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新冠疫情,美国拿出多少药物?中国呢?看完心潮难平

新冠疫情从发现、扩散、变异、治疗、反复 , 至今已造成全球超5亿人次感染 , 超620万人离世 。 虽然新冠病毒至今未找到中间宿主 , 没有完全攻克的药物 , 但找到了一些能预防或抑制、救治的有效手段 , 如疫苗、口服药、注射剂等 , 可以称为对付新冠疫情的“有效药物” , 但不知什么时候社会流行起“特效药物”这个词 。
面对新冠疫情 , 通用做法展开药理研究 , 先从老药里找有效应对的药物 , 省去很多麻烦 , 可以抢占先机 , 保护民众 , 顺便赚一大笔钱 , 同时开发新药 , 力争降服病魔 。
那么 , 作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美两国 , 面对新冠威胁 , 美国推出了多少特效药?中国又有多少?民众受益什么样?
应对新冠疫情,美国拿出多少药物?中国呢?看完心潮难平
文章图片
首先交代3条:
1、新冠是一种病毒 , 目前医学已知的病毒类感染 , 很少能用药物完全控制 , 通常早发现、早使用药物抑制 , 效果较好 , 如果病毒大量复制 , 就不好办了 。 所以 , 为什么要尽早筛查 , 反复做核酸 , 是有科学依据的 。
2、特效药是要面向大众的 , 应该满足4个硬指标:疗效较好、成本较低、产能较大、副作用较少 。
3、西药要想被确认有效 , 有一套自己的程序 , 即通过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双盲、对照试验的“金标准” 。 这也是很多受这种模式熏陶的人 , 质疑中医中药的问题 。
美国作为当今强国 , 药企技术积累雄厚 , 三大药企吉利德、默克、辉瑞轮番登场 , 研发推广可圈可点 。 但刚开始没有美国人什么事 , 因为他们忙着看热闹、看我国笑话 , 找大赚一笔的机会 。
应对新冠疫情,美国拿出多少药物?中国呢?看完心潮难平
文章图片
疫情是从我国武汉发端的 , 那时武汉人民、医护工作者、各级组织机构联动配合 , 通过系列有效举措 , 在现代医学和中药“三药三方”的助力下 , 较快扭转了被动局面 。 美国一些人看热闹不嫌事大、指指点点的时候 , 是很快乐的 , 也赚了一些钱 。
谁知后来新冠调转枪口 , 轮到美国人懵圈了 。 面对镰刀割麦子般大片被撂倒的民众 , 一批药企仓促上阵 , 同时不忘多买几台点钞机 。
首批登场的药物 , 是地塞米松 , 羟氯喹、法莫替丁等老药 , 可称为“先锋药” , 以地米最好 , 可让使用呼吸机的重症死亡者风险降低三分之一 , 即不死那么多的意思 , 但是毒性大 , 机制不清 , 有的人严重过敏 , 媒体报道不少 。
第二个药物 , 是一种单克隆抗体药物 , 采用静脉注射 , 可中和新冠病毒抗体 。 2020年曾用于该国前领导人“川普”的新冠感染治疗 , 一个疗程估算1万美元 。 后来量产降到每剂约2000美元 , 该药主要缺点是会发生针对病毒的S蛋白突变 , 很快耐药 。
应对新冠疫情,美国拿出多少药物?中国呢?看完心潮难平
文章图片
第三个药物 , 是吉利德药企的瑞德西韦 , 注射剂 , 2020年10月上市 , 每剂超2000美元 。 当时引起西方轰动 , 我国内一些学者也为其宣传 , 为什么呢?主要是经三期临床试验 , 数据被“粗心”泄露:出现完全康复的案例 , 住院人员不到一周就出院 , 125例试验人员只有2例死亡 , 足以让人心动 , 全美一半新冠病患在使用 , 药品名称叫“人民的希望” 。
但半年后《柳叶刀》期刊质疑:这个药 , 用跟不用好像一个样啊!然后一些病例也出来指证 , “人民的希望”破碎了 , 但吉利德估计忙着数钱 , 不予置评 。
第四个药物 , 默克公司的莫努匹韦 , 中文名为“雷神之锤” , 2021年11月初在英国上市 , 经775例轻、重度新冠患者试验 , 住院死亡风险降低50% , 4周内住院患者死亡比例是7.3% , 即385例当中死亡28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