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风俗习惯的片段

过年的习俗 短一点 朱仙镇木板年画《聚宝盆灶》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日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神 。小年过后的第七天就到年三十了,按风俗应该吃饺子 。我国的春节一般是从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揭开序幕的,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在二十五日举行祭灶仪式 。举行过祭灶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到除夕的这段时间,民间称之为“迎春日” 。
关于春节习俗(片段200字)?腊月二十三糖瓜粘
腊月二十三日是小年,我国很多地方有吃糖瓜祭灶王爷的习俗 。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返回天庭向玉帝禀报你家的情况,于是,家家户户都用糖瓜来祭灶王爷,让他嘴里甜甜蜜蜜的,上了天庭只说好话,希望来年越过越甜 。
腊月二十四扫房子
民谚称“二十四,扫房子”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 。在春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
腊月二十五磨豆腐
民谚称:“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 。”时至今日,一些地方还有在除タ前“吃豆腐渣”的风俗 。究其原因是当地有一种传说,称“灶王”上天汇报后玉帝会下界查访,看各家各户是否如灶王所奏的那样,于是各家各户就“吃豆腐渣”以表示清苦,瞒过玉皇的惩罚 。同时也是人民勤俭节约美德的写照
【春节风俗习惯的片段】腊月二十六炖大肉
民间谚语称:"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说的是这一天主要等备过年的肉食 。腊月二十六的传统民俗是"炖大肉" 。在各地乡村,这一天是大集市日,集市周边各村的百姓纷纷前往赶集买年货,烟酒、鱼、肉、鞭炮和走亲戚用的礼品一样也不能少,年味已渐浓了起来 。
腊月二十七宰公鸡
年谣称:“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 。意思是说这天除了要宰杀自家的家禽,还要上店赶集、集中采购 。春节期间的“上店赶集”虽然也有与往日集市贸易、购缺卖余的内容,但更多的是买卖年节物品 。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腊月二十八把面发 。过年蒸馒头寓意来年团团圆圆发大财!这也是家家户户争相蒸头的原因 。腊月十八除了要发面以外,还要“贴花花”,也就是贴年画、贴春联和贴窗花 。
腊月二十九蒸馒头
新年为岁首,第一件事就是祭祀祖先 。
农历三十熬一宿
年三十守岁,俗名"熬年" 。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 。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 。在传说中,每到除タ年兽都会出来为害,人们经过一夜的守岁和子夜的燃放鞭炮,吓跑年兽 。除夜人们都要除旧迎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 。
大年初一压岁钱
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压住邪崇 。大年初一的习俗是放开门炮仗、拜年、占岁、聚财等 。而大年初一这天不能动用扫帚,否则会扫走运气、破财 。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