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资助手抄报文字内容

1、人的一生中 , 小而言之 , 从小时候起 , 就领受了父母的养育之恩 , 等到上学 , 有老师的教育之恩 , 工作以后 , 又有领导、同事的关怀、帮助之恩 , 年纪大了之后 , 又免不了要接受晚辈的赡养、照顾之恩;大而言之 , 作为单个的社会成员 , 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多层次的社会大环境之中 , 都首先从这个大环境里获得了一定的生存条件和发展机会 , 也就是说 , 社会这个大环境是有恩于我们每个人的 。
2、有了这种知恩意识 , 人就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报恩意识——用自己的勤奋工作和无私奉献 , 来回报所有人的恩惠 , 回报这个社会的恩惠 , 就能有自觉地、无条件地为他人和社会付出的责任感 , 而不大在乎自己是否吃亏 , 是否得不偿失 。
【感恩资助手抄报文字内容】3、说到报恩 , 我们自然要想到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中国古人讲求孝道 , 原本称得上一种传统美德 , 但古人往往把它绝对化、极端化 , 甚至传说有的晚辈做出了“哭竹”(三国时吴国孟宗的后母喜欢吃竹笋 , 大冬天让孟宗外出采集 , 孟宗到竹林后 , 失声恸哭 , 一大片竹笋便奇迹般地长出来了)、“卧冰”(晋代王祥的后母喜欢吃鱼 , 王祥在冬天中脱掉衣服 , 准备剖冰捕鱼 , 突然冰自动解开 , 两条鲤鱼跳了出来)、“尝秽”(南朝庾黔的父亲庾易生病 , 庾黔为了探知病情 , 取来父亲的粪便品尝)、“割股”(相传有古人割取自己的大腿肉煎药 , 以医治父母的重病)之类的“愚孝” , 理所当然要遭到后人的反感和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