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骤降,世界第三大致死疾病进入高发期

近期 , 由于气温骤降 , 来到江苏省中医院就诊的呼吸道疾病患者明显增多 , 其中最困扰中老年人群的当属慢性阻塞性肺病 。
气温骤降,世界第三大致死疾病进入高发期
文章图片
图源视觉中国
今年11月16日是第21个世界慢性阻塞性肺病日 , 今年的主题是“肺系健康”(YourLungsforLife) 。 主要强调维护肺的健康对未来美好生活的重要性 , 聚焦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病的危险因素 , 改善肺功能和保护易患人群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 , 是一种常见的 , 可预防和治疗的慢性气道疾病 , 其特征是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和相应的呼吸系统症状 。 慢阻肺是由一些疾病发展而来 , 比如慢性支气管炎 , 以及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或者是哮喘 。 引起慢阻肺的原因很多 , 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外部的不良刺激 , 主要是吸烟和环境污染 。
气温骤降,世界第三大致死疾病进入高发期
文章图片
图源视觉中国
慢阻肺既隐蔽又危险
江苏省中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魏瑜主任中医师介绍 , 慢阻肺起病比较隐匿 , 发展相对较为缓慢 , 可能早期刚开始仅仅是咳嗽、咳痰 , 逐渐伴有气短 , 快走或是爬楼的时候感觉接不上气 , 随着疾病的发展 , 平地行走甚至穿衣、如厕都感觉吃力 。 很多患者一直认为自己仅仅是慢性支气管炎 , 未予重视 , 等到症状严重就诊才发现原来早已从慢支进展到了慢阻肺 。
《中国成人肺部健康研究》显示 , 我国慢阻肺患者近1亿 , 其中40岁以上慢阻肺患病率高达13.7% , 已跃升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外的第三大死因 。
目前 , 慢阻肺在我国具有高患病率、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高经济负担率以及低知晓率的“五高一低”的现状 , 危害极大 。 慢阻肺的典型症状主要就是气短、喘促 , 活动力受限 , 容易伴发肺部肿瘤、心血管疾病、心理焦虑或抑郁 , 非常影响生活质量 , 再进一步加重则会合并肺心病、出现呼吸衰竭 , 造成致残致死 。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
魏瑜主任介绍 , 一直以来 , 慢阻肺在我国及全球都属于高发疾病 , 随着老年化的加深 , 其患病率预计还将进一步升高 。 因此早期预防、早期诊断、规范治疗、正确康复都需要更好的普及和施行 。
首先 , 戒烟是第一要务 , 提倡戒烟及公共场所的禁烟 , 从源头上降低慢阻肺的发生;
其次 , 肺功能检查是诊断和评价慢阻肺的金标准 , 建议四十岁以上的人群体检项目中增加肺功能检查的项目 , 但是目前很多人对此都没有认识 , 甚至已经出现了明显的气喘都没有检查过肺功能;
第三 , 要建立慢阻肺是慢性疾病的观念 , 需要长期、持久的中西医结合的治疗和康复 。
慢阻肺患者做好这三点 , 安然度过冬天
保持良好的居住环境 。 冬季 , 室内要注意通风换气 , 尤其是使用暖气的家庭 , 不仅要保证室内空气新鲜 , 还要保持一定的湿度 , 否则 , 痰液会黏在肺泡和气管壁上 , 不易咳出 , 反复感染 , 不易好转 。
足太阳膀胱经是走行于背部的经脉 , 易受寒邪侵袭 。 所以 , 在冬天应注意背部、腰部保暖 , 以保阳气 。 阳光好的时候可以多晒晒后背 , 对防止感冒、咳喘很有益处 。
保持适当的运动锻炼 。 慢阻肺患者可采用八段锦和六字诀锻炼肺功能 , 八段锦是祖国传统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 该功法体现天人合一的思想内涵 , 是中国传统养生保健的功法 , 具有独特的医疗保健作用 , 属于一种有氧运动 , 可改善心肺功能 。 全套共由八节动作组成 , 将“调身”、“调心”、“调息”有机结合 , 肢体运动与呼吸吐纳、穴位经络刺激结合 , 适用于慢阻肺患者的肺康复 。 对于一些肺功能较差的患者 , 可采取坐式八段锦进行锻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