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节|国际肺癌日:去年新发肺癌病例82万!如何做好筛查,听听专家怎么说……( 三 )
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曾经做过两项临床研究,一个是从2013年8月~2014年8月期间在上海市闵行区几个社区对11332名参与者进行LDCT筛查。另一个临床研究是2012~2018年通过LDCT对来自中国不同地区的6家医院的8392名医院员工进行的定期健康检查以及韩国首尔国立大学Bundang医院的数据。这些研究都发现,非高危人群的肺癌发病率并不低,如非吸烟者的检出率比吸烟者高,女性的肺癌检出率明显高于男性等。日本与韩国的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结果。所以,我们说,至少在亚洲,非高危人群肺癌高发的程度需要引起重视,要给予妥当的预防和筛查。
Q:这样的人群如何选择筛查?是增加CT检查的次数吗?这会不会造成辐射伤害?
陈海泉:不是,恰恰相反。对非高危人群筛查,目的就是为了减少做CT的频率,而是通过审慎而规范的随访,最大程度地减少辐射伤害。所以我们提出,用最少的CT次数、最合理的CT间隔时间,达到早期筛查出肺癌的目的。
Q:具体的办法是什么?
陈海泉:我们的第一个建议是:将第一次LDCT检查的时间提前到30岁左右。
30岁是所有肺癌研究的起点,将第一次LDCT检查时间提前到30岁,目的是尽早发现早期肺癌,以便为后续制定筛查计划做好量化铺垫。也就是说,这次的检查结果将成为以后筛查、随访、甚至复查的基准和证据。
非高危人群的肺癌和高危人群的肺癌最大的区别在于,肿瘤人群的年轻化和肿瘤发展的惰性化,所以进行第一次CT检查的时间提前,能够保证覆盖范围更广。
我也同时要强调的是,必须把握好度,就是CT检查的频次。现在有的单位把包括CT在内的体检当成“福利”送给员工去做,每年完成1次,有些人因为“疑病、恐癌”反复不停地进行CT检查……这些行为既不正确,也不科学,既严重浪费了医疗资源,让真正需要检查的人排队等待,也影响自己的健康。因为,过多的辐射会造成辐射剂量蓄积和不可逆转的伤害。临床上,我们遇到许多初诊患者,频繁做CT检查,比如2周内做过3次CT(1次体检CT,2次不同医院CT),有的CT可能还是增强的。
我们建议将第一次LDCT检查时间提前到30岁左右,也是因为年轻人罹患肺癌,常常被忽视,一般发现就是晚期了,病情进展迅速,预后较差。
Q:就随访来说,不同人群的间隔时间有什么区别?
陈海泉:这也是我想说的第二个建议,如果第1次检查的结果是阴性,那么间隔时间将根据年龄和其他危险因素来确定,主要的目的是:最大程度地减少CT随访的次数,同时也增加发现癌症进展的机会。
具体来说,对于50岁以下的人群,我们建议其间隔时间可以延长到5~10年。对于50~60岁的人群,如果没有其他危险因素,间隔时间为5年;如果存在至少一种其他危险因素,则间隔时间缩短至3年。同样,对于60和70岁的人群,建议分别间隔3年和2年。对于70岁以上的人群,无论其他危险因素如何,建议的间隔时间均为2年。
如果在第1次检查时发现有结节,那么就采用结节评估和诊疗过程。
对于非高危人群(主要是不抽烟人群)的筛查,总结起来就是两点:1,将第一次CT检查的时间提前到30岁左右;2,随访的间隔时间根据个体情况定为2~10年。
- 检测|溯源结果公布!奥密克戎病例曾收到国际邮件
- 检测|刚刚,溯源结果公布!在国际快递中检测出阳性
- 北京冬奥运动|国际奥委会:北京冬奥运动员村相关人员新冠疫苗接种率接近100%
- 检测|刚刚,溯源结果公布!在国际快递中检测出阳性!
- 冬瓜|甲状腺结节的“天敌”终于被发现了,空闲时吃点,结节可能得缓解
- 凌竹|北京:落实国际国内涉疫区进京邮件快件防疫措施
- 证券时报网|我国已累计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20亿剂新冠肺炎疫苗
- 阳性|北京病例自述近期曾收发过国际邮件,经核酸检测现阳性
- 航线|确诊旅客12例!这两个飞上海国际航班被熔断
- 御湘湖国际健康城|推动消化道疾病一体化服务,御湘湖成为浙江省消化中心科研成果转化主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