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因“社恐”叫救护车,并不是件“搞笑”的事

一条新闻突然上了热搜:29岁博士因“社恐”一个月叫了2次救护车 。
博士因“社恐”叫救护车,并不是件“搞笑”的事
文章图片
多重因素导致内心压力爆棚
据了解 , 29岁的小钟(化名)一个月打了两次120叫救护车 。 一次是上班途中 , 一次是在家里 , 小钟突然头晕、心慌、心悸 , 极度恐惧不敢乱动 。
小钟对自己的健康非常担心 , 陆续去了神经内科、中医科、皮肤科、骨科、消化内科 , 做了很多检查 , 结果一一排除了相关躯体及大脑器质性问题 。
抱着试试看的态度 , 他挂了临床心理科门诊的号 。 医生通过细心问诊 , 了解到小钟的病史——
小钟来自农村 , 是家里成绩最好的孩子 , 一路靠着奖学金读到博士 , 还去了国外深造 , 之后回国在深圳找到工作 , 一直是家人心中的骄傲 。
可常年苦读养成晚睡的习惯 , 工作后面临作息改变、新的社交圈以及新的职场压力 , 小钟自我社交隔离 , 不参与聚会聚餐、人情应酬 , 并且坚持低物质消费理念 , 绝不浪费每一分钱 。
谈恋爱后 , 因为三观不一致被分手两次 , 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 小钟陷入抑郁 , 突然出现惊恐发作 。
博士因“社恐”叫救护车,并不是件“搞笑”的事
文章图片
医生分析 , 多年发奋学习 , 对个体是一种挑战和消耗 , 而成绩优异为消耗及时提供了补偿 , 可工作之后这种补偿快乐减少 , 社会化挑战变得显著 , 加上女朋友无法接受小钟的低物质欲望消费观 , 多重因素导致内心压力爆棚 , 出现惊恐发作其实是长期慢性应激的结果 。
最终 , 小钟被诊断为:惊恐障碍(精神科诊断体系(DSM-V)) , 共病躯体疾病“高血压” 。 目前 , 小钟已接受相关治疗6个月 , 惊恐再也没有发作 , 状态越来越好 。
这并不是件“搞笑”的事
这则消息之所以引发广泛关注 , 显然和“社恐”这个梗有关 。 众所周知 , “社恐”本来指的是一个人不善于社交而在公共场合感到尴尬、不适 , 常被一些年轻人用来描述自身的性格 , 其中当然本来就含有一定的夸张、玩笑成分 。 如今 , 有人“社恐”到了一个月叫2次救护车的地步 , 这就引起了一部分网友玩梗的兴趣 。
然而 , 细读这条新闻 , 其中实在没有多少“搞笑”“好玩”的成分 。 原来 , 新闻主人公小钟寒窗苦读成为博士 , 但在离开校园后不得不面对社会化 , 再加上女朋友的离开让他遭受挫折 , 以至于出现惊恐发作 。 医生的诊断是惊恐障碍(精神科诊断体系) , 共病躯体疾病“高血压” , 这属于脑功能性疾病 , 又称为急性焦虑发作 。
博士因“社恐”叫救护车,并不是件“搞笑”的事
文章图片
也就是说 , 小钟的“社恐”是名副其实的疾病 , 需要被严肃和认真地对待 , 和网友们所说的“社恐”根本就不是一回事 。 那些还在社交媒体上拿小钟的故事来“玩梗”的网友 , 事实上是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痛苦之上 , 既不可取 , 也不道德 。
其实近年来 , 公众对于精神疾病的相关话题一直很关注 。 上海精神卫生中心出品的月饼曾经受到很多网友的热捧 , 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说明 , 时下社会不再把精神疾病视作洪水猛兽 , 也不再将精神疾病的患者视作异类 。 这当然是个好现象 , 说明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 , 公众不仅对精神疾病的讨论越来越脱敏 , 而且越来越愿意真心诚意地与精神疾病的患者形成共情 。
只是 , 对精神疾病的关注也不该走向娱乐化 , 比如把精神疾病患者的故事当作调侃的对象 。 就拿小钟的遭遇来说 , 他的人生经历其实离我们并不遥远 。 当代社会生活的节奏正在不断加快 , 不管是辛苦工作的打工人 , 还是辛苦养娃的二宝妈 , 我们身边的很多人或多或少都要面对不小的精神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