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慢阻肺日|我国约有1亿慢阻肺患者,学会肺康复获取更好生活质量

世界慢阻肺日|我国约有1亿慢阻肺患者,学会肺康复获取更好生活质量
文章图片
今天是“世界慢阻肺日” , 今年的主题是“肺系健康” 。 由上海市徐汇区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科普团队、徐汇区斜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共同举办的“肺”常好科普活动传出消息:我国慢阻肺患者近1亿 , 其中40岁以上慢阻肺发病高达13.7% , 总患病人数为9990万 , 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外的第三大死因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最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 世卫组织预计 , 随着发展中国家吸烟率的增高和老龄化进程 , 慢阻肺的患病率将持续上升 , 预测至2060年 , 死于慢阻肺及其相关疾病人数将超过每年540万人 。
作为“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重点防治的疾病 , 慢阻肺常伴发心血管、代谢、心理等多系统疾病 , 且易合并肺癌等多种并发症 , 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的特点 , 严重影响中老年患者的预后和生活质量 , 造成沉重的医疗负担 。 然而遗憾的是 , 目前大众对慢阻肺知晓率、重视度不高 , 存在诊断不足、治疗不充分 , 患者管理松散的现状 。
徐汇区中心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管超医生介绍:近年来随着技术推广普及 , “肺康复”逐步走向成熟 , 这是为患者制定的个体化、跨学科的综合干预措施 。 肺康复训练以运动训练为核心 , 涵盖健康教育、行为改变 , 促进患者形成长期的有益健康的行为习惯 , 以此改善患者呼吸困难 , 提高运动耐力、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 。
此次宣传活动利用多媒体演示结合短视频方式 , 宣讲了慢阻肺的症状、肺功能特点、治疗方式等小知识 , 并解答了慢阻肺患者常见的疑问 。 专家对此进行科普:
哪些慢阻肺患者适合肺康复:慢阻肺处于稳定期 , 也即咳嗽、咳痰、气短等症状稳定或症状比较轻微;或者近期虽然出现咳嗽、咳痰、气喘加重的情况 , 但经治疗后病情已基本稳定 。
哪些情况不适合肺康复:合并有不稳定心绞痛、严重的心律失常、心衰、高血压控制不佳;关节、肌肉、神经疾病而导致活动有障碍;或者存在痴呆等不能配合运动的疾病 。
慢阻肺患者进行肺康复的运动方式有哪些:基础的训练方式是针对呼吸肌的训练 , 比如胸廓扩张运动、腹式呼吸、缩唇呼吸 , 或者借助呼吸训练器进行锻炼;
●缩唇呼吸:这是最常用的呼吸训练方式之一 。 吸气时闭口 , 用鼻吸气;呼气时 , 口唇缩成吹口哨状 , 缩唇的程度以口唇不感到费力为宜 , 使气体经口缓缓呼出 。 做深吸慢呼动作 。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是常用的基础的呼吸运动方式 , 当行腹式呼吸时 , 以膈肌运动为主,胸廓下部及上腹部的动度较大 。 训练腹式呼吸有助于增加肺通气量 , 降低呼吸频率 , 改善呼吸困难的症状 。
对于痰液较多的患者 , 可以借助咳嗽训练、体位引流来达到排痰顺畅的目的 。
世界慢阻肺日|我国约有1亿慢阻肺患者,学会肺康复获取更好生活质量】全身性的肺康复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的 。 运动方式根据个人情况而定 , 如步行、踏车、运动平板、游泳、武术、操法、练功法等 。 呼吸操是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运动方式之一 , 动作都比较简单易学 , 不需要辅助器械 , 患者在家中就可以进行锻炼 。
中、重度慢阻肺患者 , 可加入四肢力量训练 , 包括上肢伸展运动、举哑铃;下肢弹力带力量训练、腿部运动训练(如直腿抬高、后伸、外展、内收;膝关节屈伸等) 。 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可进行肢体负重训练 , 如沙袋、沙包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