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联合国糖尿病日丨科学预防糖尿病,对“甜蜜的烦恼”说不!( 二 )


3、要注重锻炼 ,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有一定强度的运动;
4、控制体重 , 身体质量指数(BMI)在24或以下;
5、避免过大的精神压力 , 保持愉快的心情;
6、避免熬夜 , 睡眠充足;
7、戒烟 , 严格限酒 。
糖尿病患者如何运动应咨询专科医生 , 开始运动前应进行心肺功能和运动能力、运动风险方面的评估 。 有并发症的患者要遵医嘱进行生活方式干预 。 有些患者在并发症的严重阶段不宜进行运动 , 比如视网膜出血急性期、视网膜脱落、低血糖频发、血糖剧烈波动、糖尿病足合并严重感染、严重的心肺疾患、肾功能不全的终末期、急性脑血管病等 。 对于大多数的糖尿病患者 , 运动有利于提高机体抵抗疾病能力 , 帮助更好地控制血糖 。 在运动中和运动后要防范与运动相关的低血糖 , 尤其是运动后迟发的低血糖 。 运动要以有氧运动为主 , 根据情况配合以抗阻运动(增加肌肉的量和肌肉的力量)和平衡训练 。 要根据情况 , 选择自己能坚持的运动 , 循序渐进、持之以恒 。 要注意避免运动损伤 。
糖尿病可防可治可控 , 科学预防
对“甜蜜的烦恼”说不
科学预防糖尿病 , 需要做到这些:
1.关注血糖水平
建议健康人群从40岁开始每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 。
糖尿病前期人群建议每半年检测1次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 。
2.注重膳食营养
建议选择低血糖生成指数(GI)食物 , 全谷物、杂豆类占主食摄入量的三分之一;
建议餐餐有蔬菜 , 两餐之间适量选择低GI水果;每周不超过4个鸡蛋或每两天1个鸡蛋 , 不弃蛋黄;奶类豆类天天有 , 零食加餐可选择少许坚果;烹调注意少油少盐;
推荐饮用白开水 , 不饮酒;
进餐定时定量 , 控制进餐速度、细嚼慢咽;
进餐顺序宜为先吃蔬菜、再吃肉类、最后吃主食 。
3.科学运动
建议每周至少有5天 , 每天半小时以上的中等量运动 , 适合糖尿病患者的运动有走步、游泳、太极拳、广场舞等;运动时需防止低血糖和跌倒摔伤;
不建议老年患者参加剧烈运动;
血糖控制极差且伴有急性并发症或严重慢性并发症时 , 不宜采取运动疗法 。
4.遵医嘱用药 , 定期进行并发症检查
积极治疗糖尿病 , 平稳控制病情 , 延缓并发症 , 糖尿病患者可同正常人一样享受生活 。
同时 ,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表示有效地防范糖尿病的发生并做好糖尿病管理 , 一定要贯彻“三级预防”的方针 。 其中 , 一级预防是指在一般人群中开展健康教育 , 提高人群对糖尿病防治的知晓度和参与度 , 提高社区人群整体的糖尿病防治意识;二级预防是在高危人群中筛查出糖尿病患者 , 及时进行健康干预等 , 并加以规范化管理 , 使他们的病情得以控制;三级预防是全面控制2型糖尿病 , 预防其并发症导致的残废或早亡 , 改善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 。
作为内分泌的医生 , 他建议:第一 , 加强对于大众的糖尿病科普 , 让更多人提升对于糖尿病的认知 。 第二 , 对于患者要给予正确的糖尿病教育 , 提升糖尿病的综合管理 , 让糖尿病患者减少或不发生并发症 。 第三 , 响应慢病防治基层下沉战略 , 加强基层的培训 , 提升基层医院医生 , 包括社区医生和家庭医生的糖尿病诊疗能力 , 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获得专业的慢病管理 。
“小糖人”不断增多
青少年儿童也需防范
此外 , 医务人员提醒 , 糖尿病从来就不是中老年人的专利 。 近年来 , 伴随着青少年儿童超重肥胖成为公共卫生问题 , 以及长期过量食用含糖饮料 , 患上糖尿病的“小糖人”不断增多 。 专家提醒 , 糖尿病是不可逆的 , 如果孩子患上糖尿病 , 家长不要相信那些号称能根治糖尿病的偏方 。 糖尿病患儿一定要定期监测血糖 , 控制好血糖 , 如果血糖控制不好 , 成年后容易出现视网膜病、肾病等并发症 。 青少年儿童糖尿病患者还应摄入足够的蛋白质、钙质等 , 以保证生长发育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