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国限制司美格鲁肽使用,合理用药需由医生指导

【多国限制司美格鲁肽使用,合理用药需由医生指导】多国限制司美格鲁肽使用,合理用药需由医生指导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刘颖琪 武星如)近期 , 多国先后发布声明限制使用司美格鲁肽 。 比利时联邦药品和保健品局在当地时间11月14日发布声明称 , Ozempic(司美格鲁肽的糖尿病版本)等GLP-1药物只能适用于患有2型糖尿病和某些重度肥胖症的患者 。 今年7月 , 英国对Ozempic用于非2型糖尿病患者的用途实施了类似的限制 。 10月 , 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也对司美格鲁肽发出警告 。
对此 , 多位专家指出 , 对该药物的限制使用 , 主要基于其副作用与防止药物的滥用 。
国内药企积极研发多肽药物 。 第一财经 图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梳理发现 , 目前 , 有3款司美格鲁肽药物获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司美格鲁肽注射液(Ozempic , 获批时间:2017年12月)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司美格鲁肽减肥针(Wegovy , 获批时间:2021年6月)用于成人肥胖症、司美格鲁肽口服药(Rybelsus)用于治疗 2 型糖尿病 , Rybelsus是全球首个获批的口服 GLP-1药物 。 在我国已上市的司美格鲁肽(中文商品名:诺和泰) , 对应的是美国FDA批准的司美格鲁肽(英文商品名:Ozempic) , 其适应症为2型糖尿病 , 在我国尚未获批减重适应症 。
值得注意点的是 , 目前 , 华东医药的利拉鲁肽生物类似药和仁会生物的贝那鲁肽于2023年7月在我国获批减重适应症 。
11月16日 , 北京天坛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方红娟在接受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指出 , 对于GLP-1RA类药物的限制 , 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防止此类药物的滥用 。 方红娟解释称:“司美格鲁肽减重的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两个方面:其一 , 通过抑制下丘脑的摄食中枢 , 减少饥饿感 , 抑制食欲;其二 , 作用于胃肠道 , 延缓胃排空 , 增加饱腹感 。 归根结底是为了减少食物摄入 , 从这个角度来讲 , 从生活方式上进行改变比服用药物的性价比高得多 。 ”
方红娟表示 , 司美格鲁肽被批准用于肥胖症治疗 , 而肥胖症在临床中是有严格的诊断标准的 。 “门诊中有人来咨询减重治疗 , 但实际上他们根本没有达到肥胖的标准 。 司美格鲁肽这类‘减肥药’的适用人群应是经临床诊断的肥胖症人群 , 而不是个人标准下的肥胖人群 。 ”
另一方面 , 方红娟指出 , 作为一种新药 , 虽然已经上市 , 但其带来的副反应还需要更多、更长时间的临床观察 。 “使用该药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等胃肠道反应 。 还有一些不良反应可能长期才能观察到 , 目前尚不明确 , 所以这种药物不能任由其被滥用 , 进行一定的限制是有必要的 。 ”
一位有着十余年糖尿病临床诊治与研究经验的专家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 , 他指出 , 司美格鲁肽获批肥胖相关适应症后仍被多国限制的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其副作用:“胃肠道不良反应、食欲不振、停药后反弹风险、心理问题等 。 作为处方药 , 该药物主要还是用于糖尿病合并肥胖症患者的治疗 。 ”他强调 , 肥胖还是应首选生活方式干预 , 而非依赖药物 。
同时该专家指出 , 多国对该药物的限制使用 , 也将促使更多药物研发者在保证药效的同时最大限度的降低其副作用 。 他呼吁要加强对民众的科普 , 强调药物减肥只能短期辅助使用 , 不建议长期依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