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子干部”韦道鞍:扎根基层22年,点燃乡镇农业科技之火

本文转自:广西新闻网
“五子干部”韦道鞍:扎根基层22年,点燃乡镇农业科技之火
文章图片
图为韦道鞍(前右二)在樟木三中为师生们传授瓜苗种植与管理技术 。 李运摄
广西新闻网贵港11月18日讯(通讯员韦捷)在贵港市覃塘区 , 有一名广西科技特派员 , 为了推广农业技术 , 他不忘初心、撸起袖子加油干 , 在乡镇农业科技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22年;他是2014-2016年度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农业技术推广贡献奖)、广西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的获得者 , 还曾荣获“2015年贵港市第六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019年贵港市第七批优秀科技人才”等称号……他就是当地众多群众心目中的“五子干部”——樟木镇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韦道鞍 。
“疯子”种田 , 勇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韦道鞍是覃塘区山北乡石马村人 。 1996年春 , 还在读书的韦道鞍积极响应自治区农业厅的号召 , 开始在老家推广水稻抛秧技术 。 这在当地 , 可是头一回 。 他立志要成为全市农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 但在粮所工作了近二十年的父亲却在村里放话:“这个疯子 , 他要是敢拿自家的田来试验 , 看我不打断他的腿才怪 , 我老韦家丢不起这个脸!”
为了推广水稻抛秧技术 , 韦道鞍与父亲开始了“拉锯战” , 他每天都不遗余力地向父亲解释这门技术的优点与成功率 , 渐渐地 , 家里人开始有了态度上的松动 , 最终还是给了他一亩水田让他自己“闹腾” 。 韦道鞍随后发动几个儿时的玩伴 , 按照抛秧技术规程分区对照处理 , 把田给种上了 。 等到了夏收时 , 全村都震惊了 , 纷纷感慨道原来不用弯腰也能种下秧苗 , 而且产量和原来的相比还有增产 。 看到了甜头之后 , 韦道鞍成功地把这项技术带入到村民的实际操作中 , 慢慢地 , 这项技术就传播开来了 。
“傻子”工作 , 一心忙公事
2002年 , 刚毕业分配回到古樟乡工作不久的韦道鞍就面临着一个严峻的考验——国家新一轮的机构改革即将开始 , 刚参加工作的同志有编制无工资 。 因为一位教授的到来 , 让韦道鞍迷上了野生稻保护工作 。 野生稻可是有“植物熊猫”的名称 。 没有经费支持和工资收入 , 他也乐此不疲外出寻找野生稻 , 并做好保护工作 。 有一次 , 该乡大奇村的谭支书深夜来电话说雨季来临 , 红水河方向的水量突然增多 , 当地的一片野生稻可能受灾 。 当时韦道鞍正陪母亲住院 , 但一听说此事 , 心里很是挂念 , 在病房里坐立不安 。 母亲见状 , 非常理解地对他说:“傻孩子 , 工作也重要 , 你去保护你的那些‘野草’吧!”他赶紧赴大奇村进行巡查 , 并现场指挥实施保护办法 。
2020年12月初 , 韦道鞍的儿子在学校跳高时不幸跌倒 , 造成左腿小腿膝盖近端骨折 。 这对于韦道鞍来说有如晴天霹雳 。 彼时单位的扶贫、联系村委的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和乡镇事业单位改革等一系列中心工作都要兼顾 。 母亲见到他在贵港市骨科医院说是照顾儿子 , 实际上却电话不断、声音沙哑 , 不禁流下了难过的泪水 。 又有谁知道 , 这时他心中还在念念不忘地惦记着挂点村扶贫产业基地的百香果如何销售出去?当他接到自治区职改办的通知说自己在之前申报的农业系列正高级职称已经获得面试答辩的机会时 , 他都想放弃这个机会 , 将时间拿来陪护儿子 。 儿子知晓这件事后却鼓励道:“爸爸你去答辩吧 , 爷爷会照顾我的 , 不要因为我放弃你的梦想!” 。 在家人们的理解和支持下 , 2020年 , 韦道鞍获得农业技术推广研究员资格 , 成为广西最年轻的乡镇正高级农艺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