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官刘瑾刚伏诛,接着严嵩父子就上位了,大明朝实在是多灾多难

严嵩也是历史上一位有名的人物 , 从布衣出身到内阁首辅 , 可见其才华超出常人许多 , 只可惜他的贪婪让他最终没能报效国家 , 反而遗臭万年 。 在《明史》当中 , 严嵩当选明代的六大奸臣之一 , 入选理由就是借权谋利 。
步入仕途靠大树
严嵩出身平凡 , 是一个标准的寒门子弟 , 父亲严淮曾经也多次参加考试 , 想要借此改变家中命运 , 只是都不得愿 , 于是便将自己的希望寄托于儿子严嵩身上 , 从小就对严嵩悉心教导 。
而严嵩也没有辜负他父亲的期望 , 终日刻苦读书 , 在其十岁的时候就通过县试 , 十九岁中了举人 , 到二十五岁的时候考中进士 。 后来被朝廷选为庶吉士 , 任命为编修 , 主要负责文献的编写修撰 。
只是严嵩后来身患疾病 , 不得不辞官回乡休养 , 没想到这一病就休养了十年 , 刚好避过了宦官刘瑾等人祸乱朝纲的时期 , 后来严嵩病愈之后刘瑾等人也相继伏诛 , 便返回京师官复原职 。
宦官刘瑾刚伏诛,接着严嵩父子就上位了,大明朝实在是多灾多难
文章图片
当时的皇帝每天不思政事 , 全都交给朝中各位大臣处理 , 为了能够在仕途上爬得更高更远 , 于是严嵩就攀上了颇受皇帝恩宠的礼部尚书夏言 , 这夏言和严嵩还是同乡 , 在严嵩的极力恭维讨好之下 , 自然是对其非常照顾 。
在夏言的帮助下 , 严嵩也是每几年就升一级 , 不久之后夏言进入内阁 , 在夏言的推荐下 , 严嵩做了礼部尚书 。 在严嵩六十二岁的时候 , 顺利步入内阁 , 同时还兼任礼部尚书 , 依旧掌管礼部事务 。
位至首辅谋财路
这时候的严嵩入了内阁 , 发现一直帮助自己的夏言成了自己继续上升的障碍 , 于是就开始想办法去除这个障碍 。 这期间谗言媚上 , 让皇帝对夏言不再信任;拉朋结党 , 揭发夏言一派的黑点污迹 , 前后共花了六年的时间 , 终于扳倒了夏言这个曾经的大树 。
夏言一倒 , 内阁首辅的位置就空了出来 , 而这时的严嵩甚得嘉靖皇帝的宠信 , 顺理成章的成为内阁首辅 。 接着一个个反对自己的大臣 , 全都被严嵩扫除 , 在他们的身上建立起了一个以自己为首的“严氏集团” 。
宦官刘瑾刚伏诛,接着严嵩父子就上位了,大明朝实在是多灾多难
文章图片
这个集团的结构十分简单 , 严嵩作为老大负责侍奉好嘉靖皇帝 , 为集团扫清障碍 。 而严嵩的儿子严世蕃 , 就负责出面指挥集团成员 。 至于其他成员 , 只要听从严氏父子二人的指挥就行了 , 将搜刮来的部分利益上交给两人 。
明代官员俸禄非常低是众所周知的 , 但是人们之所以考取功名 , 不都是为了能够更好的生活吗?而这些官员俸禄低没钱 , 那就只好贪污了 。 严氏父子二人于是就开始了贪污受贿之路 , 指挥成员们出售官职 , 对那些犯了错的官员就敲诈勒索 , 没犯错的就想办法先诬陷个罪名 , 然后再索要钱财 。 人们对其是敢怒不敢言 , 只能默默忍受 。
卖官勒索终遭谴
严氏父子执政期间 , 将朝廷官职都视作自家的财产 , 嘉靖皇帝曾经想让礼部尚书吴山进入内阁 。 但是吴山为人刚直 , 不愿意和严嵩这伙人同流合污 , 于是在严嵩的暗中使绊之下 , 吴山终没能进入内阁 。
最可恶的是 , 严嵩的儿子严世蕃做事没有一点底线 , 一些官员知道自己是被陷害的 , 但为了保全家人性命 , 还是向严世蕃交纳了钱财 。 可这严世蕃在收了钱财后 , 依旧不肯放过这些人 , 这些人也终没能保全性命 。
在严氏父子权倾朝野的时期 , 无论官职大小 , 每到过年过节的时候 , 就得送礼“问安” , 不然日后就会被二人下绊子 , 严嵩虽老但是记忆力极强 , 更别说还有严世蕃等人在旁边提醒 。 中国历史悠久节日众多 , 为了能够送得起礼物 , 大小官员们只能是向下收取贿赂 , 搜刮民脂民膏 , 就这也得分出部分来给严氏父子提成 , 当作“买命”的钱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