巳时,下“绣花”功夫建种业“大本营”( 二 )


安全精准是第一位 。 “高空操作室1厘米的误差 , 可能就会导致地面几米的差距 , 有时候周围的建筑物还会挡住视线 , 不仅需要良好的手感 , 还需要和地面指挥打配合 。 ”
顾代虎和另一位塔吊师傅轮流上机作业 。 当天 , 顾代虎在地面指挥 , 和塔吊司机相互配合 , 每天塔吊要起吊150多次 , 转运几十上百吨建材 。 “上塔吊还是辛苦 , 要爬30米左右的钢梯 , 一早上去后 , 要等到吃午饭才会下来 。 ”顾代虎说 , 水都不敢喝多 。
钻进操作间 , 来到“另一个战场” 。 “工作看似枯燥 , 但打不得一点马虎眼 。 ”顾代虎说 , 手握操作杆 , 就像战士握紧手中的钢枪 。 这把“钢枪”在他手里已握了11年 。 左手轻拨、右手轻拉、切换挡位……在30米高空的这一系列操作都要屏气凝神 , 容不得半点闪失 。
在占地10亩的工地上 , 要修建3栋大楼 , 用于保存农作物、畜牧水产等种质资源 。 “现场空间狭窄 , 作业难度很大 , 稳钩要求很高 。 ”顾代虎说 , 塔吊大臂起步、停臂、加速和减速都要均匀 , 吊运时必须精准 , 稍有不慎碰到人员或设备 , 后果不堪设想 。
一直忙活到11时 , 顾代虎都没来得及喝一口水 , 但在他的指挥下 , 2个小时内塔吊已完成32次起吊 , 一捆捆钢筋稳稳地被吊运到施工区域 。
正是在一位位工人的全力投入和建设单位一系列措施保驾护航之下 , 项目建设跑出了加速度 。 今年10月底 , 项目迎来重要节点:项目主体建筑——用于保存农作物种质资源的5层主体大楼封顶 , 11月中旬进入内装阶段 。 “力争年底完成项目所有大楼主体施工 , 2023年底完成项目验收和试运行 , 2024年全面投入使用 。 ”杨武云说 。 (四川日报全媒体采访人员史晓露)