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养不仅是养老,而是全龄康养!

康养不仅是养老,而是全龄康养!
文章图片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健康中国”战略的推动 , 许多文旅地产开发商误把康养产业当成单一的养老产业来运作 , 而忽视了康养产业所涵盖的诸多业态 。 实际上康养是可以实现全龄化的康养需求 , 包括全龄健康改善 , 实现满足不同年龄层人群物质、精神、情感等多方面的需求 。
康养不仅是养老,而是全龄康养!
文章图片
所以 , 虽然康养项目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风口 , 各路资本瞄准这块巨大的蛋糕 , 蜂拥而至 。 但仅仅局限于养老的话 , 许多人发现这个蛋糕并不好啃 。
康养是多维度需求整合
基于市场需求 , 康养的基本目的实现从物质、心灵到精神等各个层面的健康养护 , 实现生命丰富度的内向扩展 。
1、基于养身的康养:
养身即是对身体的养护 , 保证身体机能不断趋于最佳状态或保持在最佳状态 , 是目前康养最基本的养护内容和目标 。 如保健、养生、运动、休闲、旅游等产品或服务 。
2、基于养心的康养:
养心即是对心理健康的关注和养护 , 使康养消费者获得心情放松 。 养心康养所涉及的产品或产业主要有心理咨询、文化影视、休闲度假等对人心理层面产生影响的产品或服务 。
3、基于养神的康养:
养神即是对人的思想、信仰、价值观念等精神层面的养护 。 基于养神的康养业具体涉及的内容主要有安神养神产品、宗教旅游、艺术鉴赏与收藏服务以及禅修服务等 。
康养不仅是养老,而是全龄康养!
文章图片
所以 , 基于不同层次的细分 , 康养产业的发展路径绝非养老产业所能涵盖 。 那么 , 康养究竟是一种什么产业呢?全龄康养概念将给出答案 。
全龄康养市场几何?
《中国健康养生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 , 18岁至35岁群体占据了八成 , 颠覆以往认知健康养生是中老年人群 。 而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正加入这个浪潮 , 并且逐渐成为健康养生群体的主力军 。
《报告》同时也对健康养生用户的性别偏好和年龄偏好进行了分析 , 从年龄偏好来看 , 40岁是养生方式的分界点 , 越年轻越偏爱运动健身类活动 , 而越年长则更偏向于足疗按摩 。
康养不仅是养老,而是全龄康养!
文章图片
《报告》同时指出 , 2018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7万亿元 , 达到7.01万亿元 。 预计2019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将达到8.78万亿元 , 到了2020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10万亿元 。 未来五年(2019-2023)年均复合增长率约为12.55% , 并预测在2023年我国大健康产业规模将达到14.09万亿元 。
健康养生受众范围的扩大 , 不仅仅只推动了整体行业市场规模的扩大 , 也丰富了康养的类型 , 对一些大型的康养项目带去新的思考 。
全龄康养主要人群偏好各有侧重
根据《中国健康养生大数据报告》指出 , 不同年龄层次对康养的需求各有其特点 。
28岁以下人群需求——运动养生:
自行车、攀岩、跑步等;亲近自然:森林、田园、阳光、水等;个人成长:研学、饱览名山大川、体验风土民情等;
康养不仅是养老,而是全龄康养!
文章图片
29岁至44岁人群需求——休闲养生:
美容足疗、品茶、观鸟钓鱼、休闲消遣等;户外亲子:体验生活、儿童户外拓展、家庭聚会等;自驾游:野营、野炊、房车露营、烧烤等;
45岁至59岁人群需求——养性养生:
禅修、灵修、国学、太极、静修等;调养养生:温泉疗养、中医养生、膳食养生等;治未病:调理亚健康、保健品理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