往还可以表现为情绪上的闷闷不乐、爱生闷气、悲忧善虑、烦躁易怒等 。
由此看来 , 经络能够帮助判断我们是否处于亚健康状态 , 便于及时调整状态 , 提醒我们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 , 保持健康 , 幸福的生活下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